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千斤顶,千斤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轮由导向的方向轮和滑动轮组成,在千斤顶顶部设置有起重支架,自锁装置在起重支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车辆出现故障时,能顶起车辆锁紧车轴后继续行驶,或者由机动车方便拉走。(2)适用性广,无论起重物几何形状如何,都能使用。(3)负重平移稳定性好,使用数个该移动式千斤顶,能方便地搬运大型设备或者物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的作用是举起重物,现有的移动式千斤顶虽然能举起重物后将重物移动,能够避免交通堵塞,但是不适宜举起任何几何形状的重物;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爆胎时,附近找不到维修点,就只能将车移动到高速公路边;如果移动距离较长,这种移动式千斤顶的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故障车辆方便移走、能够方便搬运大型设备或重物的移动式千斤顶。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千斤顶,千斤顶11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由导向的方向轮10和滑动轮8组成,在千斤顶11顶部设置有起重支架1,自锁装置在起重支架1的下方。起重支架1为一实体,千斤顶11的主滑杆3伸入到与之精密配合的起重支架1的孔内,起重支架1上设置有与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的顶端与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的顶端在起重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相通的油路,反齿杆4的顶端有间隙,反齿杆4固定在反推板6上,反推板6位于起重支架1的下方,自锁装置位于反推板6的下方。所述的自锁装置为活荆齿5。起重支架为长方体,其中部设置有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以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为圆心的同心圆上,等分分布有四个相同的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主滑杆精密配合孔深度比反齿杆精密配合孔浅。起重支架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方框链2。方框链2套在起重支架1上,且用螺栓水平固定,方框链上有对称的链条,在搬运重物时起固定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车辆出现故障时,能顶起车辆锁紧车轴后继续行驶,或者由机动车方便拉走。(2)适用性广,无论起重物几何形状如何,都能使用。(3)负重平移稳定性好,使用数个该移动式千斤顶,能方便地搬运大型设备或者物件。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移动式千斤顶11底座下安装有一个方向轮10和两个滑动轮8,滑动轮8分处底座的两边,方向轮10和滑动轮8组成一个以方向轮10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方向轮10的作用是使该移动式千斤顶在顶起重物后负重平移时朝指定方向运动。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重心处固定有千斤顶11,在千斤顶11的顶部设置有与之连接的起重支架1,起重支架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方框链,方框链套在起重支架1上,且用螺栓水平固定,方框链上有对称的链条,在搬运重物时起固定作用,可以搬运任何几何形状的重物。起重支架1为长方体,最上方呈V字型。长方体下部设置有5个通孔,中间部位的通孔深度较浅,另外4个通孔位于以较浅通孔圆心的同心圆上,且等分分布。位于中部的较浅通孔顶端分别与另外四个通孔的顶端在起重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相通的油路,较浅通孔与千斤顶11的主滑杆3精密配合,位于同心圆上的四个通孔和与之配合的反齿杆4精密配合。反齿杆4与相配合的通孔间设有间隙,反齿杆4固定在反推板6上,反推板6位于起重支架1的下方,反推板6的下方设有活荆齿5。扭转换向阀9,按一般千斤顶的操作方式加压,高压油从主滑杆3的顶部通过所述的油路流入反齿杆4的顶部,使反齿杆4顶部空间逐渐增大,而反齿杆4固定在反推板6上,位置不变。就使起重支架1向上抬起一定高度,使反齿杆4顶出反推板6。再扭转换向阀9加压推出主滑杆3使之平衡或者所需高度,起到调整平衡作用。活荆齿5是将重物顶起后的自锁装置,能使移动式千斤顶在不填泄压的状态下不滑落,当汽车行驶中遇到爆胎时,可及时用该移动式千斤顶顶起车轴锁紧后继续行驶;当汽车遇到故障时,可及时用该移动式千斤顶顶起车轴锁紧,就可由一般的机动车拉离故障地点。起重支架1的下方连接有导柱,导柱插入导套中,导柱与导套间精密配合。导柱导套7是在顶起重物平移时,确保移动式千斤顶负重平移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千斤顶,千斤顶(11)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由导向的方向轮(10)和滑动轮(8)组成,在千斤顶(11)顶部设置有起重支架(1),自锁装置在起重支架(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起重支架(1)为一实体,千斤顶(11)的主滑杆(3)伸入到与之精密配合的起重支架(1)的孔内,起重支架(1)上设置有与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的顶端与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的顶端在起重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相通的油路,反齿杆(4)的顶端有间隙,反齿杆(4)固定在反推板(6)上,反推板(6)位于起重支架(1)的下方,自锁装置位于反推板(6)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装置为活荆齿(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起重支架(1)为长方体,其中部设置有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以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为圆心的同心圆上,等分分布有四个相同的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主滑杆(3)精密配合孔深度比反齿杆(4)精密配合孔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起重支架(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方框链。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千斤顶,千斤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轮由导向的方向轮和滑动轮组成,在千斤顶顶部设置有起重支架,自锁装置在起重支架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车辆出现故障时,能顶起车辆锁紧车轴后继续行驶,或者由机动车方便拉走。(2)适用性广,无论起重物几何形状如何,都能使用。(3)负重平移稳定性好,使用数个该移动式千斤顶,能方便地搬运大型设备或者物件。文档编号B66F5/00GK2751014SQ20042012122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明 申请人:李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千斤顶,千斤顶(11)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由导向的方向轮(10)和滑动轮(8)组成,在千斤顶(11)顶部设置有起重支架(1),自锁装置在起重支架(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