一种压缩机泵体结构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842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泵体结构,属于压缩机领域,其在上法兰以及下法兰之间设有气缸套,气缸套内设有气缸,气缸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气缸套、气缸以及活塞之间形成一变容积腔;活塞上穿设有转轴,转轴的轴心与气缸的轴心偏心设置且偏心距固定,转轴带动活塞和气缸转动,且活塞转动的同时在气缸内滑动,以改变变容积腔的容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缸套且气缸套、气缸以及活塞之间形成一变容积腔,取代了活塞套的结构,不再存在周向泄漏通道的问题,从根本上降低了压缩机泄漏,提高压缩机性能;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加工工艺简单,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栗体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转缸压缩机的栗体结构,通常是将活塞套与气缸同轴安装,随后将活塞置于活塞套的活塞孔内,活塞采用非圆型结构,用以防止活塞自转;吸、排气通道均分布于气缸壁上。在上述转缸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1.上述活塞套和气缸之间存在着周向泄漏通道,其为压缩机的主要泄漏通道,导致压缩机性能降低。2.上述活塞套在装配时需要径向限位,需采用转轴的短轴悬臂支承,导致转轴的活塞支撑部分跨距大,在单位力作用下,变形和接触应力过大。3.吸、排气通道均分布于气缸壁上,导致气缸难以加工,加工成本较高。4.上述活塞外圆面为两段圆弧面,中间分布两个平行面,与之配合的活塞套上的活塞孔同样由两圆弧面、两个平行面构成,导致上述活塞以及活塞套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且加工质量难以保证。5.气缸与活塞套之间的周向摩擦副为滑动摩擦副,在运转时该摩擦副线速度以及摩擦副的面积过大,造成该摩擦副摩擦功耗过大,影响压缩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加工工艺、便于装配且无周向泄漏通道的压缩机栗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成本低、性能高的压缩机。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压缩机栗体结构,包括上法兰以及下法兰,所述上法兰以及下法兰之间设有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内设有可绕自身轴心转动的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气缸套、气缸以及活塞之间形成一变容积腔;所述活塞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心与气缸的轴心偏心设置且偏心距固定,所述转轴带动活塞和气缸转动,且活塞转动的同时在气缸内滑动,以改变所述变容积腔的容积。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上贯穿的设有滑孔,转轴穿过所述滑孔并带动活塞沿垂直于转轴轴线的方向在气缸内滑动,且活塞通过滑孔相对于转轴可滑动。作为优选,所述活塞外壁相对于活塞轴线对称且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一滑移平面,所述滑孔内壁设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滑移平面,所述第二滑移平面与第一滑移平面相互垂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内壁相对于气缸轴线对称且平行的设有两个内壁平面,所述内壁平面与第一滑移平面滑移配合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气缸还包括阶梯设置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内壁平面位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内壁上,所述气缸套套设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外侧,活塞置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一缸体沿内壁平面两侧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气缸套以及活塞之间形成所述变容积腔。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套包括阶梯设置的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第一缸体位于第一阶梯孔内,第二缸体位于第二阶梯孔内。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与气缸套之间设有滚针保持架组件。作为优选,所述上法兰设有与所述变容积腔均周期性连通的第一吸气通道以及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吸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变容积腔时,所述变容积腔吸气,第一排气通道连通于所述变容积腔时,所述变容积腔排气。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套上设有第二吸气通道以及第二排气通道,第二吸气通道连通于第一吸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连通于第一排气通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栗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栗体结构通过设置气缸套且气缸套、气缸以及活塞之间形成一变容积腔,取代了活塞套的结构,不再存在周向泄漏通道的问题,从根本上降低了压缩机泄漏,提高压缩机性能。而且将吸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设置在上法兰上,简化了气缸的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在气缸与气缸套之间设置滚针保持架组件,将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功耗,提高了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压缩机通过采用上述栗体结构,机械功耗变低,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8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上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压优选实施例一缩机栗体结构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10-11是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4-1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压缩机栗体结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十字滑块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活塞处于准备开始吸气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活塞处于吸气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活塞处于吸气完成并开始压缩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活塞处于气体压缩并排气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活塞处于排气完成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上法兰;20、下法兰;30、气缸套;40、气缸;50、活塞;60、转轴;70、滚针保持架组件;80、变容积腔;90、分液器组件;91、壳体组件;92、电机组件;93、压缩机栗体结构;94、上盖组件;95、下盖组件;100、螺钉;101、第一吸气通道;102、第一排气通道;103、上法兰本体;104、上法兰通孔;105、上法兰螺钉孔;106、吸气口; 107、排气口; 108、排气阀组件;201、下法兰本体;202、下法兰通孔;203、下法兰螺钉孔;301、第一阶梯孔;302、第二阶梯孔;303、第二吸气通道;304、第二排气通道;305、气缸套本体;306、螺孔;401、第一缸体;402、第二缸体;403、内壁平面;404、开口; 501、滑孔;502、第一滑移平面;503、第二滑移平面;504、活塞本体;505、弧形面;601、滑移配合面;602、长轴段;603、活塞支撑段;604、短轴段;605、润滑油道;6011、油槽;6012、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优选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栗体结构,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其包括上法兰10、下法兰20、气缸套30、气缸40、活塞50、转轴60以及滚针保持架组件70,其中:气缸套30位于上法兰10以及下法兰20之间,并通过螺钉100固定,气缸40可绕自身轴心转动的设置在气缸套30内,活塞50位于所述气缸40内,且相对于气缸40可滑动,但不相对转动;参照图3,上述气缸套30、气缸40以及活塞50之间形成一变容积腔80,该变容积腔80的容积可随着活塞50的滑动而变化;转轴60依次穿过上法兰10、活塞50以及下法兰20设置,该转轴60的轴心与气缸40的轴心偏心设置且偏心距固定,当转轴60转动时,会带动活塞50转动,活塞50则带动气缸40在气缸套30内转动,上述活塞50在转动的同时,会沿垂直于转轴60轴线的方向在气缸40内滑动,以改变所述变容积腔80的容积,上述变容积腔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泵体结构,包括上法兰(10)以及下法兰(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10)以及下法兰(20)之间设有气缸套(30),所述气缸套(30)内设有可绕自身轴心转动的气缸(40),所述气缸(40)内滑动设置有活塞(50),所述气缸套(30)、气缸(40)以及活塞(50)之间形成一变容积腔(80);所述活塞(50)上穿设有转轴(60),所述转轴(60)的轴心与气缸(40)的轴心偏心设置且偏心距固定,所述转轴(60)带动活塞(50)和气缸(40)转动,且活塞(50)转动的同时在气缸(40)内滑动,以改变所述变容积腔(80)的容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杜忠诚徐嘉任丽萍杨森孔令超赵庆富许甲岿丁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