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微带线;其中,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抗和线宽能够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阻抗而设置;所述第一放大器为辅助功放对应的放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功率放大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放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及功率放大器。
技术介绍
面对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功率的宽带基站产品已经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而且在现代无线通信标准中,所述大功率的宽带基站产品均采用具有高峰均比的数字调制信号的宽带线性调制方式,因此,对应用于宽带基站产品中的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线性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对功率放大器的信道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用于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中的TLLM(transformer-lessloadmodulated)架构是一种宽带Doherty架构的改进结构。具有所述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无需设置阻抗变换器;而且,电路结构采用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既能实现更宽的信道带宽,又能够缩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匹配尺寸,以提高功放输出效率,因此,具有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但是,传统具有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电路中,与辅助功放连接的微带线的线宽较窄,无法用于大功率数据的输出,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及功率放大器,能够在不降低TLLM架构优势的基础上,使得具有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用于大功率输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微带线;其中,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抗和线宽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阻抗设置;所述第一放大器为辅助功放对应的放大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放大器、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微带线。上述方案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其中,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并与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四微带线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放大器、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以及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四者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放大器、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以及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四者串联,形成第二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微带线;其中,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抗和线宽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阻抗设置;所述第一放大器为辅助功放对应的放大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还包括:第二放大器、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微带线。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还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其中,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并与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四微带线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电路中的第一放大器、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以及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四者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放大器、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以及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四者串联,形成第二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及功率放大器,能够根据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阻抗设置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微带线的阻抗,且根据所述第一放大器所处第一支路的负载阻抗、匹配阻抗、以及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抗确定所述第二微带线的最小线宽;如此,使所述第二微带线既能满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功率放大器在小功率工作状态时的条件,又能满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功率放大器在大功率工作状态时的条件;而且,由于所述第二微带线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行设置,因此,能够在功率放大器热损耗较低,且不烧毁所述第二微带线的同时,提升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以实现功率放大器的大功率输出。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为改进的TLLM框架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在不降低TLLM架构优势的同时,使具有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用于大功率输出。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TLLM框架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具体实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传统TLLM框架的功率放大器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功率放大器电路中的传统的TLLM架构包括两个功放:一个为主功放,一个为辅助功放;其中,主功放工作在B类或者AB类,辅助功放工作在C类。两个功放的功率点匹配能够得到100欧姆,效率点匹配能够得到50欧姆,输出合路端直接采用50欧姆微带线输出。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功放为辅助功放;所述第二功放为主功放;其中,所述辅助功放的输出端与阻抗为100ohm、线宽为0.3mm的微带线连接;由于大功率输出时,微带线的金属导体带和接地板上都存在高频表面电流,因此存在热损耗;又由于微带线的线宽和热损耗成正比关系,如此,具有传统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由于线宽较窄,当大功率输出时必然会较大的热损耗;且热损耗必然会造成微带线自身的温度升高,导致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降低,因而存在微带线自身温度过高而导致烧毁的风险。基于此,具有传统TLLM架构的功率放大器无法用于大功率输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微带线;其中,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微带线;其中,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抗和线宽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阻抗设置;所述第一放大器为辅助功放对应的放大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与所
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
接的第二微带线;其中,
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阻抗和线宽根据所述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阻抗设置;
所述第一放大器为辅助功放对应的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放大
器、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
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微带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四分
之一波长传输线;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
其中,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并与
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
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位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
四微带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第一微带
线、第二微带线以及第一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四者串联,形成第一支路;
所述第二放大器、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以及第二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
四者串联,形成第二支路;且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
5.一种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敏德,秦天银,戴丽,冯萍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