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39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属于起吊机械上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主要由环体、弹片和控制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起吊滑轮轴的两端。当起吊时.环体内的支撑弹片上安装的微动开关及可调定螺钉相碰,可随时将变形量大小记录下来,起吊超载时,可自动断电,发出报警信号,停止起升,保护塔机设备。本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使用可靠,可变性与弹性好,是各种起重设备的理想保护装置。(*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设备的起重量限制器,属于起吊机械上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目前,在中国专利CN88219395.4、CN8720418中公开了一种起重设备过负荷限制器和一种起重类设备负荷限制装置,它们的结构是由壳体、导轮、吊索、压块、拉杆、蝶簧、微动开关等组成,其结构复杂,成本高。1980年从法国被坦烟公司引进的MSWL起重限制器技术,它的结构也是由壳体、弹簧、环体、微动开关等组成,但它的环体材质不好并易损,环体和弹片的尺寸不合理易变形,使用效果不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原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可靠的一种起重量限制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是由壳体、环体、弹片、微动开关等组成。环体由螺钉固定在壳体上,环体用不绣钢锻造毛坯,经机加工而制成的,它的抗拉强度好,不易变形。在环体内沿水平垂直两端各开设两个槽用来安装钢性弹片。由于原有技术的尺寸不合理,使用效果不好。本专利技术在尺寸规格上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效果很好,它们的尺寸与比例分别是环体内径与弹片长度的比为9.95-0.97∶1,环体内径与环体外径的比为0.85-0.86∶1,两弹片端部间隙与雨弹片中间间隙的比为0.23-0.29∶1;为使环体适用于各种吨位的塔机。设计了整个一个系列,下面的尺寸范围主要是两种型号的尺寸范围。其尺寸范围分别是环体内径为220-225毫米或150-160毫米,弹片长度为228-233毫米或161-167毫米;环体外径为259-264毫米或181-187毫米;弹片端部间隙为9-11毫米或7-9毫米;弹片中间间隙为33.5-37.5毫米或38.5-34.5毫米。为控制超载。在弹片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的微动开关与紧定螺钉。当起吊时,起重量限制器随着载重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形,使微动开关与紧定螺钉相接触,可将变形量大小记录下来,反映到塔机仪表上,以便在工作时注意。如超载,起重量限制器发出声光断电报警,避免不必要的事故。本专利技术各个部件的尺寸是随着环体内径的变化而变化。随载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使本专利技术达到最佳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各个部件的最佳和较佳尺寸与比说明如下环体内径与弹片长度的较佳比为0.95-0.96∶1,最佳比为0.96∶1,环体内径与环体外径的最佳比为0.85∶1,弹片端部间隙与弹片中间间隙的较佳比为0.25-0.28∶1,最佳比为0.28∶1,环体内径最佳为223毫米或157毫米;弹片长度最佳为232毫米或165毫米;环体外径最佳为262毫米或184毫米,弹片端部间隙最佳为10毫米或8毫米,弹片中间间隙最佳为35.5毫米或32.5毫米。用本专利技术的尺寸和比可制造出适用于各种吨位起吊塔机的起重量限制器。附图的图面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1、壳体。2、环体。3、弹片。4、紧定螺钉。5、微动开关。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是由壳体(1)、环体(2)、弹片(3)、紧定螺钉(4)、微动开关(5)等组成。环体(2)由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环体是由不锈钢煅造毛坯,经机加工而制成的,它的抗拉强度好,不易变形,造成损失。在环体(2)内沿水平垂直线的两端各开设两个槽来固定钢性弹片(3),在弹片(3)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孔,用来安装紧定螺钉(4)和微动开关(5)。本专利技术一端安装在起吊滑轮轴的端部,另一端安装在塔机上。环体(2)装有相对应的线路板,由一极两芯电缆顺着护套引出接在塔机的仪表上。环体(2)上的端盖由螺钉固定,以免灰尘等污染,造成失灵。往塔机上接以前,要先用连接销把两支环体连在一起,把滑轮放在两环体中间,用滑轮轴穿入滑轮的中心轴承孔与环体的耳部孔中,然后用花母螺钉加紧固定,环体的另一耳部孔装在塔机上,通过起升绳由滑轮中穿过即可起吊作业。