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98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主压边圈(2)、活动凸模(5)、固定凸模(6)、辅压边圈(7)、上模(10)和上压边圈(11)。固定凸模(6)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上,活动凸模(5)和辅压边圈(7)分别通过活动凸模弹簧(4)和辅压边圈弹簧(8)设置在下模座(1)上。主压边圈(2)和穿过下模座(1)的气垫顶杆(3)固连。主压边圈(2)、活动凸模(5)和辅压边圈(7)可以相对下模座(1)上下运动。上模(10)对应辅压边圈(7)的部位设置上压边圈(11),上压边圈(11)与上模(10)之间设置有上压边圈弹簧(13),上压边圈(11)上下运动靠限位螺栓(12)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冲压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车身轻量化和车身强度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车身的开发成本不断压缩,但许多骨架件产品型面很复杂,成型深度深,型面起伏大,原来车身分割为两个板件的产品,现在车身板件分割时将原来两个板件合并成一个板件。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C柱内板本体与轮罩外板本体合并成一个件轮罩外板,新分割的板件型面复杂,型面高低落差大,按常规一次拉延导致板件严重起皱与拉延开裂并存,给后期调试、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且产品的质量很差,板件起皱降低了板件在车身中的力学性能,无法满足骨架件的车身质量要求,如果按传统拉延工艺和模具结构解决板件拉延缺陷,需两工序二次拉延才能实现,这样模具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型型面复杂,型面起伏大的板件时,容易出现严重起皱与开裂并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凸模、压边圈和上模(10),凸模设置在下模座(1)上,其特征在于:凸模包括活动凸模(5)和固定凸模(6),活动凸模(5)对应板料的浅型面区(a),固定凸模(6)对应板料的深型面区(b);工作时,随着上模下压实现活动凸模(5)对应的浅型面区(a)先成型到位,然后固定凸模(6)对应的深型面区(b)再成型到位。进一步,活动凸模(5)通过活动凸模弹簧(4)设置在下模座(1)上,活动凸模(5)在活动凸模弹簧(4)驱动下可相对下模座(1)上下运动。进一步,压边圈包括主压边圈(2)和辅压边圈(7),主压边圈(2)和辅压边圈(7)分别设置在凸模两侧,主压边圈(2)对应浅拉延区(a)外侧的主压料面区(c),辅压边圈(7)对应深拉延区(b)外侧的辅压料面区(d);主压边圈(2)和辅压边圈(7)可相对下模座(1)上下运动。进一步,辅压边圈(7)通过辅压边圈弹簧(8)设置在下模座(1)上。进一步,主压边圈(2)和穿过下模座(1)的气垫顶杆(3)固连,气垫顶杆(3)另一端和机床气垫相连接。进一步,上模(10)对应辅压边圈(7)的部位还设置有上压边圈(11),上压边圈(11)可相对上模(10)上下运动。进一步,上压边圈(11)与上模(10)之间设置有上压边圈弹簧(13);上模(10)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12),上压边圈(11)相对上模(10)的上下运动靠限位螺栓(12)限位。进一步,上模(10)上开有一阶梯孔,限位螺栓(12)的杆部穿过该阶梯孔与上压边圈(11)螺接,限位螺栓(12)的头部在该阶梯孔上段内可上下运动。该具有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专利技术中模具工作时,将浅型面区和深型面区在同一工序同一套模具中分不同阶段成型,解决复杂型面拉延起皱和开裂并存的技术难题。同时降低模具开发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活动凸模在模具初始工作阶段,在活动凸模弹簧的驱动下,活动凸模和固定凸模高度相近,实现活动凸模对应的浅型面区a先成型到位,然后固定凸模对应的深型面区b再成型,避免了浅型面区a成型时起皱;在深型面区b外侧的辅压边圈对应的上模设置上模压边圈,降低了深型面区b的拉延深度,避免了深型面区b成型时拉延开裂。(3)本专利技术在主、辅压料面区分别设计主压边圈和辅压边圈,通过控制两个压边圈的不同行程降低深型面区b的拉延深度,解决深型面区b的拉延开裂问题,我们在浅型面区a设计活动凸模,在深型面区b设计固定凸模,通过活动凸模实现浅型面区a成型完成后再成型深型面区b,控制浅型面区的起皱,另外,在辅压边圈对应上模增加上模压边圈,保证主压边圈和辅压边圈实现同时压料功能。【附图说明】图1:一种轮罩外板结构不意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 —种轮罩外板拉延工艺分区示意图; 图4:图3中一种轮罩外板的左视图; 图5:本专利技术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含板料); 图6:本专利技术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开始压料状态示意图; 图7:本专利技术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活动凸模对应浅型面区a成型的示意图; 图8:本专利技术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固定凸模对应深型面区b初始成型,上压边圈压缩到底的示意图; 图9:本专利技术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固定凸模对应深型面区b成型完成,即板件成型完成状态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 一下模座;2—主压边圈;3—气垫顶杆;4 一活动凸模弹簧;5—活动凸模;6—固定凸模;7一辅压边圈;8一辅压边圈弹黃;9一板料;10一上模;11 一上压边圈;12一限位螺检;13—上压边圈弹簧; a一浅型面区;b—深型面区;c一主压料面区;d—辅压料面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5至图9示出了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主压边圈2、活动凸模5、固定凸模6、辅压边圈7、上模10和上压边圈11。固定凸模6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上,活动凸模5和辅压边圈7分别通过活动凸模弹簧4和辅压边圈弹簧8设置在下模座1上。机床气垫的气垫顶杆3穿过下模座1上相对应的孔后与主压边圈2底部固连。主压边圈2在气垫顶杆3作用下可以相对下模座1上下运动,活动凸模5和辅压边圈7在活动凸模弹簧4和辅压边圈弹簧8驱动下,可以相对下模座1上下运动。气垫顶杆3可以将机床气垫的压力传递到主压边圈2上,提供主压边圈2与上模10闭合的压料力。上模10对应辅压边圈7的上模部位为上压边圈11,安装固定在上模10上的上压边圈弹簧13为上压边圈11提供压力源,上模10上还开有一阶梯孔,限位螺栓12的杆部穿过该阶梯孔与上压边圈11螺接,限位螺栓12的头部在该阶梯孔内可上下运动,上压边圈11上下运动靠限位螺栓12限位。主压边圈2,其行程与辅压边圈7和上压边圈11的行程关联,主压边圈2的行程等于辅压边圈7的行程加上压边圈11行程,实现主压边圈2与辅压边圈7同时压料,同时又降低了深拉延区b的拉延深度。上压边圈11与下模辅压边圈7对应,在初始压料阶段,主压边圈2与上模座10闭合,上压边圈11与辅压边圈7闭合,实现主压边圈2和辅压边圈7同时压料。板料9在模具闭合前放置并定位在主压边圈2和辅压边圈7上,模具运行到下死点,板料9成型完成为板件。本专利技术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的工作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以某车型轮罩外板为例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板件特征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杂型面多行程拉延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座(1)、凸模、压边圈和上模(10),凸模设置在下模座(1)上,其特征在于:凸模包括活动凸模(5)和固定凸模(6),活动凸模(5)对应板料的浅型面区(a),固定凸模(6)对应板料的深型面区(b);工作时,随着上模下压实现活动凸模(5)对应的浅型面区(a)先成型到位,然后固定凸模(6)对应的深型面区(b)再成型到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坤付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