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阳学院专利>正文

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11872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属于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安全、便捷、高效地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发生率的方法。它是在作物坐果后至采收之前,利用复配药剂对作物喷施三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两天完成;每次喷施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所述复配药剂由下列两种或三种原料混配后稀释成2000~5000倍液: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谱系、克服病菌抗药性,又能降低毒害、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是一种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
技术介绍
果蔬采后贮藏病害是造成果蔬“旺季烂、淡季断”困境的常见现象,如何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是扩大销售半径,减少经济损失,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以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安全、便捷、高效的对果蔬进行采前处理、防治贮藏病害发生是目前广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课题。实践证明,咪鲜胺、纳他霉素、或乳酸链球菌素虽然对果蔬采后病害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单一成份的杀菌剂只能防治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病害,其病害防治谱系不如多种成份的复配组合物宽广。复配杀菌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可明显提高防效,减少咪鲜胺的用药量,从而降低毒害、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是果蔬有机生产过程中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无采收前使用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组合物来防治或减少果蔬贮藏病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以达到安全、便捷、高效地减少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方法是在作物坐果后至采收之前,利用复配药剂对作物喷施三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两天完成;每次喷施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所述复配药剂由下列两种或三种原料混配后稀释成2000~5000倍液: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其中,复配药剂既可由咪鲜胺与纳他霉素按为1~5:1~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也可由咪鲜胺与乳酸链球菌素按1~3:1~4的重量比混配而成、还可由纳他霉素与乳酸链球菌素按2~3:1~5的重量比混配而成,或者由咪鲜胺、纳他霉素以及乳酸链球菌素按2~5:2~3:1~5的重量比混配而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复配药剂为混配后的3000~4000倍液。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咪鲜胺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是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虽不具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当通过种子处理进入土壤的药剂,主要降解为易挥发的代谢产物,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雨水冲刷。此药在土壤中对土壤内其他生物低毒,但对某些土壤中的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防效极佳。常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还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对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香蕉炭疽病、叶斑病,芒果炭疽病,花生叶斑病,辣椒、茄子、甜瓜、番茄等蔬菜炭疽病,草莓炭疽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苹果炭疽病,梨黑星病等均有抑制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无毒的生物制剂,能有效抑制酵母菌及霉菌等丝状真菌,防止真菌毒素的产生。1982年6月和1996年美国FDA和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纳他霉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由纳他霉素依靠其内酯环结构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化合物作用,形成抗生素-甾醇化合物,从而破坏真菌的细胞质膜的结构。大环内脂的亲水部分(多醇部分)在膜上形成水孔,损伤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引起菌内氨基酸,电解质等物质渗出,菌体死亡。该防腐剂安全、无害,单独使用时只能防止真菌引起的病害。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高效、无毒、安全、无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能有效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对产芽孢的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969年和1992年分别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L/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卫生部批准为食品防腐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细胞膜的正常功能,造成细胞膜的渗透,养分流失和膜电位下降,从而导致致病菌和腐败菌细胞的死亡。该防腐剂安全、无害,单独使用时只能对细菌引起的病害进行防治。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进行混配,因此既可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谱系、克服病菌抗药性,又能降低毒害、减少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复配药剂中的成分复杂,在施用过程中可发挥协同作用、弥补单种农药的不足。实践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多种果蔬进行采前处理,可防治诸如番茄、菜豆、蓝莓、火龙果、葡萄、柑橘等果蔬上的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白腐病、链格孢属、葡萄孢属等多种生物病害,有效地减少了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供试材料为粉蓝蓝莓)1)将0.5g咪鲜胺与1.0g纳他霉素混匀,得复配药剂,稀释至2000倍液备用;2)选择长势基本一致、健康植株70株;以其中的35株为实验组,采前喷施三次2000倍复配药剂,以另外35株为对照组采前喷施三次1.5g咪鲜胺;3)鲜果采摘后经分选、分装与聚乙烯小盒(125g/盒)后转入PE保鲜袋(20盒/袋),在0±1℃下预冷24h后扎口,然后在1℃条件下贮藏。贮藏80天后,实验组果实病害率仅10.34%;对照组果实病害率为15.47%,贮藏期间有酵母生长,产生酒味。实施例2(供试材料为四季豆)1)将0.5g咪鲜胺与1.0g乳酸链球菌素混匀,得复配药剂,稀释至2500倍液备用;2)选择长势基本一致、健康植株20株;以其中的10株为实验组,采前喷施三次2500倍复配药剂,以另外10株为对照组,采前喷施三次1.5g乳酸链球菌素;3)鲜果采摘后经分选、分装PE保鲜袋(5kg/袋),在9±1℃下预冷24h后扎口,然后在9℃条件下贮藏。贮藏40天后,实验组果实病害率仅为2.85%;对照组果实病害率为18.19%,贮藏过程中有少量霉菌引起的腐烂。实施例3(供试材料为紫红龙火龙果)1)将1.0g纳他霉素与0.5g乳酸链球菌素混匀,得复配药剂,稀释至4000倍液备用;2)选择长势基本一致、健康植株80株;以其中的40株为实验组,采前每隔7天喷施一次4000倍复配药剂,共喷施三次;以另外40株为对照组,采前每隔7天喷施一次1.5g纳他霉素,共喷施三次;3)鲜果采摘后经分选、分装PE保鲜袋(10kg/袋),在9±1℃下预冷48h后扎口,然后在9℃条件下贮藏。贮藏30天后,实验组果实病害率仅为8.36%;对照组果实病害率为20%,贮藏过程中有细菌性病害发生。实施例4(供试材料为粉蓝蓝莓)1)将0.5g咪鲜胺、0.5g纳他霉素以及0.5g乳酸链球菌素混匀,得复配药剂,稀释至5000倍液备用;2)选择长势基本一致、健康植株100株;以其中50株为实验组,采前喷施三次5000倍复配药剂;3)鲜果采摘后经分选、分装与聚乙烯小盒(125g/盒)后转入PE保鲜袋(20盒/袋),在0±1℃下预冷24h后扎口,然后在1℃条件下贮藏。贮藏80天后,实验组果实病害率仅3.25%;与实施例1相比,减少了纳他霉素的使用剂量,且防效增加显著。实施例5(供试材料为紫红龙火龙果)1)将0.5g咪鲜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物坐果后至采收之前,利用复配药剂对作物喷施三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两天完成;每次喷施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所述复配药剂由下列两种或三种原料混配后稀释成2000~5000倍液: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物坐果后至采收之前,利用复配药剂对作物喷施三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两天完成;每次喷施时间为下午5点以后;所述复配药剂由下列两种或三种原料混配后稀释成2000~5000倍液:咪鲜胺、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配药剂由咪鲜胺与纳他霉素按为1~5:1~3的重量比混配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复配药剂减少果蔬采后贮藏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配药剂由咪鲜胺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芳王瑞曹森马立志吉宁高蓬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