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7381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通过障壁阵列取代目前的基于偏振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栅,而且消除了串扰,使得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视3D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双视显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显示,它的原理是通过在一个显示屏上同时显示两个不同的画面,在不同观看方向上的观看者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画面,从而实现在一个显示屏上同时满足多个观看者的不同需求。现有的双视显示通过视差光栅或柱透镜等分光元件将两个画面分开,或者让观看者佩戴不同的滤镜,来达到在某一观看方向上只显示一个画面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双视显示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显示画面为2D画面,无法实现3D显示。集成成像3D显示是一种无需任何助视设备的真3D显示。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利用了光路可逆原理,通过针孔阵列或者微透镜阵列将3D场景的立体信息记录到图像记录设备上,生成微图像阵列,然后把该微图像阵列显示于显示屏上,透过针孔阵列或者微透镜阵列重建出原3D场景的立体图像。该显示方式具有裸眼观看的特点,其记录和显示的过程相对简单,且能显示全视差和全真色彩的立体图像,是目前3D显示中的主要方式之一。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是以上两种显示技术的融合。它可以使得观看者无需佩戴助视设备即可在不同的观看方向上看到3D画面。但是,目前的基于偏振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需采用偏振光栅,且存在一定的串扰,使得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目前的基于偏振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需采用偏振光栅且存在一定的串扰,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障壁阵列透镜阵列取代目前的基于偏振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栅,使得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应用范围更广的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包括: 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的显示屏; 由多个不透明的障壁组成的障壁阵列和由多个尺寸相同的透镜元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与显示屏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对应对齐,所述障壁阵列位于显示屏与微透镜阵列之间; 所述微图像阵列包括第一子微图像阵列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第一子图像元组成,第二子微图像阵列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第二子图像元组成,且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的宽度大于透镜元的宽度, 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分别位于所述障壁阵列中心位置处的障壁的两侧,所述障壁阵列中除中心位置处的障壁外,其余障壁一端位于子图像元的边缘,另一端位于对应的透镜元的边缘; 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透过对应的透镜元分别向集成成像图像显示设备的两侧呈现第一视区和第二视区,在第一视区和第二视区内分别观看到第一 3D场景和第二3D场景,从而实现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优选的,通过所述第一3D场景获取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通过所述第二3D场景获取所述第二子微图像阵列。优选的,所述微图像阵列水平方向上图像元的数目大于微透镜阵列水平方向上透镜元的数目。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障壁阵列取代目前的基于偏振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栅,而且消除了串扰,使得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应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和视区分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子微图像阵列的排列示意图。图3为观看者在本专利技术实例装置左视区拍摄得到的3D图像。图4为观看者在本专利技术实例装置右视区拍摄得到的3D图像。图中标记:卜微图像阵列,2-显示屏,3-微透镜阵列,4-障壁阵列,5-第一子微图像阵列,6-第二子微图像阵列,7-第一视区,8-第二视区,9-第一 3D场景,10-第二 3D场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参看图1,包括:显示微图像阵列1的显示屏2,障壁阵列4和微透镜阵列3,所述显示屏2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与微透镜阵列4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都分别对应对齐,所述障壁阵列4位于显示屏2与微透镜阵列3之间。其中,所述微透镜阵列3包括多个尺寸相同的透镜元;所述显示屏1可以为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参看图2,所述微图像阵列1包括第一子微图像阵列5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6。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5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6分别由24X27个相同尺寸的第一图像元和第二图像元组成,水平方向上24个图像元,垂直方向上27个图像元,所述图像元的水平宽度为5mm,图像元的垂直宽度为4mm; 所述微透镜阵列3由47X27个相同尺寸的透镜元组成,水平方向上47个透镜元,垂直方向上27个透镜元,透镜元的节距4mm。具体的,所述障壁阵列4中的中心障壁位于显示屏2和微透镜阵列3的中心,第一子微图像阵列5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6分别位于中心障壁的两侧;其余障壁的一端位于子图像元的边缘,另一端位于对应的透镜元的边缘; 具体的,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的宽度大于透镜元的宽度,且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只能透过对应的透镜元分别向集成成像图像显示设备的两侧(即右、左两个方向)呈现第一视区7和第二视区8,在第一视区7和第二视区8内分别观看到第一3D场景9和第二 3D场景10,如图3、图4所示。作为一种参考,如本实施例图2所示,通过第一 3D场景9获取的第一子微图像阵列5位于微图像阵列1的左半部分,而通过第二 3D场景10获取的第二子微图像阵列6位于微图像阵列1的右半部分。【主权项】1.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多个不透明的障壁组成的障壁阵列和由多个尺寸相同的透镜元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与显示屏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对应对齐,所述障壁阵列位于显示屏与微透镜阵列之间; 所述微图像阵列包括第一子微图像阵列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第一子图像元组成,第二子微图像阵列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第二子图像元组成,且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的宽度大于透镜元的宽度; 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分别位于所述障壁阵列中心位置处的障壁的两侧,所述障壁阵列中除中心位置处的障壁外,其余障壁一端位于子图像元的边缘,另一端位于对应的透镜元的边缘; 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透过对应的透镜元分别向集成成像图像显示设备的两侧呈现第一视区和第二视区,在第一视区和第二视区内分别观看到第一 3D场景和第二3D场景,从而实现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 3D场景获取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通过所述第二 3D场景获取所述第二子微图像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图像阵列水平方向上图像元的数目大于微透镜阵列水平方向上透镜元的数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串扰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多个不透明的障壁组成的障壁阵列和由多个尺寸相同的透镜元组成的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与显示屏的水平和垂直中轴线对应对齐,所述障壁阵列位于显示屏与微透镜阵列之间;所述微图像阵列包括第一子微图像阵列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第一子图像元组成,第二子微图像阵列由多个尺寸相同的第二子图像元组成,且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的宽度大于透镜元的宽度;所述第一子微图像阵列和第二子微图像阵列分别位于所述障壁阵列中心位置处的障壁的两侧,所述障壁阵列中除中心位置处的障壁外,其余障壁一端位于子图像元的边缘,另一端位于对应的透镜元的边缘;所述第一子图像元和第二子图像元透过对应的透镜元分别向集成成像图像显示设备的两侧呈现第一视区和第二视区,在第一视区和第二视区内分别观看到第一3D场景和第二3D场景,从而实现无串扰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非樊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