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包括:内胆(10),收容被加热物,并且在外表面上具有磁性体;感应加热线圈(41),配置成对内胆(10)的磁性体进行加热;以及温度传感器(42),与内胆(10)的底部(18a)的中央抵接。内胆(10)在与感应加热线圈(41)相对的部分具有外侧凹陷、且相互交叉的多个第一槽部(31、51)和多个第二槽部(32、52)。由第一槽部(31、51)和第二槽部(32、52)形成的凹凸,朝向内胆(10)的中心变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热烹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加热烹调器的一个例子例如具有日本专利公报专利3477951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饭锅。上述电饭锅包括:内胆,在外表面上具有磁性体金属;感应加热线圈,对内胆进行加热;以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胆底部的中心。并且,在内胆的外表面的磁性体金属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凹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专利3477951号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电饭锅中,由于在内胆的外表面上均匀地形成有多个凹凸,内胆内的被加热的表面面积大体均匀,所以发热分布大体均匀。因此,在远离内胆底部的部分上,不仅被施加由感应加热线圈直接加热的热量,还被施加热传导来的热量,因此与内胆底部的温度相比远离底部的径向外侧部分的温度变高,所以存在如下问题:配置在内胆底部的中心的温度传感器不能准确测量内胆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内胆的温度的加热烹调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烹调器包括:内胆,收容被加热物,并且在外表面上具有磁性体;感应加热线圈,配置成对所述内胆的所述磁性体进行加热;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内胆的底部的中央抵接,所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具有多个槽部,由所述槽部形成的凹凸,朝向所述内胆的中心变密,所述多个槽部是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的多个第一槽部和多个第二槽部。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槽部间的间隔,从所述内胆的中心、向径向外侧逐渐变大,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二槽部间的间隔,从所述内胆的中心、向径向外侧逐渐变大。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多个第一槽部沿着多个第一曲线形成,所述多个第一曲线从所述内胆的中心朝向径向外侧向周向的一方弯曲着延伸、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排列,所述多个第二槽部沿着多个第二曲线形成,所述多个第二曲线从所述内胆的中心朝向径向外侧向周向的另一方弯曲着延伸、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排列。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多个第一槽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槽部朝向径向外侧曲率变大。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内胆的未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相对的非加热部分是平坦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内胆的中心部的表面面积相比外侧变大,所以内胆的发热分布朝向中心部变高。因此,内胆的中心部的温度与径向外侧的温度的差变小,利用配置在内胆的底部的中心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内胆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烹调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电饭锅的打P开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电饭锅的纵断面的示意图。图4是上述电饭锅的内胆的侧视图。图5是上述电饭锅的内胆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图示的一种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烹调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包括电饭锅主体1和盖体2,该盖体2开关自如地安装在电饭锅主体1的上部。电饭锅主体1具有:显示操作部5,设置在前面侧;叉簧按键6,设置在前面侧且上侧;以及电源线7,连接在后面侧且下侧。此外,在盖体2的后面侧设置有蒸汽口2a。显示操作部5由液晶显示部3和作为操作部一例的操作按钮组4构成,利用上述显示操作部5,能够进行烹调菜单或烹调状况等的显示和按钮操作。此外,图2表示上述电饭锅的打开盖体2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上述电饭锅包括收纳在电饭锅主体1内的内胆10,盖体2以覆盖上述内胆10的方式关闭。内胆10例如由铝等高导热性构件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粘贴有提高加热效率的例如不锈钢等磁性体,另一方面,在内表面上涂布有用于防止被加热物附着的氟树脂。盖体2包括:外盖21,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电饭锅主体1上;以及内盖22,装拆自如地安装在外盖21的内胆10一侧。