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搬运板材的升降装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51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搬运封装在容纳结构(34)内的板材(33)的自动式升降装卸车(1),所述容纳结构(34)包括设置于板材(33)的周边上并在其端部设置有突出元件(36,37)的框架(35),所述升降装卸车(1)包括设置有车轮和用于行进的动力装置的支承结构(2)。升降装卸车(1)包括伸缩臂(3),伸缩臂(3)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5)连接到支承结构(2),而相对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突出元件(36,37)的夹持装置(9),夹持装置(9)通过第二铰接装置(8)连接到伸缩臂(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搬运板材、尤其适于水平地装载和卸栽集装箱的 自动式升降装卸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为了运送板材、尤其是玻璃板,通常将它们封装在称作 "装箱"的适于在集装箱内运送的合适容纳结构内。这些通常木制的装箱包括绕板材周边设置的框架,其在搬运和运输 期间保护板材不破损。装箱的对角尺寸取决于其内所容纳的板材的尺寸,而它的厚度取决于板材的数量,板材的数量又取决于装箱的容量极限,通常为2000 kg 的量级。实践中,装箱的厚度比其对角尺寸小很多,因此通过从上方夹持装 箱来搬运装箱以防止其倾翻。因此,装箱设置有配置于框架上的突出元件,使得它们可被用来搬 运该材料的机器夹持。依据公知技术,基本上存在两类运送装箱的集装箱,即具有上部装 载门或侧部装载门的集装箱,使得可分别竖直地或水平地装载/卸载材 料。第一类集装箱,亦即从上方装载的集装箱,具有如下缺点,即它们 的运送成本较高,原因是它们不能被堆积,所以它们必须定位于装载物 顶部上。在水平装载的集装箱内,装箱被纵向地装入,且装箱被并排地布置 并用合适的紧固装置锁定,紧固装置在目的地移除以容许装箱从集装箱 卸栽并存储在仓库内。在从仓库装栽、卸栽、运送和向仓库装栽、卸载、运送的操作过程 中,装箱必须固定到搬运装置以防止它们意外下落,除损坏材料外,这 种意外下落还可伤害到操作者,尤其是在运送例如玻璃等易碎材料时。依据现有技术,利用自动式升降装卸车将装箱从仓库运送到集装箱 附近的停放位置,或反之亦然。这些升降装卸车,在某些型号中甚至可一次运送不止一个装箱,配 备有由操作者操纵的夹持装置,其与自框架突出的上述元件的下侧接 合,并包括适用于固定装箱的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可通过致动器进行调整,以使它们适应待搬运装箱的 尺寸和数量。上述的升降装卸车具有如下缺点,即它们不能将装箱装栽进集装箱 并且也不能从集装箱卸栽出装箱,因为它们是从前面搬运装箱,而上述 操作需要纵向地搬运装箱。因此,装箱由这些升降装卸车放置到专门的台架上,从此处通过合 适的提升结构将它们依次装载进集装箱内。所述结构是u形的,且两个臂水平地设置, 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上臂耦联到桥式起重机,因此可允许结构被移动,而下臂设置有用 于夹持装箱的装置,此装置与存在于上述升降装卸车上的那些相似。升降装卸车设计成使下臂可和装箱一起进入集装箱,而耦联到桥式 起重机的上臂保持在集装箱本身外侧.通过以相反顺序重复上述操作,将装箱从集装箱中卸载。这种装栽卸载系统所具有的第 一缺点是操作复杂,因为需要中间放 置装箱且需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运送装置。另一缺点是,简单地耦联桥式起重机的提升结构需要在集装箱内存 在两个或多个人以接收装箱,保持装箱合适地对准并操纵夹持装置。因 装箱重量较大,故对操作者有风险,尤其是在诸如玻璃等易碎材料的情 况下,因为这些材料万一损坏就会产生危险的碎片。还已知有用于快速搬运装箱的经济设备,其包括刚性臂,该刚性臂 设置有用于夹持待固定于升降装卸车的立柱的装箱的装置,其容i午装箱 被固持并直接地运送到集装箱内部。因为经济原因,该设备的这些零部件的夹持装置被手动地调整,并 具有类似于上述系统所具有的缺点。另一缺点是,因固定臂而使装箱的操纵范围受到限制,这使得装载 操作不安全、并且卸载操作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卸栽操作需要比这类设 备所提供的高得多的操纵精度。这种系统的另一缺点是,为确保较快的装栽操作,其不包括用于固 定装箱的装置,因此在搬运过程中装箱可意外地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发生在用于搬运板材的已知系统内的所有所 述缺点。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构建一种升降装卸车,其确保装箱在 较宽范围内运动,使得它可被运送进仓库内和从仓库运出,并且不需要 中间放置就可装载进集装箱内和从集装箱卸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卸车的一个目的是使上述所有操作可完全安 全地实施。通过依据独立权利要求内容所述的升降装卸车的构造实现了上述 目的,为了简洁读者应参照独立要求的内容。