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662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散热管内部置有双波结构内翅片,双波结构内翅片包括上内翅片、下内翅片和中间部位的平片,平片与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的波峰处连接,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两端部最外面的波与散热管四角内R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平片的两端具有单侧或两侧的翻边,翻边与散热管的短边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结构强度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升功率,达到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涡轮增压器被广泛应用,由于涡轮增压器的配置,就离不开增压空气冷却器,即中冷器(CAC),涡轮增压器与中冷器的配套使用。现有中冷器的常规结构存在着最大的问题是主板与散热管的材料壁厚相差很大,造成由于振动、冷热冲击、压力交变冲击而产生换热器失效,造成汽车发动机工作无力、排放超标、油耗上升、制动效果差、无法及时切换多驱等情况,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现有常规技术可能会常常出现主板或集流板近侧散热管出现横向断裂的特殊断裂现象,该种故障是由于压力应力或热应力无法及时释放而导致,主板材料厚度远比散热管厚度大,造成刚性强度很大部位与刚性强度较低的散热管的结合部出现低强度部件失效。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功率的不断提升,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普遍使用和涡轮增压系统性能的不断提升,该系统压力和温度也出现倍增的趋势。为适应更高温度、更高压力的要求,常规换热器就不能满足更高发动机的需求,这就要求换热器进行材料的升级、结构升级,虽然高强度材料的应用和材料厚度的增加均能延长与高性能发动机的匹配使用时间,但是均会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增加新的工装、模具和新的设备,从而增加投入、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包括第一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与第一端冷却介质储存室相对应的第二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两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之间为散热芯体;散热芯体由两端的主板、连通两端主板的散热管、与散热管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和位于两边的边板组成,散热管内部置有双波结构内翅片,双波结构内翅片包括上内翅片、下内翅片和中间部位的平片,平片与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的波峰处连接,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两端部最外面的波与散热管四角内R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最外面的波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平片的两端具有单侧或两侧的翻边,翻边与散热管的短边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翻边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进一步的,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的左右呈非对称结构。再进一步的,下内翅片是由上内翅片经180度旋转得到。进一步的,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两端部最外面的波I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的高度H10最小为0.5mm+波I厚度tl。进一步的,翻边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的高度H13、H14最小为0.5_+翻边厚度t2。进一步的,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上设有百叶窗。进一步的,上内翅片和下内翅片为矩形波结构、正弦波结构或三角波结构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散热管内部置有双波结构内翅片,对中冷器最为薄弱处进行局部加强,致使中冷器整体结构得到加强,有效地提高了中冷器对高温热应力、高压应力的耐久性能。1、由于双波结构内翅片包括上内翅片、下内翅片和中间部位的平片,有效降低内翅片的波高,内翅片的波高降低到原来(单薄内翅片)高度的一半,其支撑强度和拉力强度均比原来(单薄内翅片)结构提高一倍以上,使得内翅片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2、双波结构内翅片有效加强散热管比较薄弱且应力最为集中的部位一散热管四角R处,内部置有双波结构内翅片的散热管四角R处均为双壁结构,经焊接后成为一个整体,相当于对散热管四角R处材料厚度增加,与主板该处的厚度差距明显减少,使该处的焊合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3、由于中间部位的平片两端具有单侧或两侧的翻边,翻边与散热管的短边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也极大地提高了散热管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现有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相关部件局部进行优化设计,加强关键部件局部结构强度,或使局部的焊接强度加强,在材料成本不变或略有降低的前提下,使得中冷器整体结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本专利技术中冷器耐高温可达到260°C以上,耐压力可达到2.0MPa以上(普通产品耐高温为160°C,耐压力为1.1MPa),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耐温度冲击和压力冲击,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产品能够适用于多种苛刻的使用工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记A处的局部结构不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矩形波结构内翅片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正弦波结构内翅片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三角波结构内翅片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平片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平片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平片与散热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图8标记B处的局部结构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平片与散热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图10标记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2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看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端冷却介质储存室21、与第一端冷却介质储存室21相对应的第二端冷却介质储存室22、两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之间为散热芯体23 ;散热芯体23由两端的主板24、连通两端主板24的散热管10、与散热管10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25和位于两边的边板26组成。从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标记A处的局部结构τκ意图可以看出,散热管内部置有双波结构内翅片,双波结构内翅片包括上内翅片1、下内翅片2和中间部位的平片3,中间部位的平片3与上内翅片1和下内翅片2的波峰处连接,采用高频焊接而成。上内翅片1和下内翅片2两端部最外面的波I 7与散热管四角内R8处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使散热管四角R处均为双壁结构,经焊接后成为一个整体,相当于对散热管四角R处材料厚度增加,与主板该处的厚度差距明显减少,使该处的焊合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上内翅片1和下内翅片2两端部最外面的波I 7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便于钎剂进入。上内翅片1和下内翅片2两端部最外面的波I 7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的高度H10最小为0.5mm+波I 7厚度tl。平片3的两端具有单侧或两侧的翻边,如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平片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平片3的两端为两侧翻边12,中间部位的平片3的截面结构呈“H”形;如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平片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平片3的两端为单侧翻边11,中间部位的平片3的截面结构呈“U”形。单侧翻边11或两侧翻边12与散热管的短边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经焊接后成为一个整体,极大地提高了散热管的结构强度。图8为图6所示平片与散热管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图8标记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双侧翻边12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与散热管配合后离开散热管10内壁,双侧翻边12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的高度H14最小为0.5mm+翻边厚度t2。图10为图7所示平片与散热管的连接示意图,图11为图10标记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单侧翻边11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与散热管配合后离开散热管10内壁,单侧翻边11的外端部向内部翅起的高度H13最小为0.5_+翻边厚度t2,便于钎剂进入。双波结构内翅片中的上内翅片1左右呈非对称结构,可以是矩形波结构4,如图3本专利技术中矩形波结构内翅片截面示意图;也可以是正弦波结构5,如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正弦波结构内翅片截面示意图;还可以是三角波结构6,如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三角波结构内翅片截面示意图。双波结构内翅片中的下内翅片2也为非对称结构,是由上内翅片1经180度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波内翅片结构中冷器,包括第一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与第一端冷却介质储存室相对应的第二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两端冷却介质储存室之间为散热芯体;散热芯体由两端的主板、连通两端主板的散热管、与散热管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和位于两边的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内部置有双波结构内翅片,双波结构内翅片包括上内翅片(1)、下内翅片(2)和中间部位的平片(3),平片(3)与上内翅片(1)和下内翅片(2)的波峰处连接,上内翅片(1)和下内翅片(2)两端部最外面的波Ⅰ(7)与散热管四角内R(8)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最外面的波Ⅰ(7)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平片(3)的两端具有单侧或两侧的翻边,翻边与散热管的短边相配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翻边的外端部向内部翘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