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多模式振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177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包括基座,上支架,电机,传送带,带轮,主轴,主轴固定座,轨道板,调节机构,从动轴,摇板,导轨,摇板滑块,导轨支撑板;根据椭圆规的原理,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主轴的旋转半径,当旋转半径调整之后,调节机构会通过连杆a,连杆b上的凹槽自动调整到旋转半径的对应的滑块间连杆长度,从动轴心是不变的,始终在最长连杆长度的中点处,间接的调整了椭圆的长短轴,当实现圆周振荡时,调节旋转半径为60mm,长短轴相同,当实现椭圆轨迹振荡时,调节旋转半径为45mm,长轴60mm,短轴30mm,当实现直线往复振荡时,调节旋转半径为30mm,长轴60mm,短轴0mm,从而实现三种振荡方式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包含圆周振荡,椭圆轨迹振荡,直线往复振荡三种振荡方式,主要应用于生物领域的细菌培养,也是选矿常用设备之一。
技术介绍
细菌培养在生物制药中是很重要的环节,采用高通量自动化的培养方式可以极大提高药物与疫苗的研制效率。而细菌培养对条件要求极为苛刻,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温湿度,还要对培养容器定期晃动,如小型厌气培养需要定期摇动培养容器使菌细胞上浮。但是这些实验研究所要求的振荡方式不同,有需要圆周振荡的,也有需要直线往复振荡的,或者是椭圆轨迹的。目前现有摇床的振荡方式都是单一的,不能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增大了研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摇床的振荡模式的单一性,提供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在现有圆周振荡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椭圆规的原理以及圆与直线在椭圆中特殊的存在方式,可以在一个机构中获得三种振动方式,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减少实验成本。为了得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利用椭圆规的原理,圆周与直线都是椭圆中的一种特殊情况,通过调节椭圆轨迹的长短轴得到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实现振动方式的多元化。根据上述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包括摇板,从动轴,轨道板,调节机构,导轨支撑板,X向滑块,X向导轨,上支架,基座,电机,主轴,主轴固定座,带轮,传动带,Y向滑块,Y向导轨;所述上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所述X向导轨固定在上支架的两侧上,两个导轨支撑板通过四个X向滑块跨装在X向导轨上,两个Y向导轨分别安装在两个导轨支撑板上,所述摇板通过四个Y向滑块安装在两个Y向导轨上;所述主轴固定座和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上,所述主轴通过轴承和主轴固定座固定于基座上,所述调节机构下端通过凸台与主轴上的凹槽连接,上端通过凹槽与从动轴连接,调节机构在轨道板的滑槽中滑动,主轴下端通过带轮和传动带与电机相连,在电机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通过调节机构与从动轴带动摇板做指定的运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块,连杆a,两个销轴,连杆b,固定件和连杆c;一个销轴的下端安装在连杆a的一端,销轴穿过第二滑块,上端安装在连杆b的一端;另一个销轴的下端安装在连杆a的另一端的滑槽中,此销轴穿过另一个第二滑块,上端穿过连杆b另一端上的凹槽,通过螺纹与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杆c两端通过凸台与连杆b两端连接,中部通过凹槽与从动轴相连,用以保证从动轴轴心始终处于最长滑块间距的中心处,所述连杆a通过凸台与主轴上的凹槽相连,改变凸台与主轴的连接位置,从而改变两个第二滑块间的距离,使得在主轴的回转运动下带动摇板做圆周,椭圆轨迹,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三种振荡模式的转换。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根据椭圆规的原理,两滑块在互相垂直的轨道中滑动,滑块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滑动过程中连杆的长度不变,根据三角形的中线定理,连杆上中心点与轨道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在此处添加驱动,同时此时摇板是圆周运动,连杆与滑块连接处是直线运动,连杆上中心点到连接点之间的各点处都是椭圆轨迹。