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升降装卸车的其它细节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依据本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升降装卸车包括配备有车 轮和合适动力装置的自动式支承结构。升降装卸车还包括伸缩臂,其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连接到支承结 构,而相对端设置有用于夹持框架的突出元件的夹持装置,以耦联和搬 运容纳材料的结构。所述夹持装置经第二铰接装置连接到伸缩臂。有利地,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卸车确保装箱在较宽范围内运动,使得全 部操作可由操纵升降装卸车的单独操作者进行。还有利地,因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卸车所确保的运动精度,在装栽和卸 载操作过程中,集装箱内不必再存在操作者,因此与已知搬运系统相比 降低了风险。附图说明在下文的描述中参照附图更详细地阐明上述目的、优点及以下将要描述的其它方面,本文所提供的描述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其中 图l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升降装卸车的轴测图; 图2是图l所示的升降装卸车的细节的轴测图; 图3示出图l所示升降装卸车的细节的剖面轴测图; 图4示出图3的细节的纵向截面图; 图5示出沿图4的平面I1-II所剖开的细节; 图6示出正要夹持装箱的图l的升降装卸车的轴测图;和 图7示出装箱附接到其上的图l的升降装卸车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升降装卸车,其整体上用l标识。可以观察到,它包括设置有车轮的支承结构2,支承结构2设定为 由本文未表述的动力装置移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包括电机, 但其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任何动力装置。升降装卸车i还包括伸缩臂3,伸缩臂3设置有致动器装置4以使 其伸展。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伸缩臂3由两个伸缩段组成,其中一个伸缩段位于另一伸缩段内部,但清楚的是,其它实施方式可包括多于 两个的伸缩段。伸缩臂3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5连接到支承结构2,笫一铰接 装置5包括限定水平轴线的销6和用于绕所述销6转动伸缩臂3的致动 器装置5a。上述的销6和致动器装置5a由回转台7支撐,其设置有用于绕限 定竖直轴线的销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装置在本文中未表述。在伸缩臂3的相对端,设有用于夹持容纳结构34的夹持装置9,其 通过第二铰接装置8连接到伸缩臂3。如图2更详细示出的,所述夹持装置9包括梁10,梁10限定纵向 轴线X并在各端部设置有位于梁lO本身一侧的突出架ll、 12。因为突出架ll、 12与限定在容纳结构34的各突出元件36、 37上并 确保附接和搬运容纳结构34的底切表面的下侧相匹配,所以突出架11、 12能够夹持容纳结构34。第二铰接装置8包括附接到伸缩臂3的接头16,接头16设置有限 定水平轴线的第一销17。第一销17支撑第二销18,第二销18限定与第一销17所限定的轴 线成直角的轴线,梁10以与其纵向轴线X成直角的方式铰接到第二销 18。升降装卸车1还包括用于绕第一销17转动接头16的致动器装置19 和用于绕第二销18转动梁10的驱动装置20。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用于转动伸缩臂3的致动器装置 5a操作上连接到接头16的致动器装置19,接头16的致动器装置19与 致动器装置5a配合以保持所述梁10位于水平位置。有利地,这能够将容纳结构34总是保持在最有利于其搬运的位置。但清楚的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变型,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搬运封装在容纳结构(34)内的板材(33)的自动式升降装卸车(1),所述容纳结构(34)包括设置于所述板材(33)的周边上并在其端部设置有突出元件(36,37)的框架(35),所述升降装卸车(1)包括设置有车轮和用于行进的动力装置的支承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卸车(1)包括伸缩臂(3),所述伸缩臂(3)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5)连接到所述支承结构(2),且相对端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突出元件(36,37)的夹持装置(9),所述夹持装置(9)通过第二铰接装置(8)连接到所述伸缩臂(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德罗内格林
申请(专利权)人:意大利卡雷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