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包括一个承载链轮;一根装有从动构件并用来传动承载链轮的传动轴;一个可在传动轴上螺旋形转动的传动构件;一布置在传动构件和从动构件之间机械式制动器;一用来正向和反向驱动该传动构件的操作手柄;以及覆盖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的制动器盖。为了把手柄接合到制动器盖上,有一其一端具有凸缘的套筒装入制动器盖上的孔和操作手柄上的孔,然后把保持环装在套筒另一端上,从而使操作手柄可自由转动并不会脱落地装在制动器盖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尤其是一种装备着下列构件的提升和牵引机械一个承载链轮,一根装有从动构件并用来传动承载链轮的传动轴;一个可在传动轴上螺旋形转动的传动构件;一个制动棘爪、一个制动棘轮以及多个制动片,它们被放置在传动构件和从动构件之间并构成一个机械制动器;以及用来正向和反向驱动该传动构件的操作手柄。日本技术昭63-8711公开了一种操作手柄接合结构,其中操作手柄的内板具有一在孔中弯曲的弯曲部分。所述的手柄通过该弯曲部分以握持的方式在所述的孔处被接合到制动器盖上,因而手柄能相对制动器盖自由转动。在该接合结构中,为了形成弯曲部分,首先要在操作手柄的内板的孔处形成一圆筒形突起,然后把该突起装入制动器盖的孔内,再进行弯曲。这种已知的接合结构不便拆下修理,工作性能也不良,并且由于在手柄上要预先加工出突起而使其加工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其中操作手柄接合结构便于拆,工作性能较好,不必设置已知技术中的圆筒形突起,加工容易且接合可靠。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包括一个承载链轮;一根装有从动构件并用来传动承载链轮的传动轴;一个可在传动轴上螺旋形转动的传动件;一布置在传动构件和从动构件之间机械式制动器;一用来正向和反向驱动该传动构件的操作手柄;以及覆盖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的制动器盖,其特征在于(a)制动器盖具有一个直径比传动构件的外直径要大的孔;(b)操作手柄有一块内板,该内板具有一个基本上与制动器盖上的孔的直径相同的孔;(c)一以自由转动方式将操作手柄接合到制动器盖的接合结构,所述的接合结构包括(c-1)一装在制动器盖和上述内板孔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在其纵向的一端有一凸缘,在另一端有一个保持槽;以及(c-2)一放置在上述保持槽内的保持环,从而操作手柄通过所述的套筒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的制动器盖上。第二传动构件之一支承并可伸出或缩入移动,当所述第二传动构件沿着非传动方向转动时,接合凹槽与沿接合方向转动的接合构件接合,并且所述接合凹槽有多个并沿圆周分布。此外,这种装备着过载保护机构的提升和牵引机械还利用调节构件作为在控制手轮作用下保持自由转动的构件,在此处,所述自由转动是通过使控制手轮的凸块与调节构件的自由转动控制面弹性接触来保持的,因此不必担心由调节构件确定的打滑荷载会因为上述保持而改变。下面进行详细叙述和举例,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的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2表示控制手轮的隆起部29与止动器17的接合沟槽30处于接合状态;图3是传动构件的前视图,在其中表示出该传动构件相对于传动轴的转动范围,还表示出在自由转动期间每个接合凸块相对于该传动构件的转动位置;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纵向剖面图,表示该提升、牵引机械处于自由转动并且自由转动控制得到保持的状态;图6是本专利技术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它对应于图6,表示该机械处于自由转动并且自由转动控制得到保持的状态;图8是沿图7的B-B线的剖面图;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手柄结构的剖面图;及图10表示制动器盖与手柄内板的接合结构的局部放大图。首先介绍图1到图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起重和牵引机械第一实施例。图1所示的手柄式起重牵引机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如下在一个第一侧板1和一个第二侧板2之间可转动地支承着一根管形轴4,其上固定一个承载槽轮3,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彼此相对并保持一个预定的间隔;在管形轴4内部可相对转动地支承着一根传动轴5,传动转矩就由一根操作手柄(下文将详述)传递到传动轴5上;另外,在传动轴5从第二侧板2伸出的外端与承载槽轮3之间安置着由多个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机构6,从而能减少传动转矩并将其向承载槽轮3传送。