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868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热水器,换热器用于加热水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集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两集管之间的多根换热支管,换热支管具有如下结构:位于水箱上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本申请通过改变换热支管的设置形式,降低了水箱上部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水箱下部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在整体上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降低了换热系统的冷凝压力,防止产生高压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是由换热器围绕水箱内胆组成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直接影响到热泵热水器的换热性能。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换热支管均匀的分布在两个集管I’之间,相邻的换热支管2’之间的间距相等,换热支管2’的宽度均相等。由于水箱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热水不断向上移动,因此水箱上部的水温高于水箱下部的水温。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传热效果取决于两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和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水温较低区域的接触面积(即增加水温较低部分的换热支管的数量)对于提高整个换热器与水箱之间的换热性能有很大帮助。同理,水温较高的区域不利于换热,即使在水箱的上部设置数量再多的换热支管也不能够解决换热效果差的问题。而且会使整个换热系统的冷凝温度增大,冷凝温度增大对应的冷凝压力也相应增大,从而增大压缩机做功,使系统的换热性能降低,同时还可能使系统高压侧过高,产生高压保护。也就是说如果换热器的上部分布的换热支管过密会导致热水器系统运行压力过高,进而使系统产生高压保护。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上的换热支管的分布为由上至下均匀分布,相邻的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因此换热器上与水箱上部和下部接触的换热支管的数量相同,这将导致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不高。因此,市场亟需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热水器,该换热器改变了换热支管的分布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还能降低换热系统的冷凝压力,防止产生过压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改变了换热支管的设置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存在的换热效率不高,容易出现过压保护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水器,该热水器上设置有上述换热器,该热水器的换热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好。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用于加热水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集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两集管之间的多根换热支管;所述换热支管可与水箱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支管具有如下结构:位于水箱上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所述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所述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宽度相同,位于水箱的不同高度的所述换热支管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位于水箱上部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分布密度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分布密度。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分布密度由上至下均匀增大。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支管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至少划分为两个换热区域,对于由上至下的不同换热区域中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所述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逐渐增大。优选的,位于水箱上部的所述换热区域的面积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所述换热区域的面积;位于水箱上部的所述换热区域中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宽度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所述换热区域中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宽度;位于同一所述换热区域中的所述换热支管的宽度相同;位于同一所述换热区域中的相邻的所述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相同。优选的,位于水箱上部的所述换热区域中的相邻的所述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与位于水箱下部的所述换热区域中的相邻的所述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相同。优选的,位于水箱上部的所述换热区域中的相邻的所述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水箱下部的所述换热区域中的相邻的所述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优选的,所述换热支管为扁管。一种热水器,包括换热器和水箱,所述换热器围绕在所述水箱之外,所述热水器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改变换热支管的设置形式,降低了水箱上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水箱下部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在整体上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降低了换热系统的冷凝压力,防止产生高压保护。本申请中的热水器上设置有上述换热器,使得热水器的换热效率更高,使用舒适度更好,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出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集管;2’、换热支管;1、集管;2、换热支管;3、第一换热区域;31、第一换热支管;4、第二换热区域;41、第二换热支管;6、第一换热区域;61、第一换热支管;7、第二换热区域;71、第二换热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于加热水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集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两集管之间的多根换热支管。换热器围绕着水箱外侧进行安装,由于水箱沿竖直方向放置,水箱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热水不断向上移动,因此水箱上部的水温高于水箱下部的水温。因此为了保证换热器与水箱之间的换热效率,本申请对通过改变换热支管在两集管之间的分布方式,使得位于水箱上部的水箱单位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列举几个不同的换热支管的布置方式,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本实施例中用以实现水箱上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的方式为:换热支管2为扁管且换热支管2的宽度相同,换热支管2设置于两个集管I之间,两集管I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水箱不同高度的换热支管2具有不同的分布密度。即位于竖直方向设置的集管I上部,也就是位于水箱上部的换热支管2的分布密度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换热支管2的分布密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换热支管2的分布密度沿集管1,也就是水箱的竖直方向由上至下均匀增大。比如,换热支管2的宽度均为10mm,沿由上至下方向,第I根换热支管至第25根换热支管依次排列。第I根换热支管与第2根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为15.5mm,第2根换热支管与第3根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为15_,第3根换热支管与第4根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为14.5_,第4根换热支管与第5根换热支管之间的间距为14_并依次类推,相邻的间距之间的呈等差数列递减,直至第25根换热支管。由于换热支管2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呈等差数列递减分布,如果以集管I长度方向的平分线为基准,将集管I分为上部和下部,则位于集管I,也就是水箱上部的换热支管2的数量少于水箱下部的换热支管2的数量,从而使得集管I上部与水箱接触的面积少换热量小,集管I下部与水箱接触面积大换热量多,从而使得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率提高了。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在本实施例中,集管I沿竖直方向分布,位于两集管I之间的换热支管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至少划分为两个换热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划分为两个换热区域,分别为第一换热区域3和第二换热区域4。第一换热区域3位于集管I的上部,对应水箱的上部,其中设有第一换热支管31 ;第二换热区域4位于集管I的下部,对应水箱的下部,其中设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用于加热水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集管(1)、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两集管(1)之间的多根换热支管;所述换热支管可与水箱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管具有如下结构:位于水箱上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所述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小于位于水箱下部的单位水箱表面积对应的所述换热支管的换热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博戚如杉陈炳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