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骨传导扬声器漏音的骨传导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506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改善漏音的骨传导扬声器,该骨传导扬声器包括振动单元,振动单元至少包括与使用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至少包含第一接触面区域;该第一接触面区域包含引声孔,该引声孔将扬声器外壳内的声波导出,与漏音声波叠加以抑制漏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声波干涉原理,以消减振幅,从而达到减小漏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一种高性能的骨传导扬声器及通过特定设计来提高骨传导扬声 器的音质,尤其是中低音质量,减少漏音现象,W及增加骨传导扬声器佩戴舒适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般情况下,人能够听见声音是因为空气通过外耳耳道把振动传递到耳膜,通过 耳膜形成的振动驱动人的听觉神经,由此感知声音的振动。骨传导扬声器在工作时,可W通 常通过人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骨骼传递到人的听觉神经,从而使人听到声音。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设及一种改善漏音的骨传导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 振动单元。该振动单元至少包括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至少部分与使用者直接接触或间接 接触;所述接触面上至少包含第一接触面区域和第二接触面区域; 可选的,该第一接触面区域包含引声孔,该引声孔将振动单元外壳内的声波导出, 与漏音声波叠加;可选的,振动单元外壳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面引声孔,该引声孔将 振动单元的外壳内的声波导出,与漏音声波叠加,抑制漏音;可选的,所述第一接触面区域 下方为空气,所述第二接触面区域下方设置有振动面板,或者振动面板是第二接触面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触区域下方设置的振动面板直接或间接与第二接触面接触,振动面板 支撑第二接触面区域,并将振动通过第二接触区域传导给使用者;可选的,所述第二接触面 区域凸起部分高于第一接触面区域,所述第一接触面区域至少有部分不与使用者接触,在 所述不与使用者接触的部分上有引声孔。所述第二接触面区域与使用者贴合更紧密,接触 力更大;可选的,所述振动面板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区域的面积与形状相同;可选的,所述振 动面板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区域的面积与形状不同,所述振动面板在所述第二接触面区域的 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面区域面积;可选的,所述第一接触面区域、第二接触面区域 使用硅胶、橡胶、塑胶等材料。【附图说明】 图1为骨传导扬声器导致人耳产生听觉的过程。 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产生部分的外形图。 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 [000引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 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传导扬声器振动产生部分的等效振动模型。 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响应曲线。 图4-A和4-B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传导扬声器面板粘结方式的俯视 图和侧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工作的振动响应曲线。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工作的振动响应曲线。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 图9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传导扬声器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 图IO-A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传导扬声器的应用场景。 图IO-B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传导扬声器振动产生部分的振动响应曲线。 图11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传导扬声器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 图12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传导扬声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骨传导扬声器振动产生部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并不限定本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可W根据运些附图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类似场景。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 "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 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运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 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 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 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W下,不失一般性,在描述本技术中骨传导相关技术时,将采用"骨传导扬声 器"或"骨传导耳机"的描述。该描述仅仅为骨传导应用的一种形式,对于该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扬声器"或巧机"也可用其他同类词语代替,比如"播放器"、"助听器"等。事实 上,本技术中的各种实现方式可W很方便地应用到其它非扬声器类的听力设备上。例 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骨传导扬声器的基本原理后,可能在不背离运一原 理的情况下,对实施骨传导扬声器的具体方式与步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正和改 变。特别地,在骨传导扬声器中加入环境声音拾取和处理功能,使该扬声器实现助听器的功 能。 骨传导扬声器将声音通过骨头传递给听力系统,从而产生听觉。图1是骨传导扬声 器产生听觉的过程,主要包括W下几个步骤:在步骤101,骨传导扬声器获取或产生含有声 音信息的信号;在步骤102,骨传导扬声器根据信号产生振动;在步骤103,通过传递系统将 振动传递给传感终端104。在一种工作场景中,骨传导扬声器拾取或产生含有声音信息的信 号,通过换能装置将声音信息转换成声音振动,并通过传递系统将声音传递给感觉器官,最 终听到声音。不失一般性,W上描述的听力系统、感觉器官等的主体可W是人,也可W是具 有听力系统的动物。需要注意的是,W下对于人类使用骨传导扬声器的描述并不构成对骨 传导扬声器使用场景的限制,类似的描述同样可W适用于其它动物。 W上对骨传导扬声器大致流程的描述仅仅是具体的示例,不应被视为是唯一可行 的实施方案。显然,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骨传导扬声器的基本原理后,可能 在不背离运一原理的情况下,对实施骨传导扬声器的具体方式与步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 各种修正和改变,但是运些修正和改变仍在W上描述的范围之内。例如,在步骤101获取含 有声音信息的信号和步骤102振动产生之间,可W额外加入信号修正或强化步骤,该步骤可 W将101中获取的信号根据特定的算法或参数进行强化或者修正。更进一步的,在步骤102 振动产生和103振动传递步骤之间,可W额外加入振动强化或修正步骤。该步骤可W利用 101的声音信号或者根据环境参数对102所产生的振动进行强化或者修正。同理,该振动强 化或修正步骤可W在步骤103与104之间完成,例如对信号进行降噪、声反馈抑制、宽动态范 围压缩、自动增益控制、主动环境识别、主动抗噪、定向处理、耳鸣处理、多通道宽动态范围 压缩、主动啸叫抑制、音量控制,或其它类似的,或W上任意组合的处理,运些修正和改变仍 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此处所描述的方法和步骤可W在适当的情况下W 任何合适的顺序,或同时实现。另外,在不偏离此处所描述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W从任何一个方法中删除各单独的步骤。上文所描述的任何示例的各方面可W与所描述 的其他示例中的任何示例的各方面相结合,W构成进一步的示例,而不会丢失寻求的效果。 具体的,在步骤101中,骨传导扬声器可W根据不同的方式获取或者产生含有声音 信息的信号。声音信息可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漏音的骨传导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骨传导扬声器包括振动单元,振动单元至少包括与使用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至少包含第一接触面区域,该第一接触面区域包含引声孔,所述引声孔将扬声器外壳内的声波导出,与漏音声波叠加以抑制漏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波陈迁陈皞齐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