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02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主要在于吊车本体的钢索卷筒轴向平行移动方向上以轴连接设置滑动座,前述滑动座中间具有可供吊车钢索跨设通过的导槽部,前述导槽部两侧设置一对用于夹紧钢索卷筒外径缠绕的吊车钢索的弧形压制部,使其牵引前述滑动座进行轴向移动,且与钢索卷筒缠绕操作同步;固定横梁相对钢索卷筒轴向两端轴距预设位置且分别设置一组与马达电源相连接的上限开关和下限开关,使滑动座轴向移动到两侧终端后实现触控断电操作;以此达到吊车钢索升降缠绕作动安全可靠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电动吊车构造,更详细的说,特别是一种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
技术介绍
正如熟知的钢索式吊车构造,如图7所示,其大体上包含有吊车本体1、以轴连接于前述吊车本体1上的钢索卷筒2以及缠绕在前述钢索卷筒2外径上的吊车钢索3;其中钢索卷筒2外径上具有供吊车钢索3缠绕跨设的导引槽2A,前述钢索卷筒2轴向设有马达4进行动力连结轴传动控制,配合前述吊车钢索3下方跨接绕设一组吊挂重物的滑轮吊具(图未示)进行升降重物操作;由于钢索卷筒2与吊车钢索3的缠绕全部依赖于导引槽2A的限制而缺乏有力引导,因此在吊车上升下降反复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脱轨而致吊车钢索3凌乱脱序;此外,前述吊车钢索3仅采用固定夹5锁止在钢索卷筒2外径一端的作法,在缺乏安全保护装置时,经常会有钢索卷筒2下降缠绕超过下限时产生钢索卷筒2突然反转,或将吊车钢索3锁止在钢索卷筒2外径一端扯断并脱离,而发生严重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借多年生产销售同类产品的经验,不断研究与试验,而终于创作出本技术。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其能大幅改善吊车钢索升降缠绕作动安全可靠的操作性能。按照本技术,一种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其包含供各零部件安装的吊车本体、以轴连接设置在前述吊车本体上的钢索卷筒以及缠绕在前述钢索卷筒外径上的吊车钢索;其中钢索卷筒外径上具有供吊车钢索缠绕跨设的导引槽,前述钢索卷筒轴向设有马达进行动力连结轴传动控制;前述吊车钢索一端用固定夹锁止在卷筒的轴向前侧,其另端则沿着导引槽向卷筒的轴向后侧推移缠绕,其中间部分跨接绕设一组吊挂重物的滑轮吊具,终端锁止在前述卷筒前侧的吊车本体上;其特征系在于前述吊车本体在相对其钢索卷筒轴向平行位置分别架设有滑动轴以及固定横梁,在前述滑动轴的轴向以轴连接一组滑动座,并且前述滑动座中间具有可供前述吊车钢索跨设通过的导槽部,前述导槽部两侧设置一对用于夹紧钢索卷筒外径缠绕的吊车钢索的弧形压制部,使其牵引前述滑动座进行轴向移动,且与钢索卷筒缠绕操作同步;前述固定横梁相对钢索卷筒轴向两端轴距预设位置且分别设置一组与马达电源相连接的上限开关和下限开关,使滑动座轴向移动到两侧终端后实现触控断电操作;以此达到吊车钢索升降缠绕作动安全可靠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前视局部组合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座的侧视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滑动座的前视平面图。图5为滑动座与钢索卷筒相对导引操作的示意图。图6为滑动座与安全开关相对传动控制操作的示意图。图7为常用钢索式吊车的立体图。附图中的序号说明10吊车本体 10A固定座 11滑动轴12固定横梁 12A上限开关12B下限开关121轴距位置122轴距位置20钢索卷筒 20A轴向前侧20B轴向后侧21马达 22导引槽30吊车钢索 30A一端30B另一端31固定夹 32滑轮吊具40滑动座 41枢接孔 42导槽部43压制部 