从动轴心始终处于最长连杆位置处的中心,通过改变不同的旋转半径以改变两滑块间连杆的长度,从动轴心在改变后连杆上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从而实现三种振动方式的转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机构可以在一台摇床上实现多模式振荡的转换,包括直线往复振荡,圆周振荡,椭圆轨迹振荡三种振荡方式,且只需调节旋转半径即可调节振动方式,调节方式简单方便可靠,可满足细菌培养、发酵、杂交和生物化学反应以及酶、细胞组织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底部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导轨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置调节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调节机构调整时简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装置三种振荡模式实现方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例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包括摇板1,从动轴2,轨道板3,调节机构4,导轨支撑板5,X向滑块6,X向导轨7,上支架8,基座9,电机10,主轴11,主轴固定座12,带轮13,传动带14,Y向滑块15,Y向导轨16;所述上支架8固定在基座9上,所述X向导轨7固定在上支架8的两侧上,两个导轨支撑板5通过四个X向滑块6跨装在X向导轨7上,两个Y向导轨16分别安装在两个导轨支撑板5上,所述摇板1通过四个Y向滑块15安装在两个Y向导轨16上;所述主轴固定座12和电机10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9上,所述主轴11通过轴承和主轴固定座12固定于基座9上,所述调节机构4下端通过凸台与主轴11上的凹槽连接,上端通过凹槽与从动轴2连接,调节机构4在轨道板3的滑槽中滑动,主轴11下端通过带轮13和传动带14与电机10相连,在电机10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通过调节机构4与从动轴2带动摇板1做指定的运动。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两个第二滑块15,连杆a16,两个销轴17,连杆b18,固定件19和连杆c20;一个销轴17的下端安装在连杆a16的一端,销轴17穿过第二滑块15,上端安装在连杆b18的一端;另一个销轴17的下端安装在连杆a16的另一端的滑槽中,此销轴17穿过另一个第二滑块15,上端穿过连杆b18另一端上的凹槽,通过螺纹与固定件19连接;所述连杆c20两端通过凸台与连杆b18两端连接,中部通过凹槽与从动轴2相连,用以保证从动轴2轴心始终处于最长滑块间距的中心处,所述连杆a16通过凸台与主轴11上的凹槽相连,改变凸台与主轴11的连接位置,从而改变两个第二滑块15间的距离,使得在主轴11的回转运动下带动摇板1做圆周,椭圆轨迹,直线往复运动,实现三种振荡模式的转换。参见图5,当要实现振动模式的调整时,抬起连杆a16,连杆a16与轨道板3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可以满足调整,带动销轴17向上移动,固定件19超出连杆b18的凹槽,将连杆a16上的凸台与主轴11上不同位置的凹槽连接,此时,销轴17可以通过连杆b18上的凹槽自动移动到对应位置,连杆a16放下时,固定件19也会卡在对应凹槽中,保证在运动过程中滑块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参见图6,是调节机构4在三种振荡模式下不同的位置。图a是圆周振荡位置,主轴旋转半径是60mm,从动轴心处在滑块间距的中心处,即长短轴一样,从动轴做圆周运动,带动摇板做圆周运动。图b是椭圆轨迹振荡位置,主轴旋转半径是45mm,滑块间距离是90mm,长轴60mm,短轴30mm,带动摇板做椭圆轨迹运动。图c是直线往复振荡位置,主轴旋转半径是30mm,从动轴心与滑块轴心重叠,短轴为0mm,从动轴随着滑块做直线往复,带动摇板做直线往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模式振荡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板(1),从动轴(2),轨道板(3),调节机构(4),导轨支撑板(5),X向滑块(6),X向导轨(7),上支架(8),基座(9),电机(10),主轴(11),主轴固定座(12),带轮(13),传动带(14),Y向滑块(15),Y向导轨(16);所述上支架(8)固定在基座(9)上,所述X向导轨(7)固定在上支架(8)的两侧上,两个导轨支撑板(5)通过四个X向滑块(6)跨装在X向导轨(7)上,两个Y向导轨(16)分别安装在两个导轨支撑板(5)上,所述摇板(1)通过四个Y向滑块(15)安装在两个Y向导轨(16)上;所述主轴固定座(12)和电机(10)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9)上,所述主轴(11)通过轴承和主轴固定座(12)固定于基座(9)上,所述调节机构(4)下端通过凸台与主轴(11)上的凹槽连接,上端通过凹槽与从动轴(2)连接,调节机构(4)在轨道板(3)的滑槽中滑动,主轴(11)下端通过带轮(13)和传动带(14)与电机(10)相连,在电机(10)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通过调节机构(4)与从动轴(2)带动摇板(1)做指定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板(1),从动轴(2),轨道板(3),调节机构(4),导轨支撑板(5),X向滑块(6),X向导轨(7),上支架(8),基座(9),电机(10),主轴(11),主轴固定座(12),带轮(13),传动带(14),Y向滑块(15),Y向导轨(16);所述上支架(8)固定在基座(9)上,所述X向导轨(7)固定在上支架(8)的两侧上,两个导轨支撑板(5)通过四个X向滑块(6)跨装在X向导轨(7)上,两个Y向导轨(16)分别安装在两个导轨支撑板(5)上,所述摇板(1)通过四个Y向滑块(15)安装在两个Y向导轨(16)上;所述主轴固定座(12)和电机(10)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9)上,所述主轴(11)通过轴承和主轴固定座(12)固定于基座(9)上,所述调节机构(4)下端通过凸台与主轴(11)上的凹槽连接,上端通过凹槽与从动轴(2)连接,调节机构(4)在轨道板(3)的滑槽中滑动,主轴(11)下端通过带轮(13)和传动带(14)与电机(10)相连,在电机(10)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显信朱玉娇罗志通费敏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