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气缸套,包括机体、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所述气缸套外圈位于机体内,所述气缸套内圈插入气缸套外圈内,气缸套外圈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旋形冷却槽,气缸套外圈的内壁螺旋形冷却槽两端分别与内层冷却液进管和内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气缸套外圈的外壁螺旋形冷却槽分别与外层冷却液进管和外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气缸套设有内外两个螺旋形冷却槽,冷却液由气缸套高温区域流向低温区域,能够有效地提高气缸套的散热效率,降低气缸套工作时的温度,进而改善活塞、气缸套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气缸套,属于内燃机领域。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活塞式内燃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内燃机工作时,气缸套承受螺栓预紧力、燃气爆压力、活塞侧推力以及周期性的热载荷等复杂载荷,在这些恶劣载荷的作用下,气缸套容易产生的损坏而影响内燃机正常工作;因此,气缸套的寿命对内燃机能否可靠稳定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气缸套为整体结构件,即气缸套由整体铸造后加工得到,为了保证气缸套的使用寿命,需要气缸套有足够的强度、耐高温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故而对制造气缸套的材料要求较高,从而加大了气缸套的成本。为了提高气缸套的性能,减少气缸套的成本,专利CN202165169U提出了一种耐磨缸套,即在气缸套内壁表面设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纳米陶瓷颗粒层,该方法仅从提高了气缸套内壁表面材料的角度来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能,而忽略了气缸套工作时高温环境对气缸套润滑性能的影响;专利CN104632450A和专利CN204458065U分别提出了一种带有刮碳环的气缸套,该方法仅从减少气缸内积碳的角度来提高气缸套的润滑性能,进而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能,但忽略了气缸套材料本身耐磨性能,以及气缸套工作时高温环境对气缸套润滑性能的影响;专利CN2603854提出了一种复合气缸套,该方法仅从提高气缸套内表面材料强度的角度来提高气缸套的耐高温、耐磨性能,忽略了气缸套工作时高温环境对气缸套润滑性能的影响,而且气缸套下端部分的内壁工作环境较好,采用与上端一样的耐磨材料会加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气缸套,能够降低气缸套的工作温度,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能,提高气缸套的寿命,减少气缸套的制造成本。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气缸套,包括机体、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所述气缸套外圈位于机体内,所述气缸套内圈插入气缸套外圈内,气缸套外圈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旋形冷却槽,气缸套外圈的内壁螺旋形冷却槽两端分别与内层冷却液进管和内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气缸套外圈的外壁螺旋形冷却槽分别与外层冷却液进管和外层冷却液出管连通,内壁螺旋形冷却槽采用高强度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套内圈的长度为气缸套外圈长度的0.4?0.6,气缸套内圈和气缸套外圈上端平齐。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套内圈的下端为锥台状,气缸套外圈设有与锥台状配合的圆锥孔。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套内圈的上端设有台阶。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与活塞接触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凹坑。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气缸套,具有以下优点: (1)本组合式气缸套设有内外两个螺旋形冷却槽,冷却液由气缸套高温区域螺旋流向低温区域,能够有效地提高气缸套的散热效率,降低气缸套工作时的温度,进而改善活塞、气缸套工作环境。(2)本组合式气缸套设有内外两个冷却槽,外层冷却槽的温度比内层低,不易产生穴蚀;内层冷却槽虽然温度较高,但内侧易发生穴蚀的高温部分采用的是高强度材料,即能抵抗水泡破裂的冲击,不易产生穴蚀,从而提高了气缸套的抗穴蚀性能。(3)本组合式气缸套在气缸套易磨损、易破坏区域设有可更换的气缸套内圈;气缸套内圈采用耐高温、耐磨、高强度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能;气缸套外圈采用普通材料,可以减少了气缸套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4)本组合式气缸套在气缸套内圈靠近气缸盖的一端设有一圈小台阶,能够方便气缸套内圈的拆卸和更换,同时可以刮掉活塞环上的积碳,从而减少活塞与缸套的磨损。(5)本组合式气缸套在与活塞摩擦接触的内表面设有均匀的细小凹坑,能够储存润滑液,从而使气缸套与活塞摩擦接触的表面易形成油膜,提高气缸套与活塞的润滑性能,减少气缸套与活塞的摩擦,进而减少发动机的摩擦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气缸套,包括机体1、气缸套外圈2和气缸套内圈3,所述气缸套外圈2位于机体1内,气缸套外圈2靠近活塞的一端设有用来安装气缸套内圈3的阶梯孔,气缸套内圈3插入气缸套外圈2内通过阶梯孔固定气缸套内圈3,气缸套外圈2采用一般材料,气缸套内圈3采用耐高温、耐磨、高强度材料,气缸套外圈2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旋形冷却槽,气缸套外圈2的内壁螺旋形冷却槽两端分别与内层冷却液进管和内层冷却液出管4连通,气缸套外圈2的外壁螺旋形冷却槽分别与外层冷却液进管5和外层冷却液出管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气缸套内圈3的长度为气缸套外圈2长度的0.4?0.6,气缸套内圈3和气缸套外圈2上端平齐,所述气缸套内圈3的下端为锥台状,气缸套外圈2设有与锥台状配合的圆锥孔,气缸套内圈与气缸套外圈为过盈配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气缸套内圈3的上端设有台阶,用于拆卸气缸套内圈3和刮活塞环上的积碳。所述气缸套外圈2和气缸套内圈3与活塞接触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凹坑,储存润滑液,从而使气缸套与活塞摩擦接触的表面易形成油膜。在本专利技术中,外层冷却槽的温度比内层低,不易产生穴蚀;内层冷却槽虽然温度较高,但内侧易发生穴蚀的高温部分采用的是高强度材料,即能抵抗水泡破裂的冲击,不易产生穴蚀,从而提高了气缸套的抗穴蚀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组合式气缸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所述气缸套外圈位于机体内,所述气缸套内圈插入气缸套外圈内,气缸套外圈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旋形冷却槽,气缸套外圈的内壁螺旋形冷却槽两端分别与内层冷却液进管和内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气缸套外圈的外壁螺旋形冷却槽分别与外层冷却液进管和外层冷却液出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内圈的长度为气缸套外圈长度的0.4?0.6,气缸套内圈和气缸套外圈上端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内圈的下端为锥台状,气缸套外圈设有与锥台状配合的圆锥孔,气缸套内圈与气缸套外圈为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内圈的上端设有台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与活塞接触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凹坑。【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气缸套,包括机体、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所述气缸套外圈位于机体内,所述气缸套内圈插入气缸套外圈内,气缸套外圈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旋形冷却槽,气缸套外圈的内壁螺旋形冷却槽两端分别与内层冷却液进管和内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气缸套外圈的外壁螺旋形冷却槽分别与外层冷却液进管和外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气缸套设有内外两个螺旋形冷却槽,冷却液由气缸套高温区域流向低温区域,能够有效地提高气缸套的散热效率,降低气缸套工作时的温度,进而改善活塞、气缸套工作环境。【IPC分类】F02F1/00【公开号】CN105484889【申请号】CN201610060683【专利技术人】唐文献, 徐欣宏, 张建, 周伟中, 张猛, 周通, 晏飞 【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气缸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气缸套外圈和气缸套内圈,所述气缸套外圈位于机体内,所述气缸套内圈插入气缸套外圈内,气缸套外圈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旋形冷却槽,气缸套外圈的内壁螺旋形冷却槽两端分别与内层冷却液进管和内层冷却液出管连通,气缸套外圈的外壁螺旋形冷却槽分别与外层冷却液进管和外层冷却液出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献,徐欣宏,张建,周伟中,张猛,周通,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