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包括溢水槽本体,溢水槽本体为凹槽型结构,溢水槽本体的侧部向上延伸形成上沿平齐的内、外侧部,内侧部与游泳池池体相连接,溢水槽本体的下方连接用于调整溢水槽高度位置的升降部,升降部安装于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开设的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水槽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模块化结构件,便于安装,并可上下调整其安装位置,实现快速准确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游泳池
,具体涉及一种高度位置可调节的淹没式溢水槽。
技术介绍
标准的游泳池都会在其外围设置溢水槽。设置溢水槽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平息池水表面游泳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波,减小游泳者的阻力;(2)及时排出游泳池多余的水以及排除池水表面的漂浮污物;(3)为游泳者提供适当的扶手;(4)便于清扫槽内积污,防止污物发生厌氧分解。根据溢水槽的形状,溢水槽可以分为淹没式溢水槽和非淹没式溢水槽。淹没式溢水槽,又称为齐沿式溢水槽,池水水面与溢水槽顶面相平。非淹没式溢水槽,又称为高沿式溢水槽,池水溢水面高于溢水槽顶面。目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泳池一般都是固定形式,多由混凝土浇筑或是砖砌而成。在建造泳池的过程中,免不了沙石、水泥等材料的运输,以及水泥、石子、砂和水混合搅拌施工,工序繁多,施工期长,人工砌筑费时费力,在水池因故拆除时,拆除难度大,废弃的混凝土块和砖块,形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传统的溢水槽修筑在泳池主体的侧壁部位,多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间长,上、下不能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混凝土结构溢水槽不能进行上、下位置调整,以及不便于施工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所述淹没式溢水槽便于调整水平面,现场安装方便,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到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种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包括溢水槽本体,所述溢水槽本体为凹槽型结构,溢水槽本体的侧部向上延伸形成上沿平齐的内、外侧部,内侧部与游泳池池体相连接,溢水槽本体的下方连接用于调整溢水槽高度位置的升降部,升降部安装于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开设的凹槽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所述溢水槽本体的内、外侧部对称设置,升降部处于溢水槽本体下方的中间位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所述溢水槽本体的内、外侧部非对称设置,升降部处于溢水槽本体内侧部的下方,并且升降部的一侧面与溢水槽本体内侧部的外侧面共平面。为了实现排除池水表面的漂浮污物的功能,需在溢水槽上搭设格栅。优选地,所述溢水槽本体内、外侧部的内侧面相对设置用于搭设放置格栅的台阶。优选地,所述溢水槽本体具有安装下水管道的通孔。对于升降部与溢水槽本体的连接或安装关系,可以选用焊接、模具成形、手工、机械加工等方式,将升降部连接在溢水槽本体的下方。优选地,升降部焊接在溢水槽本体的下方,或与溢水槽本体一体成型为模块化结构体。对于升降部在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凹槽中的固定方式,优选地,所述升降部和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的凹槽上均开设有相配的螺栓孔,升降部通过螺栓与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的凹槽连接。溢水槽本体的凹槽型具有多种选择,可以为斜角形凹槽、圆角形凹槽或直角形凹槽。同时,对升降部形状的优选,升降部为一纵长形结构件,其横截面为平板形、方管形、圆管形、L形或凹槽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或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技术给出的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包括溢水槽本体以及连接在溢水槽本体下方的升降部,升降部焊接在溢水槽本体的下方,或与溢水槽本体一体成型为模块化结构体。升降部插入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开设的凹槽中,通过切割工具齐平切断游泳池池体支架,来调整溢水槽的安装位置高度。