从动构件7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凸缘的衬套,所述从动构件7用螺旋拧在传动轴5从第一侧板1伸出的外部;外圆周上具有齿8a的传动构件8位于从动构件7的外侧,用螺旋拧在传动轴5上;在传动构件8和从动构件7之间设置一对制动片9、10以及一个制动棘轮11,并在第一侧板1侧安装一个能与制动棘轮11啮合的棘爪12,从而制动棘轮11以及制动片9、10构成一个机械制动器13。此外,制动器盖13a用来覆盖机械制动器13的外圆周。在制动器盖13a的外侧、传动构件8的径向外侧安置着包括一个操作手柄16的从动装置,该从动装置具有一掣子构件14以及一个控制部分15。所述掣子构件14装备着能与齿8a啮合并正反向转动的多个掣子,而所述控制部分15用来控制掣子构件14与齿8a啮合或者脱离。在如上所述的这种手柄式起重和牵引机械中,在传动轴5的一个轴向端部安装着一个止动器17,在该止动器17和传动构件8之间旋转一个控制手轮18,该控制手轮18不能与传动轴5产生相对转动,但能从一个第一位置轴向移动到一个第二位置。在此处所述的第一位置控制手轮18向传动构件8运动,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控制18离开后者。在控制手轮18和止动器17之间安装着一个弹性加压构件19,它主要包括一个螺旋形簧,用来将手轮18压向传动构件8;并且在控制手轮18和传动构件8之间还装有限制装置,它能限制传动构件8对于传动轴5的相对转动范围,或者用从传动构件8移开手轮18的方法解除这种范围限制。换句话说,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传动轴5具有第一、第二螺旋部分20、21以及一个锯齿状部分23,从动构件7拧在第一螺旋部分20上,传动构件8拧在第二螺旋部分21上,在从动构件7和传动构件8之间安装一个螺旋形簧24,使从动构件7相对于传动轴5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而传动构件8相对于传动轴5正常转动,以便朝着图1中向左的方向拧动。此外,在传动构件8轴向外侧的传动轴5的锯齿状部分23上配装着一对套管25、26,在第一套管25上具有一个凸缘25a,止动器17通过锯齿联接安装到第二套管26外侧的锯齿状部分23的端部上,并且拧上一个螺母27,使止动器17通过套管25、26固定在传动轴5上。在控制手轮18的凸台28上做出一个孔28a,该孔与第二套管26配合,于是控制手轮18就被安置在止动器17和传动构件8之间,如图2所示,在控制手轮18内的圆周上还做出一对隆起部29,以便与止动器17外圆周上的啮合槽30接合(如图1和2所示),因此,控制手轮18与传动轴5不能产生相对转动。在控制手轮18的凸台28的轴向外表面和与凸台28相对的止动器17轴向内表面之间放置着弹性加压构件19,加压构件19与上述的各侧表面分别接触,因而沿着离开止动器17的方向将控制手轮18压向第一套管25的凸缘25a,也就是说压向传动构件8。此外,在控制手轮18的凸台28后表面的径向端部对称地设置两个朝传动构件8伸出的接合凸块31(在图3中用虚线示),在面对控制手轮18的凸台28的传动构件8的一个轴向侧面上对称地设置一对突出部分32,如图3、4所示,而在突出部分32的突出侧表面上做出第一限制面33和第二限制面34,当控制手轮18的转动不是为了轴向离开传动构件8而是为了传动构件8与传动轴5相对转动时,限制面33,34分别与接合凸块31接合以便限制传动构件8与传动轴5的相对转动范围;在突出部分32的突出前表面上还做出自由转动控制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柄式提升和牵引机械,包括一个承载链轮;一根装有从动构件并用来传动承载链轮的传动轴;一个可在传动轴上螺旋形转动的传动构件;一布置在传动构件和从动构件之间机械式制动器;一用来正向和反向驱动该传动构件的操作手柄;以及覆盖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的制动器盖。为了把手柄接合到制动器盖上,有一其一端具有凸缘的套筒装入制动器盖上的孔和操作手柄上的孔,然后把保持环装在套筒另一端上,从而使操作手柄可自由转动并不会脱落地装在制动器盖上。 )一装在制动器盖和上述内板孔上的套筒,所述的套筒在其纵向的一端有一凸缘,在另一端有一个保持槽;以及(c-2)一放在上述保持槽内的保持环,从而操作手柄通过所述的套筒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的制动器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义雄,和田保雄,久保田治男,本田宗信,上野义雄,
申请(专利权)人:象印链滑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