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31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蝶阀,尤其是一种通风蝶阀,属于阀门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蝶阀,包括用于连接通风系统的阀体,阀体内设置能转动并在转动后能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的蝶板;所述阀体上设置用于驱动蝶板转动的蝶板操作机构,所述蝶板操作机构包括用于操作蝶板运动的操作手柄以及用于调节蝶板在阀体内位置状态的蝶板位置调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实现对通风系统打开或关闭,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蝶阀,尤其是一种通风蝶阀,属于阀门的

技术介绍
通风蝶阀是舰船仓室通风系统的重要附件,在舰船通风系统中起到十分管件的作用。利用通风蝶阀能够实现对柴油机等熄火时的风门关闭,但现有的通风蝶阀使用不够方便,难以满足大型船只等现场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蝶阀,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实现对通风系统打开或关闭,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A+-.与巨Ο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蝶阀,包括用于连接通风系统的阀体,阀体内设置能转动并在转动后能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的蝶板;所述阀体上设置用于驱动蝶板转动的蝶板操作机构,所述蝶板操作机构包括用于操作蝶板运动的操作手柄以及用于调节蝶板在阀体内位置状态的蝶板位置调整机构。所述阀体内设置用于与蝶板连接的上阀轴以及下阀轴,所述下阀轴、上阀轴均能在阀体内转动;上阀轴的一端与蝶板固定连接,上阀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复位机构与操作手柄连接。所述连接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于阀体上的操作箱以及位于所述操作箱内的平面涡卷弹簧与限位板,上阀轴与连接复位机构连接的端部伸入操作箱内,平面涡卷弹簧套在上阀轴上,限位板套在上阀轴的端部,且平面涡卷弹簧位于上阀轴与蝶板间,操作手柄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蝶板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位于阀体外并固定于操作箱上的电磁阀,限位板的外圈边缘设置能允许电磁阀的阀轴嵌置的限位孔。所述阀体外还设有用于指示蝶板位置状态的信号反馈器,所述信号反馈器的反馈轴与上阀轴的端部紧密接触。所述操作箱上设有对操作手柄运动进行导向的手柄运动导向孔。所述操作箱内设有用于平面涡卷弹簧的安装定位轴,上阀轴与平面涡卷弹簧连接的端部呈方形,限位板的中心区设置与上阀轴匹配的限位板连接孔。所述下阀轴通过下阀轴轴承安装于阀体内,下阀轴的一端与底盖连接,下阀轴的另一端通过下阀轴连接螺栓与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阀轴通过上阀轴轴承安装于阀体内,上阀轴通过上阀轴连接螺栓与蝶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操作手柄通过限位板与上阀轴连接,通过操作手柄使得上阀轴转动到位后,电磁阀的阀轴伸出后能嵌置限位板的限位孔内,通过电磁阀能使得蝶板保持在当前打开阀体的状态;而当电磁阀的阀轴从限位孔内退出时,利用平面涡卷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能使得上阀轴的反向转动,此时能使得蝶板处于关闭阀体的状态,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实现对通风系统打开或关闭,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去除信号反馈器后的俯视图。图4为图5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蝶板、3-底盖、4-下阀轴轴承、5-下阀轴、6-下阀轴连接螺栓、7-上阀轴、8-上阀轴连接螺栓、9-上阀轴轴承、10-操作手柄、11-操作箱、12-平面涡卷弹簧、13-电磁阀、14-信号反馈器、15-限位板、16-手柄运动导向孔、17-阀体连接孔、18-箱盖、19-安装定位轴、20-限位板连接孔以及21 -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了有效实现对通风系统打开或关闭,提高操作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包括用于连接通风系统的阀体1,阀体1内设置能转动并在转动后能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1的蝶板2;所述阀体1上设置用于驱动蝶板2转动的蝶板操作机构,所述蝶板操作机构包括用于操作蝶板2运动的操作手柄10以及用于调节蝶板2在阀体1内位置状态的蝶板位置调整机构。具体地,阀体1上设有阀体连接孔17,通过阀体1能将通风系统与柴油机等动力设备连接,蝶板2的形状以及尺寸与阀体1相匹配,蝶板2在阀体1内转动时能打开或关闭阀体1,当通过蝶板2打开阀体1时,通风系统能与动力设备的进气口连接,当通过蝶板2关闭阀体1时,关闭通风系统与动力设备进气口的连接。通过操作手柄10能实现蝶板2在阀体1内的转动调节,通过蝶板位置调整机构与操作手柄10的配合,能对蝶板2在阀体1内的位置进行调节,即能保持蝶板2对阀体1的关闭或打开状态。所述阀体1内设置用于与蝶板2连接的上阀轴7以及下阀轴5,所述下阀轴5、上阀轴7均能在阀体1内转动;上阀轴7的一端与蝶板2固定连接,上阀轴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复位机构与操作手柄10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下阀轴5通过下阀轴轴承4安装于阀体1内,下阀轴5的一端与底盖3连接,下阀轴5的另一端通过下阀轴连接螺栓6与蝶板2固定连接。所述上阀轴7通过上阀轴轴承9安装于阀体1内,上阀轴7通过上阀轴连接螺栓8与蝶板2固定连接。底盖3通过固定螺钉与阀体1固定连接。下阀轴5通过下阀轴轴承4在阀体1内转动,上阀轴7通过上阀轴轴承9在阀体1内转动。操作手柄10通过连接复位机构与上阀轴7连接后,操作手柄10能驱动上阀轴7的转动,上阀轴7转动后带动蝶板2在阀体1内的转动。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于阀体1上的操作箱11以及位于所述操作箱11内的平面涡卷弹簧12与限位板15,上阀轴7与连接复位机构连接的端部伸入操作箱11内,平面涡卷弹簧12套在上阀轴7上,限位板15套在上阀轴7的端部,且平面涡卷弹簧12位于上阀轴7与蝶板2间,操作手柄10与限位板15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11内设有用于平面涡卷弹簧12的安装定位轴19,上阀轴7与平面涡卷弹簧12连接的端部呈方形,限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蝶阀,包括用于连接通风系统的阀体(1),阀体(1)内设置能转动并在转动后能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1)的蝶板(2);其特征是:所述阀体(1)上设置用于驱动蝶板(2)转动的蝶板操作机构,所述蝶板操作机构包括用于操作蝶板(2)运动的操作手柄(10)以及用于调节蝶板(2)在阀体(1)内位置状态的蝶板位置调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文森特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