该溢水槽不是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安装和施工方便,通过与游泳池池体支架的配合,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至适宜的位置。升降部在溢水槽本体下方的安装位置灵活。若溢水槽本体的内、外侧部对称设置,升降部可以处于溢水槽本体下方的中间位置;若溢水槽本体的内、外侧部非对称设置,升降部可以处于溢水槽本体内侧部的下方,并且升降部的一侧面与溢水槽本体内侧部的外侧面共平面。升降部为一纵长形结构件,其形状具有丰富的选择性,比如,其横截面为平板形、方管形、圆管形、L形或凹槽形。【附图说明】图1是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传统淹没式溢水槽的截面图。图3是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的截面图。图4是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的升降部的连接位置图。图5是不具有下水管道通孔的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的凹槽型示意图。图6是具有下水管道通孔的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的凹槽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游泳池池体;2、池体支架;3、淹没式溢水槽;3-1、升降部;3-2、溢水槽外侧部;3-3、溢水槽内侧部;4、传统淹没式溢水槽;5、格栅;6、下水管道通孔;7、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传统的淹没式溢水槽,见图2,为混凝土结构,修筑在游泳池池体的内部,其上搭设过滤池水表面漂浮污物的格栅5。这种淹没式溢水槽,施工时间长,修筑完成后,其位置难以进行调整。为了克服混凝土结构淹没式溢水槽的技术缺陷,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这种新型淹没式溢水槽3的结构见图3,包括溢水槽本体,所述溢水槽本体为凹槽型结构,溢水槽本体的侧部向上延伸形成上沿平齐的内侧部3-3和外侧部3-2,内侧部3-3与游泳池池体1相连接(如图1所示),溢水槽本体的下方连接用于调整溢水槽高度位置的升降部3-1,升降部3-1插入游泳池池体支架2顶部开设的凹槽中(如图1所示)。在游泳池池体支架2顶部开设用于安装升降部3-1的凹槽,升降部3-1和游泳池池体支架2顶部的凹槽上均开设有相配的螺栓孔,升降部3-1通过螺栓与游泳池池体支架2顶部的凹槽固定连接。为了实现升降部3-1安装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切割工具齐平切断游泳池池体支架2,来调整溢水槽的安装位置高度。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淹没式溢水槽3可以为非对称结构,即溢水槽本体的内侧部3-3和外侧部3-2非对称设置。优选地,升降部3-1处于溢水槽本体内侧部3-3的下方,并且升降部3-1的一侧面与溢水槽本体内侧部3-3的外侧面共平面。 优选地,淹没式溢水槽3可以为对称结构,即溢水槽本体的内侧部3-3和外侧部3-2对称设置。升降部3-1处于溢水槽本体的正下方,即升降部3-1处于溢水槽本体下方的中间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溢水槽本体的基部可以开设安装下水管道的下水管道通孔6。通常,需在溢水槽上搭设格栅5,以实现过滤排除池水表面的漂浮污物的功能。优选地,所述溢水槽本体内侧部3-3和外侧部3-2的内侧面,即凹槽型结构的内部,相对设置用于搭设格栅5的台阶7。格栅5平铺在台阶7上。本实施例对升降部3-1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只要实现升降部3-1稳固固定在溢水槽本体下方即可,比如,可以选用焊接、模具成形、手工、机械加工等方式。优选地,升降部3-1焊接在溢水槽本体的下方,或与溢水槽本体一体成型为模块化结构体。对于凹槽型结构的内部形状,尤其是凹槽拐角处的形状,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图5和图6所示,例如,溢水槽本体的凹槽型为斜角形凹槽(见图5B1、图6C1),可以为圆角形凹槽(见图5B2、图6C2),可以为直角形凹槽(见图5B3、图6C3)。升降部3-1与游泳池池体支架2顶部相配合,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调整淹没式溢水槽3的位置。升降部3-1为一纵长形结构件,对升降部3-1形状的优选,其横截面为平板形、方管形、圆管形、L形或凹槽形。对于制备淹没式溢水槽3的材料,可以选用钢、铝等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泳池可升降淹没式溢水槽,包括溢水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槽本体为凹槽型结构,溢水槽本体的侧部向上延伸形成上沿平齐的内、外侧部,内侧部与游泳池池体相连接,溢水槽本体的下方连接用于调整溢水槽高度位置的升降部,升降部安装于游泳池池体支架顶部开设的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宝权,
申请(专利权)人:侯宝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