在上述内盖22的外周上装拆自如地安装有环状耐热橡胶制的密封件23。盖体2关闭时密封件23与内胆10紧密接触,对内胆10和内盖22之间进行密封。此外,在内盖22上设置有蒸汽排出口(未图示)。此外,在电饭锅主体1的上表面的前部设置有被卡止部8。上述被卡止部8以能够解除的方式与卡止部25卡止,该卡止部25设置在盖体2的下表面的前部。此外,在电饭锅主体1内设置有锁定盖体2的锁定机构9。上述锁定机构9未锁定盖体2时,如果按压叉簧按键6,则被卡止部8向后方移动,解除卡止部25与被卡止部8的卡止。另一方面,锁定机构9锁定盖体2时,即使按压叉簧按键6,被卡止部8也不向后方移动,因此不能解除卡止部25与被卡止部8的卡止。此外,在外盖21内的右侧后部配置有驱动电动机24,并且在外盖21的中央部内配置有连接部(未图示)。上述连接部20通过滑轮(未图示)或输送带(未图示)接受由驱动电动机24产生的转动驱动力而转动。此外,在内盖22的内胆10一侧转动自如地安装有耐热树脂制的搅拌单元11。上述搅拌单元11具有:使葫芦成为扁平形状的转动件12;以及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配置在上述转动件12的两侧。将上述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的一端以沿上下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分别安装在转动件12的两端。此外,在搅拌单元11的转动件12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转动的驱动机构(未图示)。由上述搅拌单元11、连接部20和驱动电动机24构成搅拌部。图3表示上述电饭锅的纵断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电饭锅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41和温度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2配置在电饭锅主体1的底部中央,当收纳内胆10时所述温度传感器42与内胆10的壳体部18的底部18a抵接。另外,在上述电饭锅中设置有控制装置(未图示),该控制装置由微机和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从显示操作部5和温度传感器42输入的信号,控制显示操作部5、锁定机构9、驱动电动机24和感应加热线圈用反相电路(未图示),通过感应加热线圈用反相电路控制感应加热线圈41。接着,利用图4、图5,进一步对内胆1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内胆10的上端(图4的上侧)开口,在上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缘部16。在上述凸缘部16上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安装有耐热树脂制的内胆把手17、17。内胆10的壳体部18包括:圆筒部18c,从凸缘部16的内周边缘部向铅垂下方延伸;弯曲部18b,从上述圆筒部18c的下端向中央弯曲;以及俯视为圆形的底部18a。此外,如图4、图5所示,内胆10在壳体部18的底部18a和弯曲部18b的外表面上具有例如由冲压加工等形成的第一槽部31、51和第二槽部32、52。利用第一槽部31、51和第二槽部32、52在内胆1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朝向内胆10的底部18a的中心变密的凹凸。如图3所示,在弯曲部18b上,第一槽部31、51和第二槽部32、52形成为侧面带状,在与底部18a相连的下端部设置有侧面带状的平坦部61。此外,如图4所示,在底部18a上,第一槽部31、51和第二槽部32、52形成为环状,在中心部设置有圆形的平坦部62。如图3所示,底部18a的从弯曲部18b连接平坦部62的部分(即形成有第一槽部31、51和第二槽部32、52的部分)为朝向内胆10的中心倾斜的凹陷形状。第一槽部31、51沿着从内胆10的底部18a的平坦部62的外周边缘朝向径向外侧向周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烹调器,包括:内胆(10),收容被加热物,并且在外表面上具有磁性体;感应加热线圈(41),配置成对所述内胆(10)的所述磁性体进行加热;以及温度传感器(42),与所述内胆(10)的底部(18a)的中央抵接,所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0)在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相对的部分具有外侧凹陷且相互交叉的多个第一槽部(31、51)和多个第二槽部(32、52),由所述第一槽部(31、51)和所述第二槽部(32、52)形成的凹凸,朝向所述内胆(10)的中心变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19 JP 2013-1943351.一种加热烹调器,包括:内胆(10),收容被加热物,并且在外表面上具有磁性体;感应加热线圈(41),配置成对所述内胆(10)的所述磁性体进行加热;以及温度传感器(42),与所述内胆(10)的底部(18a)的中央抵接,所述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0)具有多个槽部(31、32、51、52),由所述槽部(31、32、51、52)形成的凹凸,朝向所述内胆(10)的中心变密,所述多个槽部(31、32、51、52)是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的多个第一槽部(31、51)和多个第二槽部(32、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槽部(31、32、51、52)在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41)相对的部分,以外侧凹陷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槽部(31、51)间的间隔,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源基,东幸靖,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