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历鑫专利>正文

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997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起升台车包括台车架,台车架包括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台车架上设有起升机构,起升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吊钩滑轮组,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沿左右布置,第二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沿左右布置,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沿前后设置,第四定滑轮组与第三定滑轮组沿前后设置,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之间及第三定滑轮组与第四定滑轮组之间均形成让位空间,让位空间能够对吊钩滑轮组的由下向上的起升运动进行避让。相对于现有的吊钩滑轮组只能向上运动到定滑轮组的下方的起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起升台车的起升高度的极限高度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
技术介绍
起重机主要有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多应用在厂房内,而门式起重机多应用在室外的场合。起重机一般包括大车和小车,大车上设有供小车运行的轨道,小车包括小车架,其上设有用于吊运重物的起升机构。起升机构多是采用在起升卷筒上缠绕钢丝绳的方式,还包括一定量的动、定滑轮组,也有起升机构采用链条式的。中国专利0吧017296181](授权公告日为2011.02.02)公开了一种桥机的定滑轮梁组件,其包括定滑轮梁、定滑轮组、动滑轮组,动滑轮组通过钢丝绳与定滑轮组活动链接。动滑轮组位于定滑轮组的正下方,动滑轮组的能够上升的最高高度也不会高度定滑轮组的最低点,由于滑轮梁的存在,动滑轮组都不可能升至滑轮梁下端面以上的位置。这种滑轮组的布置方式会降低起重机的起升极限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升台车,以解决使用现有的起升机构的动、定滑轮组的布置方式,使得起重机的起升极限高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起升台车的双梁起重机。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中起升台车的技术方案如下:起升台车,包括台车架,台车架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台车架上设有双驱动的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吊钩滑轮组,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均设置在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之间,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第二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沿前后方向设置,第四定滑轮组与第三定滑轮组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之间及第三定滑轮组与第四定滑轮组之间均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能够对所述吊钩滑轮组的由下向上的起升运动进行避让,以防止吊钩滑轮组碰撞到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左定滑轮、第一右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左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左定滑轮、第三右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四左定滑轮、第四右定滑轮,所述第一右定滑轮与第四左定滑轮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换向定滑轮,第二左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换向定滑轮,第三左定滑轮与第三右定滑轮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三换向定滑轮,吊钩滑轮组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吊钩滑轮、第二吊钩滑轮、第三吊钩滑轮、第四吊钩滑轮,第一右定滑轮、第四左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第三左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是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换向定滑轮、第二换向定滑轮、第三换向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相应的链条或钢丝绳在安装缠绕时,链条或钢丝绳依次缠绕在第一左定滑轮、第一吊钩滑轮、第二左定滑轮、第二换向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第二吊钩滑轮、第一右定滑轮、第一换向定滑轮、第四左定滑轮、第三吊钩滑轮、第三左定滑轮、第三换向定滑轮、第三右定滑轮、第四吊钩滑轮、第四右定滑轮上,链条或钢丝绳的两端均为驱动端。所述台车架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链条或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吊钩滑轮组包括吊钩滑轮架,所述第一吊钩滑轮、第二吊钩滑轮、第三吊钩滑轮、第四吊钩滑轮同轴装配在所述吊钩滑轮架上。所述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之间设有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滑轮梁、第二滑轮梁,所述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安装在第一滑轮梁上,所述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安装在第二滑轮梁上。本专利技术双梁起重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梁起重机包括具有双主梁的运行大车及在运行大车上运行的起升台车,起升台车包括台车架,台车架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台车架上设有双驱动的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吊钩滑轮组,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均设置在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之间,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第二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沿前后方向设置,第四定滑轮组与第三定滑轮组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之间及第三定滑轮组与第四定滑轮组之间均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能够对所述吊钩滑轮组的由下向上的起升运动进行避让,以防止吊钩滑轮组碰撞到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第一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左定滑轮、第一右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左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左定滑轮、第三右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四左定滑轮、第四右定滑轮,所述第一右定滑轮与第四左定滑轮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换向定滑轮,第二左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换向定滑轮,第三左定滑轮与第三右定滑轮之间的位置处设有第三换向定滑轮,吊钩滑轮组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吊钩滑轮、第二吊钩滑轮、第三吊钩滑轮、第四吊钩滑轮,第一右定滑轮、第四左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第三左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是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换向定滑轮、第二换向定滑轮、第三换向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相应的链条或钢丝绳在安装缠绕时,链条或钢丝绳依次缠绕在第一左定滑轮、第一吊钩滑轮、第二左定滑轮、第二换向定滑轮、第二右定滑轮、第二吊钩滑轮、第一右定滑轮、第一换向定滑轮、第四左定滑轮、第三吊钩滑轮、第三左定滑轮、第三换向定滑轮、第三右定滑轮、第四吊钩滑轮、第四右定滑轮上,链条或钢丝绳的两端均为驱动端。所述台车架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链条或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吊钩滑轮组包括吊钩滑轮架,所述第一吊钩滑轮、第二吊钩滑轮、第三吊钩滑轮、第四吊钩滑轮同轴装配在所述吊钩滑轮架上。所述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之间设有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滑轮梁、第二滑轮梁,所述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安装在第一滑轮梁上,所述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安装在第二滑轮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起升台车将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第二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之间及第三定滑轮组与第四定滑轮组之间均形成有让位空间。当吊钩滑轮组由下向上运动时,由于该让位空间的存在,对吊钩滑轮组的向上运动进行避让,使吊钩滑轮组能够运动至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之间的位置处。相对于现有的吊钩滑轮组只能向上运动到定滑轮组的下方的起升机构,本专利技术的起升台车的起升高度的极限高度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起升台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起升机构的绕链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驱动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导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起升台车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起升台车,包括台车架,台车架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左承重梁10和右承重梁11,左承重梁1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

【技术保护点】
起升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架,台车架包括左右平行设置的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台车架上设有双驱动的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吊钩滑轮组,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均设置在左承重梁和右承重梁之间,第一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第二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沿前后方向设置,第四定滑轮组与第三定滑轮组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与第二定滑轮组之间及第三定滑轮组与第四定滑轮组之间均形成有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能够对所述吊钩滑轮组的由下向上的起升运动进行避让,以防止吊钩滑轮组碰撞到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第三定滑轮组、第四定滑轮组中的任何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历鑫
申请(专利权)人:王历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