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154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的排出内容物的形状难以在横向上扩大,容易预测排出的内容物前进的方向。该容器的收纳内容物(C)的容器主体2与关闭该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盖体(9)由沿着开口部的凸缘面形成的环状密封部(6)密封,在环状密封部(6)的规定部位设有分离密封部(6S),分离密封部(6S)通过容器主体(2)内的内压上升而分离,容器主体(2)内的内压上升是由基于外力而得到的容器主体(2)的变形引起的,排出内容物(C)的流出路从分离密封部(6S)向径向外侧延伸,容器主体(2)的凸缘面的相当于流出路的部位形成有向容器主体(2)的底部凹陷的流出槽(5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的收纳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关闭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由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凸缘面形成的环状密封部密封,通过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而使环状密封部的一部分分离,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是由基于从容器主体的底面受到的外力而得到的容器主体的变形引起的。
技术介绍
作为与这种容器相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有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记载于该专利文献1的容器中,当将容器设置于以盖体在下方的姿势处于稀释用瓶的上方的设置空间的底部,并从上方按压容器的底面时,由于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而环状密封部的一部分分离,盖体从凸缘面剥离,将内容物排出至稀释用瓶中。因此,例如,若将浓缩的饮料成分的液体作为容器的内容物,则通过向稀释用瓶注入水等而能够得到适当的浓度的饮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5518号公报(第0017段、第0021段、图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容器中,在由于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而使环状密封部的一部分分离而导致盖体从凸缘面剥离时,内容物排出的流出路成为夹在盖体与凸缘面中的任一个平坦的面之间的比较薄的空间,因此存在容易以内容物在横向上较大地扩大的形状排出,也难以预测排出的内容物前进的方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鉴于以上所例示的以往技术带来的课题,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的排出内容物的形状难以在横向上扩大,容易预测排出的内容物前进的方向。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特征结构为,容器的收纳有内容物的容器主体与关闭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由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凸缘面形成的环状密封部密封,在所述环状密封部的规定部位设有分离密封部,所述分离密封部通过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而分离,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是由基于外力而得到的所述容器主体的变形引起的,排出内容物的流出路从所述分离密封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凸缘面的相当于所述流出路的部位形成有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凹陷的流出槽。在具备上述特征结构的容器中,在由于内压上升而使分离密封部分离时,内容物以被形成于流出槽与剥离后的盖体的面之间的筒状的流出引导空间沿着径向引导的方式,在横向上不怎么扩大地被排出,因此容易预测排出的内容物前进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结构为,在从左右两侧夹着所述流出路的位置设有多个环状密封部沿着周向延伸而成的非分离密封部。非分离密封部的多个环状密封部沿着周向延伸,因此以比其他单个延伸的环状密封部充分高的接合力密封。因此,根据该结构,在内压以预想外的较高的速度上升的情况下,分离密封部处的分离也不会波及至非分离密封部,维持了密封的状态。其结果是,排出的内容物的流路的宽度被抑制得比较小,因此容易预测排出的内容物前进的方向。另外,在以将容器设置于辅助容器的内部的状态进行开封的使用方法的情况下,由辅助容器的内表面限制内容物所流动的区域,因此是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结构为,所述容器设有从所述环状密封部的一部分向所述流出槽延伸的一对辅助非分离密封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内容物从流出槽开始排出,也抑制了分离扩张至分离密封部以外的环状密封部的现象,因此抑制了排出的内容物的流路的宽度,而是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结构为,所述分离密封部的所述环状密封部具备向所述开口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反向环状密封部。根据该结构,在由于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而使分离密封部分离时,向开口部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反向环状密封部比环状密封部的其他部位先行分离。因此,使用者能够高精度地预先知道内容物从开口部的哪个部位排出,其结果是,也能够使最终残留于容器内的内容物的量充分少。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结构为,在连接所述分离部与所述非分离部的左右一对连结环状密封部之间,设有横跨所述流出路地延伸的辅助分离密封部。根据该结构,通过横跨流出路地延伸的辅助分离密封部而有效地抑制了如下现象:不是由于容器主体内的内压,而是通过由于在运输、贮藏等流通时等从外侧施加于容器的应力,而使环状密封部尤其是反向环状密封部附近不小心地分离的不良情况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结构为,所述环状密封部通过利用密封棒将所述盖体按压于所述凸缘面而形成为沿所述凸缘面的厚度方向陷入的槽状,所述密封棒在顶端具备与所述环状密封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环状突起,所述分离密封部具有径向内侧的曲率半径小于径向外侧的曲率半径的密封力不均匀槽。根据该结构,在分离密封部的设有密封力不均匀槽的部位,位于径向内侧的部位以与其他环状密封部相比比较小的内部压力开始剥离,因此分离密封部的该部位作为剥离开起点可靠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分离密封部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位具备以与其他环状密封部相同的角度向底面凹陷的一般的截面形状,因此在流通时等防止了由于来自外部的应力而盖体开封的不良情况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稀释用瓶和所设置的容器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稀释用瓶和变形、开封后的容器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容器的容器主体和盖体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容器主体的变形工序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环状密封部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分离密封部的分离工序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基于密封棒的环状密封部的密封工序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分离密封部与密封棒的环状突起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分离密封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环状密封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环状密封部的另一个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变形控制凹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饮剂容器(容器)2:容器主体3:底面4:侧壁部5:凸缘5A:凸缘面5D:流出槽6:环状密封部6A:反向环状密封部6B:辅助分离密封部6C:连结环状密封部6D:非分离密封部6E:辅助非分离密封部6G:—般密封部6S:分离密封部6T:三角密封部7A:第1岛状部7B:第2岛状部9:盖体10:稀释用瓶30:密封棒31:环状突起31A:环状突起31B:环状突起C:内容物FS:筒状的流出引导空间P1:顶端X:轴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饮剂容器的概略结构)图1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一例的饮剂容器的一例,该图1的饮剂容器1具备:收纳有液体状等内容物C的有底且树脂制的容器主体2、以及密闭状地关闭该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的树脂制的盖体9,容器主体2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由于外力而容易地变形。容器主体2与盖体9被沿着从容器主体2的开口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5的凸缘面5A而形成为环状的环状密封部6密封,但由于向容器主体2的底面3等的按压力而使容器主体2的一部分以容器主体2的内容积缩小的方式变形,当容器主体2内的压力达到临界值时,在环状密封部6的一部分盖体9从凸缘面5A剥离(分离的一例),由此进行开封。另外,在容器主体2中与内容物C一起存在空气的情况下,若以盖体9在下方的反转姿势的状态对饮剂容器1进行开封,则不是空气而是内容物C被先行排出。在环状密封部6的规定部位设有比环状密封部6内的其他部位容易由于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而剥离的分离密封部6S。因此,由于容器主体2内的内压上升而从凸缘面5A剥离的盖体9的位置一定是该分离密封部6S,因此使用者容易预测排出的内容物C所朝向的方向。如图1及图4所示,在容器主体2的凸缘5的一部分形成有向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收纳有内容物的容器主体与关闭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由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凸缘面形成的环状密封部密封,所述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密封部的规定部位设有分离密封部,所述分离密封部通过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而分离,所述容器主体内的内压上升是由基于外力而得到的所述容器主体的变形引起的,排出内容物的流出路从所述分离密封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凸缘面的相当于所述流出路的部位形成有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凹陷的流出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士田满田中大介加户卓横山拓己北升优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食品饮料株式会社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