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855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轿壁,第一轿壁包括第一轿壁本体及第一连接部,第一轿壁本体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延长体及第一配合体,第一延长体分别与第一轿壁本体、第一配合体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至少一个第二轿壁,第二轿壁包括第二轿壁本体及第二连接部,第二轿壁本体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延长体、第二配合体及与第二轿壁本体连接的第二过渡体,第二延长体分别与第二过渡体、第二配合体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配合体与第二配合体相贴合。该电梯轿厢结构可靠,可在轿内进行安装,同时使用多种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便于工程人员后期维护,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轿厢大部分采用在轿厢外进行安装组合,轿厢外进行安装不仅需要足够的安装空间,而且安装时还要给予足够的安全措施,除此之外后期维护也非常不便。传统的轿内安装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如卡扣式),同时存在轿壁彼此连接不牢固,而轿壁与轿壁之间连接不牢固会产生对安全隐患,同时会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和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便于工程人员在轿内安装,同时保证轿厢的牢固性,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轿壁,所述第一轿壁包括第一轿壁本体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延长体及第一配合体,所述第一延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轿壁本体、所述第一配合体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至少一个第二轿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轿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轿壁连接,所述第二轿壁包括第二轿壁本体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延长体、第二配合体及与所述第二轿壁本体连接的第二过渡体,所述第二延长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渡体、所述第二配合体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配合体与所述第二配合体相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一延长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二延长体相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体与所述第二延长体平齐,所述第一延长体与所述第二轿壁本体相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体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配合体的最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体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二配合体的最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体连接第一折弯体,所述第一折弯体与所述第一延长体相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配合体连接第二折弯体,所述第二折弯体与所述第二延长体相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轿壁及两个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二轿壁,一个所述第一轿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轿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轿壁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轿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轿壁分别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轿壁的一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轿壁的一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相贴合,该所述第二轿壁的另一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轿壁的第一配合部相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装饰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件包括装饰本体及两个卡固部,两个所述卡固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内,所述装饰本体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轿壁本体的外边缘相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还包括双面粘接片,所述双面粘接片设置于所述装饰件与第一折弯体之间,或所述双面粘接片设置于所述装饰件与第二折弯体之间,或所述双面粘接片设置于所述装饰件与第一折弯体及第二折弯体之间。上述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上述电梯轿厢使用时,所述第一轿壁与所述第二轿壁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配合,所述第一配合体与所述第二配合体相贴合,并可通过焊接、卡接、螺栓连接或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即可将所述第一轿壁与所述第二轿壁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电梯轿厢结构可靠,可在轿内进行安装,同时使用多种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便于工程人员后期维护,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轿壁与第二轿壁相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折弯体与第二粘接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两个第二轿壁相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两个第一轿壁与两个第二轿壁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轿壁与第二轿壁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轿壁与第二轿壁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轿壁,110、第一轿壁本体,120、第一连接部,122、第一延长体,124、第一配合体,124a、第一通孔,126、第一折弯体,102、第一容纳腔,200、第二轿壁,210、第二轿壁本体,220、第二连接部,222、第二过渡体,224、第二延长体,226、第二配合体,226a、第二通孔,228、第二折弯体,202、第二容纳腔,300、装饰件,310、装饰本体,320、卡固部,400、双面粘接片,500、螺栓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从图1、2、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轿壁100,第一轿壁100包括第一轿壁本体110及第一连接部120,第一轿壁本体110与第一连接部120连接,第一连接部120包括第一延长体122及第一配合体124,第一延长体122分别与第一轿壁本体110、第一配合体124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102;至少一个第二轿壁200,其中一个第二轿壁200与其中一个第一轿壁100连接,第二轿壁200包括第二轿壁本体210及第二连接部220,第二轿壁本体210与第二连接部220连接,第二连接部220包括第二延长体222、第二配合体224及与第二轿壁本体210连接的第二过渡体226,第二延长体222分别与第二过渡体226、第二配合体224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202,第一配合体124与第二配合体224相贴合。电梯轿厢使用时,第一轿壁100与第二轿壁200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进行配合,第一配合体124与第二配合体224相贴合,并可通过焊接、卡接、螺栓连接或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即可将第一轿壁100与第二轿壁200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电梯轿厢结构可靠,可在轿内进行安装,同时可以使用多种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便于工程人员后期维护,使用方便,轿壁与轿壁之间连接可靠,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从图2、3所示,第一轿壁本体110与第一延长体122相互垂直,第二轿壁本体220与第二延长体222相平行;第一延长体122与第二延长体222平齐,第一延长体122与第二轿壁本体220相平行,保证电梯轿厢连接形成一个矩形,节约电梯运行空间,便于电梯运行,同时起到支撑固定装饰件300的作用。从图3、4、5所示,第一配合体124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4a,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24a沿第一配合体124的最长长度方向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轿壁,所述第一轿壁包括第一轿壁本体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延长体及第一配合体,所述第一延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轿壁本体、所述第一配合体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至少一个第二轿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轿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轿壁连接,所述第二轿壁包括第二轿壁本体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延长体、第二配合体及与所述第二轿壁本体连接的第二过渡体,所述第二延长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渡体、所述第二配合体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配合体与所述第二配合体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轿壁,所述第一轿壁包括第一轿壁本体及第一连接部,所述
第一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延长体及第一
配合体,所述第一延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轿壁本体、所述第一配合体连接形成
第一容纳腔;
至少一个第二轿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轿壁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轿壁连接,
所述第二轿壁包括第二轿壁本体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二
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延长体、第二配合体及与所述第二轿壁
本体连接的第二过渡体,所述第二延长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渡体、所述第二配
合体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配合体与所述第二配合体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轿壁本体与所
述第一延长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轿壁本体与所述第二延长体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长体与所述
第二延长体平齐,所述第一延长体与所述第二轿壁本体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体设有多
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配合体的最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配合体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
通孔沿所述第二配合体的最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配合体连接第一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龙图黄宗耀唐电波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