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768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射灯,其包括透镜,紧固件,LED光源模组板,散热体,设置有交流驱动电路的驱动板和灯头;驱动板的一端竖直地固定在灯头上,并与灯头的两个电极电连接,驱动板的另一端与LED光源模组板电气连接;散热体呈两端开口且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鼓状结构,其小口端连接至灯头,并将驱动板包围在散热体与灯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LED光源模组板和透镜设置在散热体的大口端;LED光源模组板、散热体和灯头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将LED光源模组板包围在透镜与散热体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在LED光源模组板上安装有LED光源模组,LED光源模组包括彼此串联的第一LED组件和第二LED组件,并且第一LED组件和第二LED组件中LED芯片数量按点亮的顺序递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射灯
技术介绍
LED是由超导发光晶体产生超高强度的灯光,它发出的热量很少,由于其节能,工作电压低,寿命长,环保,高光效等性能,现在LED已被全球公认为新一代的环保型高科技光源。由于LED的理想工作方式是采用恒流驱动,现在的市电是正弦交流电,所以必须对电源进行转换。而普通的转换电源寿命远远短于LED的寿命,从而制约了 LED照明装置的实际使用年限。已公开的交流电直接驱动LED技术,多采用阻容降压的方法,这种方法结构简单,但是输出效率低,而且元器件如果选择不当,非但不能降压,还会造成电路的损坏。最新改进的恒流技术,首先整流,然后多颗LED组件(可以包含与之串联的限流器件,如恒流二极管)按照匹配的管压降串联在整流单元后,在串联的LED组件中间适当的加入开关,通过分段点亮的方式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但LED分段方式对电源的利用率影响相当大,因此需要找出其中较优的分段方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LED组件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射灯。一种LED射灯,其包括透镜,紧固件,LED光源模组板,散热体,设置有交流驱动电路的驱动板和灯头;所述驱动板的一端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灯头上,并与所述灯头的两个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LED光源模组板电气连接;所述散热体呈两端开口且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鼓状结构,其小口端连接至所述灯头,并将所述驱动板包围在所述散热体与所述灯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LED光源模组板和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散热体的大口端;所述LED光源模组板、所述散热体和所述灯头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将所述LED光源模组板包围在所述透镜与所述散热体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在所述LED光源模组板上安装有LED光源模组,所述LED光源模组包括彼此串联的第一 LED组件和第二 LED组件,并且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中LED芯片数量按点亮的顺序递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板上的交流驱动电路按照第一 LED组件、第二 LED组件的顺序点亮所述LED光源模组;并且,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中LED芯片数量比为3:5。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分别呈圆环状排布在所述LED光源模组板上;且所述第一 LED组件形成的圆环被所述第二 LED组件形成的圆环所包围。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上设置有荧光粉层;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二 LED组件上的荧光粉层中荧光粉所占百分比大于设置在所述第一 LED组件上的荧光粉层中荧光粉所占百分比。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交流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模块、恒流模块和包括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的LED光源模组;所述恒流模块设置在所述整流模块和所述LED光源模组之间。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由四个二极管构成的第一整流臂和第二整流臂;其中,所述四个二极管中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第一整流臂,所述四个二极管中的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第二整流臂。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恒流模块包括恒流控制单元、第一恒流单元和第二恒流单元;所述恒流控制单元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和第一电流设定电阻;所述第一恒流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电流设定电阻;所述第二恒流单元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恒流单元相同,其包括第二开关管和第三电流设定电阻。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设置有一参考电压,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经由所述第一电流设定电阻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 LED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经由所述第二电流设定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 LED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经由所述第三电流设定电阻连接至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负端,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正端连接所述第一LED组件,所述第一 LED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 LED组件输入端。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是由单颗LED低压光源或C0B封装的高压LED模组组成。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 LED组件和所述第二 LED组件导通时间比为1:2.3o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交流驱动电路分两段点亮LED光源模组,并且LED光源模组首先点亮的第一 LED组件和其次点亮的第二 LED组件中LED芯片的数量递增设置,能够大幅度降低输入电流的谐波,提高功率因数,提高LED的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LED射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LED射灯LED光源模组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LED射灯的交流驱动电路示意图;图4为交流电直接驱动LED电路原理图;图5为整流模块输出的单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波形示意图;图6为整流模块输出的单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整流后的电压波形图;和图7为递增方案得到的输入端电压波形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0:整流模块11恒流控制单元12:第一恒流单元13:第二恒流单元401:运算放大器402:第一电流设定电阻201:第一开关管202:第二电流设定电阻301:第二开关管管302:第三电流设定电阻LED1:第一 LED 组件LED2:第二 LED 组件101:透镜102:紧固件103:LED光源模组板104:散热体105:驱动板106:灯头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501:第一恒流控制单元502:第二恒流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为本技术LED射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LED射灯的一种优选的结构。本技术LED射灯100包括透镜101,紧固件102,LED光源模组板103,散热体104,设置有交流驱动电路的驱动板105,灯头106。驱动板105的一端竖直地固定在灯头106上,并与灯头106的两个电极电连接,驱动板105的另一端与LED光源模组板103电气连接。散热体104呈两端开口且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鼓状结构,其小口端连接至灯头106,并将驱动板105包围在散热体104与灯头10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另外,在散热体104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散热槽或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使散热更好。LED光源模组板103和透镜101设置在散热体104的大口端,LED光源模组板103上的LED模组包括第一 LED组件LED1和第二 LED组件LED2。LED光源模组板103、散热体104和灯头106通过紧固件102连接成一个整体。紧固件102优选的采用螺钉。并将LED光源模组板103包围在透镜101与散热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射灯(100),其包括透镜(101),紧固件(102),LED光源模组板(103),散热体(104),设置有交流驱动电路的驱动板(105)和灯头(106);所述驱动板(105)的一端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灯头(106)上,并与所述灯头(106)的两个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板(105)的另一端与所述LED光源模组板(103)电气连接;所述散热体(104)呈两端开口且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鼓状结构,其小口端连接至所述灯头(106),并将所述驱动板(105)包围在所述散热体(104)与所述灯头(106)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LED光源模组板(103)和所述透镜(101)设置在所述散热体(104)的大口端;所述LED光源模组板(103)、所述散热体(104)和所述灯头(106)通过所述紧固件(102)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将所述LED光源模组板(103)包围在所述透镜(101)与所述散热体(104)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D光源模组板(103)上安装有LED光源模组,所述LED光源模组包括彼此串联的第一LED组件(LED1)和第二LED组件(LED2),并且所述第一LED组件(LED1)和所述第二LED组件(LED2)中LED芯片数量按点亮的顺序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冕龚云平范青青李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