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可缩进配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93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其包括一个可移位的配重体,该配重可响应于载荷提升悬臂的转动而进行移动,以在悬臂和平台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设备的最优平衡。配重不但能移向设备的前部、和移离设备的前部,而且能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本文还公开了几种适于移动配重的结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荷提升机械,尤其是那种利用旋转式悬臂来举升载荷或移动载荷的机械,这种载荷提升机械的一个实例为高空作业台。载荷提升机械在举升载荷时一般要受到倾翻力的作用,该作用力趋于使机械在载荷的重力方向发生倾翻。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吊车和高空作业台等设备上。通常的作法是在机械的某一部位上设置一个平衡配重,该配重趋于使机械在相反的方向发生倾翻。这样就使机械在工作中有更好的平衡,并降低了设备某些部件中的应力。在吊车的情况中,通常是用钢缆来提升载荷,通过上拉钢缆绳使载荷升高。现有技术中已存在这样的技术设置一个可相对于载荷进行移动的配重,其在起吊载荷时移向远离载荷的地方,以便在起吊操作中对吊车进行平衡。通常,吊车的工作目的是起吊货物,并将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高空作业台是另一种载荷提升机械,其通过转动一个支撑着载荷的悬臂来举升载荷。而且,通常载荷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上被撑举一段时间,而不仅仅是从一个地方举起来、再放到另一个地方。要将载荷举起时悬臂一般是向上转动,而向相反方向转动时则放低载荷或将载荷定位在一个较低的高度上。对于这样的设备,如果将悬臂所撑举的载荷的方位看作是设备的“前”方,则载荷趋于使载荷提升机械前翻。因而通常在设备相反一侧的某一部位上设置一个配重体,该配重趋于使机械发生仰翻。这样就大体上能使机械实现平衡。然而,随着载荷被回转悬臂逐渐举起,载荷和悬臂的质量都向后移,逐渐靠向机械的平衡点。结果是使机械发生前倾的力随着载荷的举高而逐渐减小。如果配重保持不动,则使机械发生仰翻的净合力将会增大,如果平衡点的偏移非常显著就可能出现失稳状态。人们一直希望配重在载荷的举升过程中能进行移动,以使设备具有更好的平衡。还希望随着载荷的升高能降低配重的重心位置,以使整个设备的重心保持在较低的高度上,从而进一步增强稳定性。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载荷提升设备中的平衡配重设计一种安装布置方式,其使配重可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移动,使得设备在举高载荷或降低载荷时都能实现理想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目的是如何高效地实现这一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设备,其配重体的移动范围足以使设备达到理想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特定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台,它不论工作台处于何种位置、工作台相对于该高空作业台设备的支撑底盘转到任何方向,都能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载荷提升设备实现了前述的专利技术目的,该载荷提升设备包括一个悬臂,该悬臂可围绕一个水平枢轴转动以举升与其相连的载荷,悬臂上伸向水平枢轴一侧的第一端适于举升载荷,悬臂还包括一个从水平枢轴伸出的第二端;一个可直线移动的配重;一个将悬臂的第二端和配重相连接的连接件,当悬臂的转向将载荷举高时,该连接件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配重,当悬臂转动以放低载荷时,该连接件可使配重在第二方向上移动。配重还可响应于悬臂和载荷的运动而向上或向下移动。在最佳实施例中,悬臂和配重都安装在设备可围绕一个垂直轴线转动的部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设备可包括一个液压驱动装置、或者是一个气动装置、还可以是一个电动装置,以根据悬臂上升或下降的位置变化来移动配重。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特殊优点进行描述,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直悬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侧视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后视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个可动式配重;图2B是一个类似于图2A的后视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表示起见,去掉了图2A中的可动式配重的一部分;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最佳实施方式的配重的后视图;图4是