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11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包括上夹持器(1),上夹持顶(2),主顶(3),下夹持器(5),撑脚(6),下夹持顶(7),上、下夹持器均由锚板(14),夹片(13),压板(11)、拉杆(12)及顶管装置(15)组成,并通过拉杆(12)分别与上、下夹持千斤顶(2)、(7)相连,下夹持千斤顶(7)与主千斤顶(3)通过撑脚(6)相连,所述上夹持千斤顶(2)的小活塞(21)与主千斤顶活塞(31)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持器的锚板分别嵌入上、下夹持顶的小活塞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提升机具,特别是液压提升千斤顶。二
技术介绍
采用液压提升千斤顶来提升的工程,常常位于高空,给液压提升千斤顶提供的空间比较狭小,它就对液压提升机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对作为液压提升机具重要组成部分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可靠性相同的前提下,提升千斤顶的体积越小越好、重量越轻越好;本申请人于99年提出的新型专利申请——“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专利号为99242935.8)将上夹持千斤顶的小活塞与提升用的锚板做成一体,是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用户施工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基本上满足了上述要求。但它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上下夹持千斤顶的小活塞与提升专用锚板设计制造成一体,这样存在以下不足1、零件加工费用高,因为锚板对材料要求较高,加过程中必须进行超声波探伤,一旦有细小裂纹整个零件就报废;2、由于长途运输的颠簸,上下锚板锚孔中心不一致,施工现场穿钢绞线前、提升顶在总装时都必须进行调整,一般只能通过转动主顶活塞来保证上下锚板上的锚孔中心对齐,而转动主顶活塞比较困难,因而调整起来费时费力;3、若锚孔损坏,需同时更换锚板和小顶活塞,既麻烦、维护费用也较高。其二、撑脚的六根撑杆全部固定连接,提升过程中下夹持千斤顶需维修时,由于撑杆之间的距离小,下夹持顶维修时操作很不方便。其三、穿心套内无导管部件,提升过程中,钢铰线有时候会窝在顶内,使提升无法进行。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ZL99242935.8液压提升千斤顶技术专利所存在的不便于调整上下锚板的锚孔中心线以及安装、维修不方便、零件加工费用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整上下锚板的锚孔中心线,安装、维修方便、零件加工费用相对低的、带活动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上下夹持器锚板与上、下夹持顶的活塞分开设计制造、并将锚板嵌入夹持顶活塞内,将固定的撑脚改为活动结构,并在主千斤顶中增加套管部件。其具体结构是一种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包括上、下夹持器,上、下夹持顶,主顶,撑脚,上、下夹持器均由锚板,夹片,压板及顶管装置组成,下夹持千斤顶与主千斤顶通过撑脚相连,上夹持千斤顶的小活塞与主千斤顶活塞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上、下夹持器锚板分别嵌入上、下夹持顶的小活塞中,所述的撑脚由撑板、固定撑杆、活动撑杆、底板组成,固定撑杆、活动撑杆总计有4~8条,其中至少有1条是活动撑杆,固定撑杆、撑板与底板焊接连成一体形成撑脚主体部分,活动撑杆通过定位板I、定位板II定位于底板上,用锁定螺母、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变换,所述的主千斤顶穿心套内有3~50条导管。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锚板与活塞是分离制造,零件加工简单,费用低,且安装使用方便不管是在提升顶总装、还是在工地穿钢绞线时,只需转动锚板就可以达到上下锚板的锚孔中心对齐,穿钢绞线就非常方便;当锚孔损坏时,只更换锚板即可,不需更换活塞,维护简单,维护费用低。2、由于撑脚中,至少有一根活动撑杆,在下夹持顶维护保养时,只需拆下活动撑杆,操作非常方便。3、主顶穿心套内增加了导管部件,防止了提升过程中钢绞线窝在千斤顶缸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的结构特征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之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结构示意图;图2夹持器结构示意图;图3撑脚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A-A局部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包括上夹持器1,上夹持顶2,主顶3,下夹持器5,撑脚6,下夹持顶7,上、下夹持器均由锚板14,夹片13,压板11、拉杆12及顶管装置15组成,并通过拉杆12分别与上、下夹持千斤顶2、7相连(参见图2),下夹持千斤顶7与主千斤顶3通过撑脚6相连,所述上夹持千斤顶2的小活塞21与主千斤顶活塞31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上、下夹持器的锚板分别嵌入上、下夹持顶的小活塞中(参见图1)。所述的撑脚6由撑板61,活动撑杆64,底板67,固定撑杆68组成,固定撑杆、活动撑杆总计有4~8条,其中至少有1条是活动撑杆,固定撑杆68、撑板61与底板67焊接连成一体形成撑脚主体部分,该活动撑杆64通过定位板I62、定位板II66定位于底板67上,用锁定螺母63、螺栓65固定(参见图3、图4)。。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主千斤顶穿心套内有4~50条导管4。权利要求1.一种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包括上夹持器(1),上夹持顶(2),主顶(3),下夹持器(5),撑脚(6),下夹持顶(7),上、下夹持器均由锚板(14),夹片(13),压板(11)、拉杆(12)及顶管装置(15)组成,并通过拉杆(12)分别与上、下夹持千斤顶(2)、(7)相连,下夹持千斤顶(7)与主千斤顶(3)通过撑脚(6)相连,所述上夹持千斤顶(2)的小活塞(21)与主千斤顶活塞(31)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夹持器的锚板分别嵌入上、下夹持顶的小活塞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脚(6)由撑板(61),活动撑杆(64),底板(67),固定撑杆(68)组成,所述的活动撑杆、固定撑杆总计有4~8条,其中至少有1条是活动撑杆,固定撑杆(68)、撑板(61)与底板(67)焊接连成一体形成撑脚主体部分,该活动撑杆(64)通过定位板I(62)、定位板II(66)定位于底板(67)上,用锁定螺母(63)、螺栓(65)固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千斤顶穿心套内有4~50条导管(4)。专利摘要一种带撑脚的液压提升千斤顶,包括上、下夹持器1、5,上、下夹持顶2、7,主顶3,撑脚6,上、下夹持器均由锚板14,夹片13,压板11、拉杆12及顶管装置15组成,并通过拉杆12分别与上、下夹持千斤顶2、7相连,下夹持千斤顶与主千斤顶通过撑脚6相连,所述上夹持千斤顶的小活塞21与主千斤顶活塞31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上、下夹持器锚板分别嵌入上、下夹持顶的小活塞中,所述的撑脚有4~8条撑杆,其中至少有1条是活动撑杆,该活动撑杆通过定位板I、定位板II定位于底板上,用锁定螺母、螺栓固定,所述的主千斤顶穿心套内有3~50条导管。该液压提升千斤顶便于调整上下锚板的锚孔中心线,安装、维修方便,零件加工费用相对低,方便用户施工及维修。文档编号B66F3/24GK2594243SQ0229190公开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兴奎, 吴志勇, 秦立方, 甘秋萍 申请人:柳州欧维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奎吴志勇秦立方甘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欧维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