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专利>正文

一种通用髋臼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及其配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139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髋臼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及其配套器械,包括具有镜像设置的左、右接骨板,右接骨板为一体件并包括T型设置的横向板体和竖向板体,竖向板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通孔;横向板体上的螺钉孔的孔道向下沿横向板体自由端倾斜;接骨板上还设置有应力桥结构、自动复位孔和用于克氏针临时固定的临时定位孔;以及配套的接骨板的锁定套管、螺钉置入套管和夹持钳,该右接骨板复位良好、固定牢固,有利于准确固定骨折,无需塑形或剪断,夹持钳能防止右接骨板表面被划伤,同时防止右接骨板在放置过程中脱落掉入伤口内,确保右接骨板放置在正确位置,保证拧入螺钉时,接骨板位置稳定不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中接骨板的
,尤其涉及一种通用髋白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及其配套器械。
技术介绍
骨盆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其外侧面有一个大而深的窝称为髋白,与股骨头组成髋关节,髋白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髋白及其邻近结构划分为前柱、后柱,其中前柱又称髂耻柱,由髂前上嵴斜向前下方,经耻骨支止于耻骨联合,由部分髂骨及耻骨构成,后柱又称髂坐柱,外形粗壮,由坐骨大切迹经髋白中心至坐骨结节,包括坐骨的垂直部分和与坐骨相连的髂骨部分组成。前后柱呈倒“Y”型,如摇篮状抱着髋臼,在内侧面会合于四方区,可防止髋关节向内侧内移。髂骨外侧的髂粗隆向下至白顶部存在骨量增厚的柱状形态,其内部承重骨小梁分布指向白顶部,称为髂顶线,髂顶线方向的柱状形可称为髋臼中柱。前后两柱呈60°相交形成拱形结构,称髋白顶,是髋白主要负重区,为支持股骨头关节面的负重部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就是恢复髋臼与股骨头正常的同心圆匹配形态。髋臼骨折多由强大的暴力引起,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折分型为Letournel-Judet分型,该分类系统把髋白骨折分为五种简单骨折类型和五种复杂骨折类型。骨折移位不稳定的类型需要手术复位和固定,手术治疗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才能保证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后期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对内置材料金属特性研究的进步、对骨盆髋臼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对骨盆髋白骨折机制研究的深化,以骨骼模型作为模拟手术对象越来越被广泛接受,解剖复位和牢靠固定是处理移位不稳定髋白骨折的关键之处。对于髋白模型内侧四边区的骨折固定,主要问题有:(1)有的用两块接骨板重叠固定,延伸至髋白内侧的纵行接骨板较薄,对游离的粉碎骨折块无法有效固定;而且没有锁定套管,螺钉容易误入关节内或损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安全性低;纵行接骨板呈长条状易造成内脏及血管等软组织穿刺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更大。(2)骨盆重建接骨板、螺钉、钢丝、钢针固定的牢固性不够,有人用两块重建接骨板结合成十字形,模拟手术中需根据每位患者骨骼形态特点手工塑形,无法保证模拟手术中塑形的接骨板与骨骼服帖。模拟手术中接骨板塑形使手术时间延长、麻醉用药增加、手术出血增多,各种潜在危险增多。两块接骨板匹配不良,接骨板之间存在不均匀剪力和滑移位移,术后复位丢失的潜在风险大,不能保证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卧床时间长导致术后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部分丧失;(3)接骨板反复塑形、折弯,会在接骨板表面留下刻痕或划纹,使接骨板内应力集中点增多,造成植入物疲劳断裂的危险性增加。(4)接骨板塑形不良与骨骼不服帖,导致骨折处松动、移位,引起疼痛和骨的应力遮挡,发生骨折愈合不良或畸形愈合的危险性增大。对骨质疏松性髋臼内侧四边区骨折,目前尚无有效内固定器械。髋臼四边区毗邻髂内外动脉静脉、股动脉静脉、腹壁下动脉静脉、闭孔神经、闭孔动静脉等重要结构,而且毗邻肠管、子宫、膀胱等重要脏器,稍有不慎容易误伤,因此模拟手术中不易大范围剥离显露,特别是对于肥胖患者,显露尤为困难,为了放置接骨板,需要剥离软组织以便为接骨板放置留出空间,造成手术损伤增大,如模拟手术中失血多、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较长。(6)由于髋臼内侧四边区骨折固定的难度很大,复位不良固定不牢靠,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或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内植物断裂、无效或低效固定、手术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7)目前的髋白内侧四边区内置物普遍存在一个缺点:不符合骨盆和髋白的生物力学传递系统(即骨的力学传导路线),造成骨内应力传递紊乱,对骨折愈合存在不利影响,患者术后无法安全早期活动。当代骨科“微侵袭手术治疗理念”的深入,要求用尽可能小的手术创伤带来最好的临床疗效。涉及到髋白内侧四边区骨折的手术,需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等前入路显露,髋白和骨盆解剖形状不规则,此区域有众多的重要血管神经结构和脏器组织,限制了手术切口的暴露范围,限制了植入物的大小和强度;给手术复位和内固定带来很大难度和风险。因此,对于内置材料及配套操作器械要求很高。