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载荷提升设备从下后方所作的立体图,表示了一个最佳实施例中的配重和连接件的结构;图5A到图5C是对图2A-图4中的实施例在悬臂分别处于低位、中位和最高位时的局部剖视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局部剖视图,该实施例包括一个用于移动配重的液压装置,图中的悬臂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图6B是对图6A中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视图,表示了悬臂处于高举位置时的状态;图7示意性地表示了一种液压柱塞和液压缸的主-从布置形式,其适于为图6A-6B中的实施例所采用;图8表示了驱动结构的另一种设置形式,其中的驱动结构用来在本专利技术的载荷提升设备中移动配重;以及图9表示了驱动结构设置形式的另一种替代方案,其中的驱动结构用来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载荷提升中移动配重。图1是一种典型的直悬臂式高空作业台的侧视图,该高空作业台整体用数字标号10指代。该设备包括一个支撑在车轮14上的底盘12,由一个转台16支撑着的一个悬臂18。转台16绕一个垂直轴线转动。悬臂18可绕一个水平枢轴20转动,由此来进行举高或放低。悬臂18在其一端支撑着一个工作台22,用于支撑或举起一个或多个工作人员。相应地,工作台22所承载的载荷应能被撑举在一个很宽的位置范围内,以使得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可执行工作任务,否则工作人员将无法接近那些位置。为了使设备保持稳定并防止设备由于平台22上的载荷作用而发生倾翻,底盘和转台通常都设计的具有相当大的质量。具体来讲,在转台16的后面部分24上常常设置一个具有很大质量的配重。在设备上、确切说是在后部24上设置这样大的质量,基本能使设备当平台22在相当大的位置范围内活动时都不会发生倾翻。但是,仍然希望通过设置可动的配重来使高空作业台设备实现更高精度的平衡,因为这将增强设备在工作中的平衡能力,并扩展设备的工作范围。图2A、2B、图3和图4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载荷提升设备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2A和图2B是该设备的部分视图,只表示出了那些对本专利技术而言重要的部件。图3表示了图2A-图2B的实施例中的配重。图4中表示了配重安装在设备上,并和一个连接件相连接,该连接件可根据悬臂的运动来移动配重,关于这一点,下文将做更为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个转台30,它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底盘上(图中未示出),正如下面将要描述的那样,转台30支撑着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配重。转台30还支撑着其它一些图中未表示出的装置。设备还包括一个悬臂32,其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悬臂枢轴34(见图2B)上。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配重36包括对称的两个部分36A和36B,它们分别位于转台30相对的两侧。图示的配重部分的形状只是例示性的,不应该看作是限定性的。在最佳实施例中,配重的36A部件和36B部件是通过一个台板或承台38连接在一起的。因而,配重的所有部件都是整体一致运动的,这一点下文将作更为详细的叙述。此外配重还包括轮组4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轮组40包括连接到承台38上的一组滚轮。同样,这样的设置并不是限定性的,只是例示性的。轮组40被搁置在位于转台30两侧的轨道42上。如图所示,轨道42是由一个板件44(见图4)的两个边缘来充当的,该板件44连接到转台30的下侧。轨道采用这样的结构是非常方便的,但并不是限定性的。轨道42还可以采用和转台30相连接的凸缘、导轨等其它形式。在第一实施例中,悬臂32包括一个从回转枢轴34大体向后延伸出的一个部分32′。悬臂的此部分32′在铰链48处可转动地连接到一个连接件46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件46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部件。这两个部件的动作一致,连接件46的具体形式并不仅限于上述的结构和布置。连接件46还通过一个第二回转铰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荷提升设备,其包括:一个通过绕水平枢轴转动来举升载荷的悬臂(32),所述悬臂上伸向所述水平枢轴一侧的第一端适于举升与其相连的载荷;所述悬臂包括一个从所述水平枢轴伸出的第二端(32′);一个可直线移动的配重(36);以及 一个将所述悬臂的第二端和配重连接起来的连接件(46),当悬臂转动以举升载荷时,该连接件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配重,当所述悬臂转动以放低载荷时,该连接件可使所述配重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东罗伯特D巴克尔迈克尔D格里芬马克G纽鲍尔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格若沃责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