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机机构,其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设置有多个立柱,立柱顶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机架及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堆叠的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一工位部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代加工工件的第一承载块,第一承载块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一定位杆及第一定位孔,第一工位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下部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匹配设置的第一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绕线机机构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能够同时有两个代加工的工件进行绕线的工序,大大增加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配件组装设备,尤其是一种绕线机机构。
技术介绍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目前,洗衣机的电机组装需要各个设备的配合使用,而现有的设备在组装工作时,通常一个设备只能有一个工件进行组装,存在工作效率低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够同时有两个工件进行组装的绕线机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线机机构,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顶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及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堆叠的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所述第一工位部和所述第二工位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工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代加工工件的第一承载块,所述第一承载块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一定位杆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工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部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匹配设置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工位部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工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工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二承载块,所述第二承载块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二定位杆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工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下部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匹配设置的第二定位柱。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刀头固定部,所述刀头固定部设置有下刀口,所述下刀口上部对应设置有上刀口,所述刀头固定部两侧包括有多个等距设置的线材固定杆。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所述上刀口及所述下刀口的切刀气缸。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及所述第二固定块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压合气缸及设置于所述压合气缸两侧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通过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及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杆及所述第二导向杆上还设置有直线轴承。本技术的绕线机机构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能够同时有两个代加工的工件进行绕线的工序,大大增加了加工效率;设置于第二工位部上方的升降机构用于对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进行升降动作,便于工件放入工位部内,当工件放置好之后,位于绕线机机构后侧的绕线移动机构对工位部上的工件进行绕线操作,十分方便,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绕线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绕线机机构,其包括机架9,机架9上部设置有多个立柱1,立柱1顶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机架9及固定板11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堆叠的第一工位部2和第二工位部3,第一工位部2和第二工位部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1,第一工位部2包括设置于机架9上的第一连接块22,第一连接块2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代加工工件的第一承载块23,第一承载块23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一定位杆24及第一定位孔25,第一工位部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1下部的第二连接块26,第二连接块26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7,第一固定块27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25匹配设置的第一定位柱28 ;第二工位部3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1连接固定板11的底部,第二工位部3设置于第二连接板31及第一连接板21之间,第二工位部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1上的第二承载块32,第二承载块32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二定位杆33及第二定位孔34,第二工位部3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31下部的第三连接块35,第三连接块35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36,第二固定块36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34匹配设置的第二定位柱37。本技术的第一工位部2包括的一连接块设置于机架9顶部起到支承作用,第一连接块22顶部设置的第一承载块23分为三块至下而上逐渐缩小的圆盘,下部的圆盘用于连接第一连接块22,中部的圆盘四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24用于定位和放置工件,上部的圆盘内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5也是用于定位和固定工件;第二连接块26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1的下部用于连接第一固定块27,第一固定块27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28和第一定位孔25匹配设置,当工件放置于第一承载块23上时,第一定位柱28下压,连接第一定位孔25,对工件有定位及固定作用,防止在工件绕线时产生抖动和偏移。同上,第二工位部3包括的第二承载块32分为三块至下而上逐渐缩小的圆盘,下部的圆盘用于连接第一连接块22,中部的圆盘四周设置有第一定位杆24用于定位和放置工件,上部的圆盘内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5也是用于定位和固定工件;第三连接块35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36,第二固定块36的下部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34匹配设置的第二定位柱37,当工件放置于第二承载块32上时,第二定位柱37下压,连接第二定位孔34,对工件有定位及固定作用,防止在工件绕线时产生抖动和偏移。第一固定块27及第二固定块36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刀头固定部6,刀头固定部6用于设置有下刀口 61,下刀口 61上部对应设置有上刀口 62,刀头固定部6两侧包括有多个等距设置的线材固定杆63 ;第一固定块27及第二固定块36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上刀口62及下刀口 61的切刀气缸64 ;在使用时,线材固定杆63用于绕制线材,上刀口 62及下刀口 61在切刀气缸64的作用下用于对线材的切断。固定板1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第一固定块27及第二固定块36升降的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8包括垂直设置于固定板11顶部的压合气缸81及设置于压合气缸81两侧的第一导向杆82,第一导向杆82通过固定板11连接第二连接板31,固定板11及第一连接板2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83 ;第一导向杆82及第二导向杆83上还设置有直线轴承84。本技术的绕线机机构在机架9上设置有第一工位部2和第二工位部3能够同时有两个代加工的工件进行绕线的工序,大大增加了加工效率;设置于第二工位部3上方的升降机构8用于对第一工位部2和第二工位部3进行升降动作,便于工件放入工位部内,当工件放置好之后,位于绕线机机构后侧的绕线移动机构对工位部上的工件进行绕线操作,十分方便,效率。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绕线机机构,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顶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机机构,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顶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及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上下堆叠的第一工位部和第二工位部,所述第一工位部和所述第二工位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工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代加工工件的第一承载块,所述第一承载块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一定位杆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工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部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匹配设置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工位部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工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工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二承载块,所述第二承载块上设置有用于工件定位的第二定位杆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工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下部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匹配设置的第二定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凤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加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