本专利技术各个部件的尺寸是随着环体内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载重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使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吨位的起吊设备,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它们的尺寸与比分别是环体内径与弹片长度的比为0.95-0.97∶1,较佳比为0.95-0.96∶1,最佳比为0.96∶1,环体内径与环体外径比为0.85-0.86∶1,最佳比为0.85∶1,弹片端部间隙与弹片中间间隙的比为0.23-0.29∶1,较佳比为0.25-0.28∶1,最佳比为0.28∶1。环体内径为220-225毫米或154-160毫米,最佳为223或157毫米;弹片长度为228-233毫米或161-167毫米,最佳为232或165毫米;环体外径为259-264毫米或181-187毫米,最佳为262或184毫米;弹片端部间隙为9-11毫米或7-9毫米,最佳为10或8毫米;弹片中间间隙为33.5-37.5毫米或30.5-34.5毫米。最佳为35.5或32.5毫米。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穿过起重滑轮的起升绳,把力传到与滑轮连接的限制器环体上,使起重量限制器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发生变形。使安装在环体内的弹片上的微动开关与紧定螺钉相碰,将变形量大小记录下来,反映到塔机的仪表上。如超载时,起重量限制器发出声光断电报警。本专利技术可在任何环境下使用,精度低于国际规定。本专利技术相比原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精度高,使用可靠,可变性与弹性好,是各种起重设备的理想保护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属于起吊机械上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由壳体、环体、弹片、控制装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环体内径与弹片长度的比为0.95-0.97∶1,环体内径与外径的比为0.85-0.86∶1,弹片端部间隙与弹片中间的间隙的比为0.23-0.29∶1;环体内径为220-225毫米、154-160毫米;弹片长度为228-233毫米、161-167毫米;环体外径为259-264毫米、181-187毫米;弹片端部间隙为9-11毫米、7-9毫米;弹片中间间隙为33.5-37.5毫米、39.5-34.5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其特征在于环体内径与弹片长度的较佳比为0.95-0.96∶1,最佳比为0.96∶1;环体内径与环体外径的最佳比为0.85∶1;弹片端部间隙与弹片中间间隙的较佳比为0.25-0.28∶1,最佳比为0.28∶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其特征在于环体内径最佳为223毫米、157毫米;弹片长度最佳为232毫米、165毫米;环体外径最佳为262毫米、184毫米;弹片端部间隙最佳为10毫米、8毫米,弹片中间间隙最佳为35.5毫米、32.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属于起吊机械上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主要由环体、弹片和控制装置组成。本技术安装在起吊滑轮轴的两端。当起吊时,环体内的支撑弹片上安装的微动开关及可调定螺钉相碰,可随时将变形量大小记录下来,起吊超载时,可自动断电,发出报警信号,停止起升,保护塔机设备。本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使用可靠,可变性与弹性好,是各种起重设备的理想保护装置。文档编号B66C15/06GK2070291SQ90203350公开日1991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兆东, 陈茂林, 张国彦 申请人:唐山市丰润县线路金具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量限制器,属于起吊机械上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由壳体、环体、弹片、控制装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环体内径与弹片长度的比为0.95-0.97:1,环体内径与外径的比为0.85-0.86:1,弹片端部间隙与弹片中间的间隙的比为0.23-0.29:1;环体内径为220-225毫米、154-160毫米;弹片长度为228-233毫米、161-167毫米;环体外径为259-264毫米、181-187毫米;弹片端部间隙为9-11毫米、7-9毫米;弹片中间间隙为33.5-37.5毫米、30.5-34.5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东陈茂林张国彦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润县线路金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