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晶专利>正文

一种举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3461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0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举宫器。所述举宫器包括手柄、托举力臂、宫颈固定托和子宫托举勺。托举力臂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宫颈固定托与托举力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心开有设定深度的凹槽。子宫托举勺与宫颈固定托连接,子宫托举勺的凹槽与宫颈固定托的凹槽在同一使用侧,且子宫托举勺相对于所述宫颈固定托倾斜设置。本申请中的举宫器无需插入子宫腔内,无需扩宫即可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各角度改变子宫位置以达到临床治疗和检查所需的子宫位置。本申请不具侵入性,不会造成出血、宫腔感染和子宫穿孔的风险,用后无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举宫器
技术介绍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高发良性病变,随着当代女性婚育年龄的推迟,症状性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在未婚育女性中有增高趋势,故传统的子宫切除治疗已不再适应所有的患者。患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增高,促进了保留子宫基础上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经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已被证明其创伤微小,操作方便,安全,改善及消除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由于患者子宫的位置、大小及手术范围的不同,在治疗中通常需要辅助器械来辅助改变病变(或子宫)的位置,以减少治疗操作的难度和并发症的产生。现有妇科手术常用的辅助器械为举宫器。申请号为CN200920171562.7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折曲式多功能举宫器。申请号为201010210199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腹腔镜自助举宫器。上述文件中公开的举宫器虽然可以改变子宫位置,但因其都需要植入至宫腔内进行子宫托举,操作中子宫穿孔和术后感染的风险较大,临床上常有此类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子宫腺肌病的子宫较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而且因金属导热,放在子宫腔内有介导微波热场烫伤子宫内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举宫器,该举宫器不需要植入宫腔内来固定子宫,无创伤,避免子宫穿孔、宫内感染或并发症的产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屏表面检测凹凸点的检测方法,包括:手柄;托举力臂,其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宫颈固定托,与所述托举力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心开有设定深度的凹槽;子宫托举勺,与所述宫颈固定托连接,所述子宫托举勺的凹槽与所述宫颈固定托的凹槽在同一使用侧,且所述子宫托举勺相对于所述宫颈固定托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子宫托举勺与所述宫颈固定托之间的夹角为20°?40°。所述宫颈固定托中心开设的凹槽深度为8?12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宫颈固定托和托举力臂上均设有贯穿孔,所述宫颈固定托与所述子宫托举勺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弹性转轴,连接所述宫颈固定托与所述子宫托举勺;牵引线,其一端与所述子宫托举勺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分别经所述宫颈固定托和托举力臂的贯穿孔和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沿所述托举力臂中心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托举力臂在设定长度内往复移动。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手柄与所述托举力臂螺纹连接。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与所述托举力臂滑动连接。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举宫器不需要插入子宫腔内,而是通过托举力臂将子宫托举勺和宫颈固定托放入阴道穹窿,使子宫托举勺对子宫体向前托举或向后推压或向左右托举。由此可知,本申请中的举宫器无需插入子宫腔内,无需扩宫即可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各角度改变子宫位置以达到临床治疗和检查所需的子宫位置。本申请不具侵入性,不会造成出血、宫腔感染和子宫穿孔的风险,用后无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举宫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举宫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举宫器包括手柄1、托举力臂2、宫颈固定托3和子宫托举勺4。其中,托举力臂2的一端与手柄1连接,托举力臂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宫颈固定托3,宫颈固定托3的中心开有设定深度的凹槽。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宫颈固定托3中心开设的凹槽深度为8?12毫米。作为各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宫颈固定托中心开设的凹槽深度为10毫米。子宫托举勺4与宫颈固定托3连接,子宫托举勺4的凹槽与宫颈固定托3的凹槽在同一使用侧,且子宫托举勺4相对于宫颈固定托3倾斜设置。其中,子宫托举勺4与宫颈固定托3之间的夹角为20°?40°。下面对上述结构的举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阐述。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举宫器时,握持手柄1,将托举力臂2的另一端放入阴道穹窿,将宫颈固定托3的凹槽与宫颈后唇或前唇表面相贴,子宫托举勺4的凹槽与子宫体表面相贴,通过托举力臂2施力,将子宫体向前托举或向后推压,以改变子宫位置。上述实施例中,子宫托举勺4与宫颈固定托3之间的夹角固定,对于子宫位置的调整具有局限性,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本申请中的举宫器在托举力臂2和宫颈固定托3上均设有贯穿孔。具体地,托举力臂2包括与手柄1连接的第一端和与宫颈固定托3连接的第二端,托举力臂2上的管穿孔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宫颈固定托3包括与托举力臂2连接的第三端和与子宫托举勺4连接的第四端,宫颈固定托3上的贯穿孔贯穿第三端和第四端。宫颈固定托3与子宫托举勺4通过转动结构(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动结构包括弹性转轴和牵引线。弹性转轴用于连接宫颈固定托3的第四端与子宫托举勺4。牵引线的一端与子宫托举勺4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经宫颈固定托3和托举力臂2上的贯穿孔和手柄1固定连接,手柄1沿托举力臂2中心线的方向相对于托举力臂2在设定长度内往复移动。在手柄1沿托举力臂2中心线的方向往复移动时,子宫托举勺4以弹性转轴为支点相对于宫颈固定托3做旋转运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手柄1与托举力臂2螺纹连接。即在手柄1与托举力臂2的连接端设置内螺纹或外螺纹,在托举力臂2的第一端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手柄1通过内螺纹或外螺纹与托举力臂2连接。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本申请中的手柄1与托举力臂2滑动连接。即在托举力臂2的第一端设置滑动槽,手柄1上设置滑动块,手柄1可在滑动槽内相对于托举力臂2做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手柄1与托举力臂2的连接方式只是示例性的,凡是能够将手柄1与托举力臂2连接,并实现手柄1相对于托举力臂2能够做往复移动的结构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中举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举宫器时,握持手柄,将托举力臂的另一端放入阴道穹窿,将宫颈固定托的凹槽与宫颈后唇或前唇表面相贴,子宫托举勺4的凹槽与子宫体表面相贴。通过托举力臂施力,将子宫体向前托举或向后推压,以改变子宫位置。在子宫位置未达到设定位置时,调节手柄,使子宫托举勺4与宫颈固定托3之间的夹角改变。在子宫托举勺4与宫颈固定托之间的夹角调整一定角度后继续调节子宫位置。若子宫位置未达到预定要求,则继续调整子宫托举勺4与宫颈固定托之间的夹角,直至子宫位置达到设定位置。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举宫器不需要插入子宫腔内,而是通过托举力臂将子宫托举勺和宫颈固定托放入阴道穹窿,使子宫托举勺对子宫体向前托举或向后推压或向左右托举。由此可知,本申请中的举宫器无需插入子宫腔内,无需扩宫即可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各角度改变子宫位置以达到临床治疗和检查所需的子宫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举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托举力臂,其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宫颈固定托,与所述托举力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心开有设定深度的凹槽;子宫托举勺,与所述宫颈固定托连接,所述子宫托举勺的凹槽与所述宫颈固定托的凹槽在同一使用侧,且所述子宫托举勺相对于所述宫颈固定托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张冰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