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四道光刻暨蚀刻制作工艺于介电层中形成开口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场效晶体管(fieldeffecttransistors,FETs)元件尺寸持续地缩小,现有平面式(planar)场效晶体管元件的发展已面临制作工艺上的极限。为了克服制作工艺限制,以非平面(non-planar)的场效晶体管元件,例如鳍状场效晶体管(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元件来取代平面晶体管元件已成为目前的主流发展趋势。由于鳍状场效晶体管元件的立体结构可增加栅极与鳍状结构的接触面积,因此,可进一步增加栅极对于载流子通道区域的控制,从而降低小尺寸元件面临的漏极引发能带降低(draininducedbarrierlowering,DIBL)效应,并可以抑制短通道效应(shortchanneleffect,SCE)。再者,由于鳍状场效晶体管元件在同样的栅极长度下会具有更宽的通道宽度,因而可获得加倍的漏极驱动电流。甚而,晶体管元件的临界电压(thresholdvoltage)也可通过调整栅极的功函数而加以调控。然而,在现有的鳍状场效晶体管元件制作工艺中,结合金属栅极与接触插塞等元件的制作工艺时仍因光学的限制遇到一些瓶颈,例如所形成的接触插塞常因所设置的位置不佳而直接贯穿金属栅极,影响元件的整体电性表现。因此如何改良现有鳍状场效晶体管制作工艺与架构即为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包含:提供一基底;形成多个栅极结构于该基底上;形成一第一停止层于该多个栅极结构上;形成一第二停止层于该第一停止层上;形成一第一介电层于该第二停止层上;形成多个第一开口于该第一介电层中并暴露该第二停止层;形成多个第二开口于该第一介电层及该第二停止层中并暴露第一停止层;以及去除部分该第二停止层及部分该第一停止层以暴露出该多个栅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包含:
提供一基底;
形成多个栅极结构于该基底上;
形成一第一停止层于该多个栅极结构上;
形成一第二停止层于该第一停止层上;
形成一第一介电层于该第二停止层上;
形成多个第一开口于该第一介电层中并暴露该第二停止层;
形成多个第二开口于该第一介电层及该第二停止层中并暴露第一停止
层;以及
去除部分该第二停止层及部分该第一停止层以暴露出该多个栅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形成一层间介电层于该多个栅极结构周围,其中该层间介电层的上表面
与该第一停止层的上表面齐平;
形成一第二介电层于该第一停止层上;
形成一图案化硬掩模于该第二介电层上;
利用该图案化硬掩模来去除部分该第二介电层以形成一第三开口暴露
出该层间介电层及该多个栅极结构;
利用该图案化硬掩模去除部分该层间介电层以形成多个接触洞;以及
形成多个第一接触插塞于该多个接触洞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图案化硬掩模包含氮化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形成一层间介电层于该多个栅极结构周围,其中该层间介电层的上表面
与该第一停止层的上表面齐平;
形成一第二介电层于该第一停止层上;
形成多个第一接触插塞于该层间介电层与该第二介电层中以电连接该
基底中的一源极/漏极区域;
形成该第二停止层于该第二介电层及该多个第一接触插塞上;
形成该第一介电层于该第二停止层上;
去除部分该第一介电层以形成该多个第一开口暴露该第二停止层;
去除部分该第一介电层、部分该第二停止层及部分该第二介电层以形成
该多个第二开口暴露该第一停止层;
去除部分该第二停止层及部分该第一停止层以暴露出该多个栅极结构
及该多个第一接触插塞;以及
形成多个第二接触插塞电连接该多个第一接触插塞以及多个第三接触
插塞电连接该多个栅极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及该第二介电层包含氧
化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含一鳍状结构设于该基底上,该鳍状
结构位于该多个第一接触插塞正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含一浅沟隔离围绕该鳍状结构,该浅
沟隔离位于该多个第三接触插塞正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停止层及该第二停止层包含氮
化硅。
9.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庆文,黄志森,陈意维,林建廷,邹世芳,吕佳霖,陈俊隆,廖琨垣,张峰溢,陈界得,
申请(专利权)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