44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有着更具体的了解,在此列举一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首先,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其主要包供各零部件安装的吊车本体10、以轴连接于前述吊车本体10上的钢索卷筒20以及缠绕在前述钢索卷筒20外径上的吊车钢索30;其中钢索卷筒20的轴向设有马达21进行动力连结轴传动控制,其外径系上具有供吊车钢索30缠绕跨设的导引槽22(如图2所示);前述吊车钢索30一端30A是以固定夹31锁止在钢索卷筒20的轴向前侧20A,其另一端30B则沿着导引槽22向钢索卷筒20的轴向后侧20B推移缠绕,其中间部分跨接绕设一组吊挂重物的滑轮吊具32,终端锁止在前述钢索卷筒20前侧吊车本体10的固定座10A上(如图1所示),因为与通常用法相同,在此不多加赘述;本技术的主要特征系在于前述吊车本体10,如图2所示,其相对钢索卷筒20的轴向平行设置,并且分别架设有滑动轴11以及固定横梁12,在前述滑动轴11的轴向以轴连接一组滑动座40,如图3、图4所示,前述滑动座40呈L型,其底侧具有轴孔41,可滑动套合在前述滑动轴11上,其顶侧中间则具有可供前述吊车钢索30跨设通过的导槽部42,如图3至5所示,前述导槽部41两侧设置一对用于夹紧钢索卷筒20外径缠绕的吊车钢索30的弧形压制部43,使其牵引前述滑动座进行轴向移动,且与钢索卷筒20缠绕操作同步(如图2所示);并且,前述两侧弧形压制部43的顶端以轴连接设置导轮44,使其嵌入前述钢索卷筒20的导引槽22进行相对引导操作。如图2、图6所示,前述固定横梁12的相对钢索卷筒20轴向两端大约相当于2~3圈吊车钢索30直径宽度位置121、122且分别设置上限开关12A以及下限开关12B,前述上、下限开关12A、12B通过导线回路连接到前述钢索卷筒20轴旁边的马达21,使滑动座40轴向移动到两端后实现触控断电操作。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钢索式吊车的传动控制改良构造,不仅避免了目前钢索式吊车操作上吊车钢索缠绕易脱轨的缺点,同时使吊车升降操作更为安全可靠;如图1、2所示,当马达21驱动前述钢索卷筒20正向回转时,吊车钢索30不断脱离原先所紧束的钢索卷筒20圆周外径的导引槽22,吊车钢索30下方跨设的滑轮吊具32的重物不断下降,待其滑轮吊具32被降落至最低点位置时,如图2、6所示,前述滑动座40的轴孔41与滑动轴11滑动套合的轴向,因受到跨接在导槽部42上吊车钢索30的拉力,而同步向左侧轴向移动至相对于下限开关12B位置;于是利用前述轴向移动套合的弧形压制部43端面抵触前述下限开关12B,从而控制前述马达21断电停止操作,因此防止吊车超过下降极限,达到下降的安全保护作用。如图1、2所示,而当马达21驱动前述钢索卷筒20反向回转时,吊车钢索30就回复原先所脱离位置,从而不断地上升缠绕束紧到前述钢索卷筒20圆周外径的导引槽22,随着吊车钢索30的垂悬距离不断缩短,其下方跨设的滑轮吊具32就随之上升而将重物吊起;待其滑轮吊具32被提升至最高位置时,如图2、6所示,前述滑动座40的轴孔41与滑动轴11滑动套合的轴向,因受到跨接在导槽部42上吊车钢索30的拉力,而同步向右侧轴向移动至相对于上限开关12A位置;于是利用前述轴向移动套合的弧形压制部43端面抵触前述上限开关12A,从而控制前述马达21断电停止操作,因此防止吊车超过上升极限,达到上升的安全保护作用。如上所述,由于本技术滑动座40与滑动轴11滑动套合搭配钢索卷筒20的空间型态设计,其无论是吊车的上升或下降操作,过程中因前述导槽部41两侧所形成的弧形压制部43提供前述钢索卷筒20外径相对夹压限制,得以有效地防制缠绕吊车钢索30任意脱离导槽部42,如图2、5所示,其同时又配合两侧弧形压制部43顶端的导轮44居中嵌入前述钢索卷筒20的导引槽22;因此,当前述滑动座40受钢索卷筒20缠绕操作轴向移动牵引力,使吊车钢索30能够获得最佳缠绕引导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即一种钢索式吊车的驱动控制改良构造,其构成的技术思想及创新的空间型态,能够突破传统的瓶颈,不仅避免了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索式吊车的驱动控制改良构造,其包含:供各零部件安装的吊车本体;以轴连接设置在前述吊车本体上的钢索卷筒以及缠绕在前述钢索卷筒外径上的吊车钢索;其中钢索卷筒外径上具有供吊车钢索缠绕跨设的导引槽,前述钢索卷筒轴向设有马达进行动力连结轴传动控制;前述吊车钢索一端用固定夹锁止在卷筒的轴向前侧,其另端则沿着导引槽向卷筒的轴向后侧推移缠绕,其中间部分跨接绕设一组吊挂重物的滑轮吊具,终端锁止在前述卷筒前侧的吊车本体;其特征系在于:    前述吊车本体在相对其钢索卷筒轴向平行位置分别架设有滑动轴以及固定横梁,前述滑动轴的轴向以轴连接一组滑动座,并且前述滑动座中间具有可供前述吊车钢索跨设通过的导槽部,前述导槽部两侧设置一对用于夹紧钢索卷筒外径缠绕的吊车钢索的弧形压制部;前述固定横梁相对钢索卷筒轴向两端轴距预设位置且分别设置一组与马达电源相连接的上限开关和下限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义德
申请(专利权)人:诚岱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