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4489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4:50
一种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包括壶体、出液装置;壶体包括有成型于壶体底部的出液口、设在出液口上方的过滤网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出液装置包括底座、成型于底座上方的托碗、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底座下部成型有容置杯子的空腔,且空腔侧面具有一供杯子进出的开口;托碗底部开设有一连通空腔的贯穿孔,且托碗位于开口一侧开设有一穿孔;开关装置包括有承接座、顶掣杆、按压杆及出液嘴;承接座承接壶体流出的液体并贴设于托碗底部,顶掣杆设置于承接座上且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按压杆设置于承接座下并穿过贯穿孔且向下延伸;出液嘴连通承接座内部并端部伸出穿孔外且具有向下流道;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出液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液装置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操作方便且卫生的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泡茶、倒酒或饮料等过程中,在倒液体时,均需用手拿起整个壶体倾斜才可使壶内液体流出,此种壶体不仅操作很不方便,易烫伤,而且影响卫生。因此就研发了一种手动出液壶。如2009年11月18日公开的专利文献CN201346079Y,其涉及一种手动出液壶,包括壶体和座体,壶体上设有一出液口和按钮,按钮连接有压杆,壶体内侧设有导向座,一连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导向座内,连杆下端连接有一比出液口大的物块,通过按钮带动连杆上下移动来完成出液壶的开启与闭合,这种出液壶在倒液体时能防止手被烫伤,操作相对方便。然而,手动出液壶结构较复杂,零部件较多,故加大了生产成本,失去了传统壶体具的简洁结构;而且底座体积较大,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出液壶的清洗也不方便。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出液装置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便捷出液的方便性及实用性等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包括壶体、出液装置;所述壶体包括有成型于壶体底部的出液口、设在出液口上方的过滤网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底座、成型于底座上方的托碗、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下部成型有容置杯子的空腔,且所述空腔侧面具有一供杯子进出的开口;所述托碗底部开设有一连通空腔的贯穿孔,且所述托碗位于开口一侧开设有一穿孔;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承接座、顶掣杆、按压杆及出液嘴;所述承接座承接壶体流出的液体并贴设于托碗底部,所述顶掣杆设置于承接座上且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按压杆设置于承接座下并穿过贯穿孔且向下延伸;所述出液嘴连通承接座内部并端部伸出穿孔外且具有向下流道。所述托碗与承接座之间具有供出液嘴退回托碗内的让位空间。所述穿孔开设在托碗侧壁和底部交接处。所述出液嘴具有伸出穿孔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向下延伸。所述承接座具有围壁,所述围壁的竖直最高位置高于出液口的竖直位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可按压开关装置的按压杆,带动承接座转动,进而可将顶掣杆翘起而抵顶部顶开开关阀,导通出液口,液水即可从壶体流出,流至承接座通过出液嘴流至空腔内的杯子,供食用,本技术出液装置具有便捷出液的方便性及实用性等优点,在不使用出液时,撤下按压在按压杆上的作用力,在开关装置的重力作用下,该承接座可返回水平状态,关闭开关阀,不出液,操作方便;且本技术出液装置的开关装置和底座结构可拆卸,即可单独清洁,方便清理;并本技术的开关装置和底座结构简单,使得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生产成本低而且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出液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出液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壶体1出液装置2 出液口 11过滤网12 开关阀13 底座21托碗22 开关装置23 空腔211开口 212 贯穿孔221 穿孔222承接座231 顶掣杆232 按压杆233出液嘴234 弯曲部2341 围壁236杯子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包括壶体1、出液装置2;所述壶体1包括有成型于壶体1底部的出液口 11、设在出液口 11上方的过滤网12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 11的开关阀13;所述出液装置2包括底座21、成型于底座21上方的托碗22、控制开关阀13开合的开关装置23;所述底座21下部成型有容置杯子10的空腔211,且所述空腔211侧面具有一供杯子10进出的开口 212;所述托碗22底部开设有一连通空腔211的贯穿孔221,且所述托碗22位于开口 212—侧开设有一穿孔222;所述开关装置23包括有承接座231、顶掣杆232、按压杆233及出液嘴234;所述承接座231承接壶体1流出的液体并贴设于托碗22底部,所述顶掣杆232设置于承接座231上且具有顶开开关阀13的抵顶部235,所述按压杆233设置于承接座231下并穿过贯穿孔221且向下延伸;所述出液嘴234连通承接座231内部并端部伸出穿孔222外且具有向下流道。本技术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可按压开关装置23的按压杆233,带动承接座231转动,进而可将顶掣杆232翘起而抵顶部235顶开开关阀13,导通出液口 11,液水即可从壶体1流出,流至承接座231通过出液嘴11流至空腔211内的杯子10,供食用,本技术出液装置具有便捷出液的方便性及实用性等优点,在不使用出液时,撤下按压在按压杆233上的作用力,在开关装置23的重力作用下,该承接座231可返回水平状态,关闭开关阀13,不出液,操作方便;且本技术出液装置的开关装置23和底座21结构可拆卸,即可单独清洁,方便清理;并本技术的开关装置23和底座21结构简单,使得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生产成本低而且方便使用。本技术出液装置的所述托碗22与承接座231之间具有供出液嘴234退回托碗22内的让位空间;可方便拆装开关装置23和底座,组装、拆卸简单方便。本技术出液装置的所述穿孔222开设在托碗22侧壁和底部交接处,使得出液嘴234与承接座231连接处高于穿孔222位置,保持出液通道向下,流水更顺畅。本技术出液装置的所述出液嘴234具有伸出穿孔222的弯曲部2341,所述弯曲部2341向下延伸,使得出液嘴234更靠近杯子10开口,避免液体溅射到其他地方污染出液装置2。本技术出液装置的所述承接座231具有围壁236,所述围壁236的竖直最高位置高于出液口 11的竖直位置;避免液体渗漏至托碗22底部且滞留在底座21、托碗22内,造成出液装置2不清洁。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主权项】1.一种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出液装置; 所述壶体包括有成型于壶体底部的出液口、设在出液口上方的过滤网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底座、成型于底座上方的托碗、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下部成型有容置杯子的空腔,且所述空腔侧面具有一供杯子进出的开口;所述托碗底部开设有一连通空腔的贯穿孔,且所述托碗位于开口 一侧开设有一穿孔;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承接座、顶掣杆、按压杆及出液嘴;所述承接座承接壶体流出的液体并贴设于托碗底部,所述顶掣杆设置于承接座上且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按压杆设置于承接座下并穿过贯穿孔且向下延伸;所述出液嘴连通承接座内部并端部伸出穿孔外且具有向下流道;所述托碗与承接座之间具有供出液嘴退回托碗内的让位空间。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开设在托碗侧壁和底部交接处。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具有伸出穿孔的弯曲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捷出液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出液装置;所述壶体包括有成型于壶体底部的出液口、设在出液口上方的过滤网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底座、成型于底座上方的托碗、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底座下部成型有容置杯子的空腔,且所述空腔侧面具有一供杯子进出的开口;所述托碗底部开设有一连通空腔的贯穿孔,且所述托碗位于开口一侧开设有一穿孔;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承接座、顶掣杆、按压杆及出液嘴;所述承接座承接壶体流出的液体并贴设于托碗底部,所述顶掣杆设置于承接座上且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按压杆设置于承接座下并穿过贯穿孔且向下延伸;所述出液嘴连通承接座内部并端部伸出穿孔外且具有向下流道;所述托碗与承接座之间具有供出液嘴退回托碗内的让位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