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轴流风机降噪方法,包括消音底盖、定子、转子和包括橡胶减震棒的“M”型支架;消音底盖包括消音管一、消音管二、消音室和出声管,消音管一、消音管二的一端分别与消音室的上下两端相连,另一端与消音底盖右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的左侧通过所述出声管与所述消音室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的外壁上设置有“M”型支架;所述“M”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定子外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M”型支架设置在定子外壁可以与机箱内壁固定,减少碰撞,达到减震减少噪声的目的,消音底盖的设置使得声波从消音管一、消音管二分别进入消音室,使得进入消音室时波峰与波谷相抵,达到消音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减少噪声震动的电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轴流风机常常设置于一个固定位置,用于空气流通。由于其自身为转动设备的特点,在放置平面不稳定的且电机的转子不是位于轴线中心,稍有偏离的时候,装置会发生震动,一来易使设备晃动,不稳定,二来使得噪声增大,影响旁边工人的正常工作和休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尤其适合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环境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消音底盖、定子、转子和包括橡胶减震棒的“M”型支架;所述消音底盖包括消音管一、消音管二、消音室和出声管,所述消音管一、消音管二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消音室的上下两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底盖右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的左侧通过所述出声管与所述消音室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设置在所述定子左侧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的外壁上对称的设置有“M”型支架;所述“M”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定子外壁固定连接,在“M”型顶部的两角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棒。进一步,所述“M”型支架材质为弹簧钢,此种材料弹性好,韧度大。进一步,所述消音管一、消音管二与所述消音盖相连的部分设置有入声口,,所述入声口为喇叭形,较大的入口易于是声波进入。进一步,所述消音室的四周为圆角,使得传播到消声室边角的声波再次回弹到消声室内,再次与来的声波相抵消声。进一步,所述消声管一、消声管二的转角处为弯管,其中消音管一设置有两个弯管,消音管二设置有一个弯管,此设置目的一来是提高转弯的反射效率,二来利用两管之间的长度差,使得进入消声室内的两股声波一个是波峰,另一个是波谷,两者抵消,达到消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M”型支架设置在定子外壁可以与机箱内壁固定,减少碰撞,达到减震减少噪声的目的。2、消音底盖的设置使得声波从消音管一、消音管二分别进入消音室,由于两者长度不同,使得进入消音室时波峰与波谷相抵,达到消音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消音底盖2、入声口3、消声管一4、消声管二5、消声室6、出声管7、定子8、转子9、“M”型支架10、橡胶减震棒11、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消音底盖1、定子7、转子8和包括橡胶减震棒10的“M”型支架9 ;所述消音底盖1包括消音管一 3、消音管二 4、消音室5和出声管6,所述消音管一 3、消音管二 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消音室5的上下两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底盖1右侧外壁相连,,此端相接处设置有入声口 2,所述入声口 2为喇叭形,所述消音底盖1的左侧通过所述出声管6与所述消音室5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室5的四周为圆角,所述消声管一 3、消声管二 4的转角处为弯管11 ;所述消音底盖1设置在所述定子7左侧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转子8设置在所述定子7内部,所述定子7的外壁上对称的设置有“M”型支架9,其材质为弹簧钢;所述“M”型支架9的一边与所述定子7外壁固定连接,在“M”型顶部的两角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棒10。本实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M”型支架9自由的一端固定在机箱内部,然后开启电机,电机在转动的时候可能由于转子8偏离轴心,或者松动等一些因素,可能会使装置发生震动,与机箱发生碰撞产生噪声,此时“M”型支架9就发挥作用,在机箱与定子7之间防止其碰撞,在转子8转动的时候,会发出噪声,此时声音分别会沿着消声管一 3、消声管二 4进入消声室5,由于消声管一 3与消声管二 4之间的长度不同,致使进入消声室5的两股声波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使得两股声波相互抵消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底盖、定子、转子和包括橡胶减震棒的“M”型支架; 所述消音底盖包括消音管一、消音管二、消音室和出声管,所述消音管一、消音管二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消音室的上下两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底盖右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的左侧通过所述出声管与所述消音室的左侧外壁相连; 所述消音底盖设置在所述定子左侧并与其一体成型; 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的外壁上对称的设置有“M”型支架; 所述“Μ”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定子外壁固定连接,在“Μ”型顶部的两角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Μ”型支架材质为弹負'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一、消音管二与所述消音盖相连的部分设置有入声口,所述入声口为喇叭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室的四周为圆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管一、消声管二的转角处为弯管。【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消音底盖、定子、转子和包括橡胶减震棒的“M”型支架;消音底盖包括消音管一、消音管二、消音室和出声管,消音管一、消音管二的一端分别与消音室的上下两端相连,另一端与消音底盖右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的左侧通过所述出声管与所述消音室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的外壁上设置有“M”型支架;所述“M”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定子外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M”型支架设置在定子外壁可以与机箱内壁固定,减少碰撞,达到减震减少噪声的目的,消音底盖的设置使得声波从消音管一、消音管二分别进入消音室,使得进入消音室时波峰与波谷相抵,达到消音目的。【IPC分类】F04D29/66【公开号】CN105465052【申请号】CN201410415504【专利技术人】段永成 【申请人】天津市兴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4月6日【申请日】2014年8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流风机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底盖、定子、转子和包括橡胶减震棒的“M”型支架;所述消音底盖包括消音管一、消音管二、消音室和出声管,所述消音管一、消音管二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消音室的上下两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消音底盖右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的左侧通过所述出声管与所述消音室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消音底盖设置在所述定子左侧并与其一体成型;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的外壁上对称的设置有“M”型支架;所述“M”型支架的一边与所述定子外壁固定连接,在“M”型顶部的两角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兴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