专利《骨盆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专利号为201020587890.5)公开了一种解剖接骨板,该接骨板包括呈弯曲状且能塑形的板体,在板体上设有若干锁定孔,在板体上设有四方区定位结构,适于四方区骨折移位的治疗,该四方区定位挡板与板体连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分体接骨板中存在的问题,板体上设置有锁定孔,适于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疏松患者,然而该接骨板还存在以下不足:(1)四方区定位挡板上未设置锁定孔且其呈U型,无法对四方区游离的粉碎骨骨折块进行有效固定,固定不牢靠,使得模拟骨折不愈合/迟缓愈合或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内植物断裂、无效或低效固定、手术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使该接骨板的应用范围受限;(2)该接骨板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每位患者骨骼形态特点进行手工塑形,而模拟手术中塑形的接骨板无法保证与骨骼有效服帖,并且模拟手术中接骨板塑形导致手术时间延长、麻醉用药增加、手术出血增多等;此外,反复塑形、弯折,会在接骨板表面留下刻痕或划纹,使接骨板内应力集中点增多,造成植入物疲劳断裂的危险性增加;(3)髋臼内侧四边区位于盆腔,部位很深,显露困难,局部结构复杂,毗邻膀胱、子宫卵巢、髂内动静脉、髂外动静脉、闭孔动静脉和神经等重要结构。接骨板固定过程中,螺钉易误入关节内或损伤附近这些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安全性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效率;(4)不符合骨盆和髋臼的生物力学传递系统(即骨的力学传导路线),造成骨内应力传递紊乱,对骨折愈合存在不利影响,患者术后无法安全早期活动;(5)该接骨板的螺钉无法固定髋臼后壁;(6)该接骨板四方区挡板与板体垂直,这个角度不符合骨盆髋白骨骼模型表面的正常形态;(7)该接骨板四方区挡板不符合髋白四边区骨骼表面的正常形态,仅仅是模糊表示四边区板的大概位置,实际上与骨骼并不贴服。正常髋白四边区的前后缘,其扭转曲度和弧度并不一致,不论成年还是少年儿童、或者是男女,均有10度至20度左右的差别;(8)该接骨板没有具体量化描述锁定螺钉孔的角度和方向,仅仅是用锁定孔模糊表示;而这正是髋白骨折内固定手模拟手术中最关键的操作之一,如果置入的螺钉角度相差3度,就会侵入关节内部或损伤闭孔动静脉、臀上动静脉、臀上神经等重要血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通用性好、安全高效、使用方便、有利于准确固定髋骨骨折的一种通用髋白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及其配套器械。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用髋白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具有镜像设置的左、右接骨板,右接骨板为一体件,并包括T型设置的横向板体和竖向板体;横向板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的第一功能固定区域、第二功能固定区域、第三功能固定区域、第四功能固定区域和第五功能固定区域;竖向板体连接于第三功能固定区域;竖向板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与第三功能固定区域相连接的第六功能固定区域和第七功能固定区域,第六功能固定区域下端连接有第八功能固定区域;第七功能固定区域下端连接有第九功能固定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髋臼内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具有镜像设置的左、右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右接骨板为一体件,并包括T型设置的横向板体和竖向板体;所述的横向板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第二功能固定区域(92)、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第四功能固定区域(94)和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所述的竖向板体连接于所述的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所述的竖向板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通孔(21)且该通孔(2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与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相连接的第六功能固定区域(96)和第七功能固定区域(97),所述的第六功能固定区域(96)下端连接有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所述的第七功能固定区域(97)下端连接有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所述的竖向板体的自由端包括膨大有与髋臼内侧面解剖学形态相匹配的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所述的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分别连接于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和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所述的第一功能固定区域(91)、第二功能固定区域(92)、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第四功能固定区域(94)、第五功能固定区域(95)、第八功能固定区域(98)、第九功能固定区域(99)和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都设有螺钉孔(3);所述的横向板体和所述的竖向板体左右两边的弧形交接处分别作为第二应力桥(102)和第三应力桥(103);所述的第三功能固定区域(9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3);所述的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 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三滑动槽(33);所述的第一滑动槽(13)的两侧板体作为第一应力桥(101);所述的第三滑动槽(33)的两侧板体作为第六应力桥(106);所述的右接骨板的边缘呈圆滑状且所述的横向板体与所述的竖向板体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的横向板体和第十功能固定区域(90)的边缘均呈波浪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