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组件及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14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热水器,用于解决热水器组装效率的低的问题。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弹性件、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并使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朝接近的位置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勾部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所述第二勾部可伴随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运动,通过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使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接近或者远离。通过使用弹性件,控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结合勾部,可实现快速连接,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热水器中,将微通道换热器与内胆相连接时,通常采用的是螺钉固定,组装不方便,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微通道换热器与内胆装配效率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用于实现两部件之间的快速连接。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弹性件、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并使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朝接近的位置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勾部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所述第二勾部可伴随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运动,通过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使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接近或者远离。优选的,在前述的连接组件中,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优选的,在前述的连接组件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或者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优选的,在前述的连接组件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二端可沿所述第二导向机构滑动;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优选的,在前述的连接组件中,所述弹性件是拉簧或者扭簧。优选的,在前述的连接组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勾部进行导向的勾部导向机构。优选的,在前述的连接组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勾部和所述第二勾部进行导向的勾部导向机构。一种热水器,包括内胆和微通道换热组件,所述微通道换热组件包括两个集管和连接两个集管的多个扁管,所述微通道换热组件环绕所述内胆的外周,还包括前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两个集管相连接。优选的,在前述的热水器中,所述集管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分别与两集管上的连接机构相连接。优选的,在前述的热水器中,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外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弹性件驱动两铰接的连杆朝接近方向转动,并用连杆驱动两勾部接近或远离,当需要连接两部件时,只要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使两连杆朝远离方向转动,并用勾部连接两部件,然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两连杆带动两连杆朝接近方向转动,进而实现两部件之间的快速拉紧,连接简单快速高效,提高了装配效率。2.本申请方案中,可采用一个勾部固定,一个勾部运动的方式;还可采用两个勾部同时运动的方式,均能实现快速拉紧。3.将本申请的连接组件应用于热水器中,用于快速连接内胆外的微通道换热组件,可实现微通道换热组件的快速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可依靠弹性件实现微通道换热组件的预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的微通道换热组件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微通道换热组件在内胆上的连接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微通道换热组件在内胆上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3,具体如图1-3中所示,其包括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2、弹性件34、第一勾部38和第二勾部35;其中第一连杆33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3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34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并使所述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朝接近的位置转动,所述的接近是指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之间的夹角由大变小,相反的,远离是指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之间的夹角由小变大,优选的,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80度。优选的,所述弹性件34可以是拉簧或者是扭簧;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拉簧,拉簧可连接在连杆的中部或者端部;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与第一勾部35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第二勾部35可伴随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运动,通过相对转动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可使第一勾部38和第二勾部35接近或者远离。具体的,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与第一勾部35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第二勾部35可伴随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运动,通过相对转动第一连杆33和第二连杆32可使第一勾部38和第二勾部35接近或者远离,当连接组件3被应用于一固定部上时,可以采用下述两种方式实现,固定部可以是被连接组件3连接的被连接件所要安装的物体,如墙面、地面等等。第一种方式是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位置铰接于固定部上,第一勾部38可以与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相连接,也可以设置在固定部上,使得第一勾部38与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与第二勾部35相连接,此处的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第二勾部35可伴随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运动;在第二连杆32带动下第二勾部35接近或者远离第一勾部38。第二种方式是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均相对于固定部可运动的设置,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与第一勾部38相连接,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与第二勾部35相连接,此处的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勾部35可伴随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运动,并且第一连杆33的第二端与第一勾部35之间的相对距离维持不变,第二勾部35可伴随第二连杆32的第二端运动;两勾部在两个连杆带动下同时运动实现接近或者远离,第二种方式图中未示出。在实际使用时,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施加外力以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朝远离的方向转动,将两勾部与外部的被连接件相连接,然后撤去外力,两连杆在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弹性件、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并使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朝接近的位置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勾部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所述第二勾部可伴随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运动,通过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使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接近或者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弹性件、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
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杆
和第二连杆,并使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朝接近的位置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
二端与所述第一勾部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所述第二勾部可伴随所述第二连杆的第
二端运动,通过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使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接近或
者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杆
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
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滑动,所述第一连杆
的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
或者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
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第二端可沿所述第一导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楚鑫雍文涛黄俊豪赵汝春袁明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