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7999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短应力线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包括压盖、轴套、螺钉A、唇形密封圈、内螺母套、螺钉B、O形密封圈、螺栓、外螺母套、中间套、轴承支盖、推力轴承、油杯、螺钉C、轴承盖、上轴承座、四列轴承、轧辊、轴向调整装配,所述四列轴承位于轧辊的外侧,所述上轴承座位于四列轴承外侧,所述轴套位于四列轴承的左侧,所述压盖位于轧辊前端,并通过螺钉A连接轴套,所述唇形密封圈位于压盖外侧,所述内螺母套位于唇形密封圈外侧,所述O形密封圈位于内螺母套外侧,所述轴承支盖位于内螺母套旁边,所述螺钉B连接内螺母套和轴承支盖,所述中间套位于轴承支盖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短应力线轧机
,尤其涉及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推力轴承润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推力轴承要将润滑脂注入到12推力轴承中,10中间套外圆有油孔,润滑脂通过13油杯注入到11轴承支盖齿的空隙及5内螺母套、9外螺母套、10中间套、11轴承支盖,15轴承盖安装形成的空腔,通过11轴承支盖上的斜孔进入12推力轴承从而使轴承得到润滑。上述现有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推力轴承润滑的结构虽然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可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润滑脂必须注满齿两侧的空腔后,才能使一部分润滑脂由斜孔φ6进入12推力轴承,不能保证12推力轴承注满润滑脂,12推力轴承润滑不充分会使轴承磨损严重,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改进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推力轴承润滑的结构仍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推力轴承润滑不充分,轴承磨损严重,轴承的使用寿命低,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盖、轴套、螺钉A、唇形密封圈、内螺母套、螺钉B、O形密封圈、螺栓、外螺母套、中间套、轴承支盖、推力轴承、油杯、螺钉C、轴承盖、上轴承座、四列轴承、轧辊、轴向调整装配,所述四列轴承位于轧辊的外侧,所述上轴承座位于四列轴承外侧,所述轴套位于四列轴承的左侧,所述压盖位于轧辊前端,并通过螺钉A连接轴套,所述唇形密封圈位于压盖外侧,所述内螺母套位于唇形密封圈外侧,所述O形密封圈位于内螺母套外侧,所述轴承支盖位于内螺母套旁边,所述螺钉B连接内螺母套和轴承支盖,所述中间套位于轴承支盖外侧,所述推力轴承位于轴承支盖与轴套之间,所述油杯位于上轴承座上,所述外螺母套位于中间套左侧,所述螺栓连接中间套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位于上轴承座和外螺母套之间,所述螺钉C连接轴承盖和上轴承座,所述轴向调整装配位于中间套右侧,且垂直于轧辊方向的竖直孔内。所述轴承支盖上的竖直及水平方向设有φ6光孔。所述轴承盖外圆设有油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的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推力轴(承),提供一种能减少润滑脂的注入量,却能保证润滑脂更多的进入推力轴承内的结构。2本专利取消了现有结构中间套的加工油孔设置,改为在轴承盖外圆上加工油孔,并在轴承支盖上加工水平及竖直方向的光孔,使用过程中润滑脂通过油杯进入轴承盖及轴承支盖安装后形成的空腔,再由轴承支盖上的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光孔进入推力轴承从而使轴承得到润滑,使得推力轴承得到充分润滑。3本专利中,改进后的结构安装形成的空腔比原有结构的空腔要小很多,能减少润滑脂的使用量。4本专利的轴承盖和轴承支盖安装后形成的空腔,润滑脂通过光孔能够有效注入推力轴承内,减少轴承的磨损。5本专利的取消现有结构中轴承支盖上的斜孔设计,改为在轴承支盖上的竖直及水平方向设有光孔,这种结构的改进,能够进一步达到充分润滑的效果,提高推力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6本专利在内螺母套和外螺母套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并且在压盖与内螺母套之间设置唇形密封圈,使得装置密封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的局部结构左视图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市本专利技术的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的局部结构左视图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即现有技术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中推力轴承润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是本专利技术短应力线轧机辊系上轧辊装配中推力轴承润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压盖,2-轴套,3-螺钉A,4-唇形密封圈,5-内螺母套,6-螺钉B,7-O形密封圈,8-螺栓,9-外螺母套,10-中间套,11-轴承支盖,12-推力轴承,13-油杯,14-螺钉C,15-轴承盖,16-上轴承座,17-四列轴承,18-轧辊,19-轴向调整装配。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压盖1、轴套2、螺钉A3、唇形密封圈4、内螺母套5、螺钉B6、O形密封圈7、螺栓8、外螺母套9、中间套10、轴承支盖11、推力轴承12、油杯13、螺钉C14、轴承盖15、上轴承座16、四列轴承17、轧辊18、轴向调整装配19,四列轴承17位于轧辊18的外侧,上轴承座16位于四列轴承17外侧,轴套2位于四列轴承17的左侧,压盖1位于轧辊18前端,并通过螺钉A3连接轴套2,唇形密封圈4位于压盖1外侧,内螺母套5位于唇形密封圈4外侧,O形密封圈7位于内螺母套5外侧,轴承支盖11位于内螺母套5旁边,螺钉B6连接内螺母套5和轴承支盖11,中间套10位于轴承支盖11外侧,推力轴承12位于轴承支盖11与轴套2之间,油杯13位于上轴承座16上,外螺母套9位于中间套10左侧,螺栓8连接中间套10和轴承盖15,轴承盖15位于上轴承座16和外螺母套9之间,螺钉C14连接轴承盖15和上轴承座16,轴向调整装配19位于中间套10右侧,且垂直于轧辊18方向的竖直孔内。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盖、轴套、螺钉A、唇形密封圈、内螺母套、螺钉B、O形密封圈、螺栓、外螺母套、中间套、轴承支盖、推力轴承、油杯、螺钉C、轴承盖、上轴承座、四列轴承、轧辊、轴向调整装配,所述四列轴承位于轧辊的外侧,所述上轴承座位于四列轴承外侧,所述轴套位于四列轴承的左侧,所述压盖位于轧辊前端,并通过螺钉A连接轴套,所述唇形密封圈位于压盖外侧,所述内螺母套位于唇形密封圈外侧,所述O形密封圈位于内螺母套外侧,所述轴承支盖位于内螺母套旁边,所述螺钉B连接内螺母套和轴承支盖,所述中间套位于轴承支盖外侧,所述推力轴承位于轴承支盖与轴套之间,所述油杯位于上轴承座上,所述外螺母套位于中间套左侧,所述螺栓连接中间套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位于上轴承座和外螺母套之间,所述螺钉C连接轴承盖和上轴承座,所述轴向调整装配位于中间套右侧,且垂直于轧辊方向的竖直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应力线轧机上轧辊推力轴承润滑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盖、轴套、螺钉A、唇形密封圈、内螺母套、螺钉B、O形密封圈、螺栓、外螺母套、中间套、轴承支盖、推力轴承、油杯、螺钉C、轴承盖、上轴承座、四列轴承、轧辊、轴向调整装配,所述四列轴承位于轧辊的外侧,所述上轴承座位于四列轴承外侧,所述轴套位于四列轴承的左侧,所述压盖位于轧辊前端,并通过螺钉A连接轴套,所述唇形密封圈位于压盖外侧,所述内螺母套位于唇形密封圈外侧,所述O形密封圈位于内螺母套外侧,所述轴承支盖位于内螺母套旁边,所述螺钉B连接内螺母套和轴承支盖,所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立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