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其包括:接箍,其包括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接箍的下端开口与套管炮枪头相连,所述接箍内部设有单流阀;短接头,其与所述接箍的上端开口相连,所述短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所述第一接头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接箍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管、所述第二接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连的接箍与短接头的设计,实现流动加药,有效解决油井乳化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井工业
,特别是一种用于稠油采油井井口流动破乳的配套装置,具体是一种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火驱开发作为稠油转换开发方式的三大技术之一,其可大幅提高油田采收率,加上空气取之不竭、成本低,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然而,高升稠油井采用火驱开发以来,油层高温氧化燃烧产生的次生水以及地层温度的变化导致原油性质发生改变,火驱受效井产气量剧增,导致掺油效果变差,油井打架频繁,洗井周期缩短,油井的乳化概率增大;加之区块蒸汽吞吐已进入高轮次、地下存水多、地层压力水平低、油层大面积脱气等因素,油井乳化现象严重。目前较为有效而简便的方法是人工投加破乳剂进行破乳,但是,由于乳化井次越来越多,加药次数连年增加,现有技术中采取常规人工加药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急需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及加药方式来改变该现状。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结合相关制造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提供一种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其通过相连的接箍与短接头的设计,实现流动加药,有效解决油井乳化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其包括:接箍,其包括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接箍的下端开口与套管炮枪头相连,所述接箍内部设有单流阀;短接头,其与所述接箍的上端开口相连,所述短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所述第一接头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接箍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管、所述第二接头管相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短接头还包括一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管与所述第二接头管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混合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接箍的上端开口,所述混合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管、所述第二接头管相连通。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管的高度为200毫米?300毫米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流阀包括球座、浮子球、弹簧和弹簧座,所述球座位于所述短接头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接箍内壁,所述弹簧座固设于所述接箍的内壁,所述弹簧卡设于所述弹簧座上,所述浮子球位于所述弹簧的上方,所述浮子球通过所述弹簧能抵靠于所述球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座呈圆环状,所述球座内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浮子球的直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头管与所述第二接头管之间具有一夹角。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为30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箍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短接头丝扣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箍的下端开口与所述套管炮枪头丝扣连接。本技术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的特点及优点是:1、本技术通过接箍与短接头相连,方便流动加药,有效解决油井乳化问题,短接头的第一接头管与第二接头管相连通且呈一夹角,使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能分别加入水和药剂,并于连接处实现水与药剂的混合,且通过与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连通的混合管,使水与药剂混合更加充分、更加均匀,提高加药效果,通过接箍内设置的单流阀,防止油井起压后的倒灌,保证工作安全,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效率高,成本低,承压强;2、本技术通过接箍与短接头相连、接箍与套管炮枪头相连、短接头通过高压胶皮管与水箱和药剂箱相连,能实现密闭混合方式加药,避免加药过程中人工直接接触药剂或套管中的套管气(例如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而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使得加药操作过程更加安全;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在井口利用加药包灌入药剂方式相比,避免了人工加药中造成的药剂浪费与污染环境等问题,操作方便,降低了人工加药劳动强度;而且,本技术还可采用车载方式,实现区域化的多口火驱油井流动加药,操作简单,灵活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技术还解决了因油井乳化而造成的回压上升、抽油机悬点负荷增大,油井长期处于不稳定生产状态,打架频繁,产量波动大,日常维护性工作强度大等问题,缓解了油井栗漏、管漏、断脱等倒井现象,缩减耗电、耗气量等能耗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乳化油井设备负担,避免了金属管道、设备的结垢和腐蚀,使洗井检栗周期大幅度延长,减少作业占产,提高油井生产时率,有利于增加油井产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单流阀,2接箍,3短接头,4混合管,5第一接头管,6第二接头管,7球座,8浮子球,9弹簧,10弹簧座,11内丝扣,11 '内丝扣,12内丝扣,12 '内丝扣,13上端开口,14下端开口,Θ夹角,Η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包括:接箍2,其包括上端开口 13和下端开口 14,所述接箍2的下端开口 14与套管炮枪头相连,所述接箍2内部设有单流阀1 ;短接头3,其与所述接箍2的上端开口 13相连,所述短接头3包括第一接头管5和第二接头管6,所述第一接头管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管6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接箍2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管5、所述第二接头管6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短接头3还包括一混合管4,所述混合管4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管5与所述第二接头管6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混合管4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接箍2的上端开口 13,所述混合管4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管5、所述第二接头管6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混合管4的高度Η为200毫米?300毫米之间,以利于水和药剂(例如:破乳剂)的充分混合,避免破乳剂直接作用于单流阀1而影响单流阀1的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单流阀1包括球座7、浮子球8、弹簧9和弹簧座10,所述球座7位于所述短接头3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接箍2内壁,所述弹簧座10固设于所述接箍2的内壁,所述弹簧9卡设于所述弹簧座10上,所述浮子球8位于所述弹簧9的上方,所述浮子球8通过所述弹簧9能抵靠于所述球座7,以防止油井起压后发生倒灌;优选的,所述球座7呈圆环状,所述球座7内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浮子球8的直径;进一步的,球座7的外环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接箍2的内径,使球座7紧密配合于接箍2内壁,而实现球座7与接箍2的固定,防止球座7在水和破乳剂的混合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掉落,即使混合液体压力较大,造成球座7微小距离的下移,但该微小距离下移并不会影响单流阀1的正常工作,当然,球座7也可以选择直接固定于接箍2内壁上,防止球座7掉落;优选的,弹簧9、浮子球8和球座7可均采用45#刚性材质,以避免药剂的腐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管5与所述第二接头管6之间具有一夹角Θ,优选的,所述夹角Θ为30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破乳套管连接头包括:接箍,其包括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接箍的下端开口与套管炮枪头相连,所述接箍内部设有单流阀;短接头,其与所述接箍的上端开口相连,所述短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所述第一接头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接箍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管、所述第二接头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殿富,任辉,金兆勋,周永宏,张钟予,韩洪伟,赵军善,程道伟,魏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