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90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重机,主要由底梁、人字架、起重臂、吊具和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及操作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组成,人字架、起重臂、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及操作室均安装于底梁上,底梁中部单元安装有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在人字架和起重臂顶端分别设有滑轮组,人字架顶端和起重臂顶端及吊具通过滑轮组和由卷扬机控制的钢丝绳连接。使用时,通过在操作室内的操纵机构,完成起重臂和吊具的起升降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不需用地锚和缆风绳,灵活性好,安装拆卸及转场运输便捷,受地形及环境气候条件限制小,占用场地小,起重量大,稳定性高,抗风能力强,安全可靠,外形简捷美观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沿海港口和内河码头的大件装 卸的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重机。技术背景我们知道,现在沿海港口和内河码头经常有一些超重、超大的机械设备等大件需要装 卸,而一般的沿海港口或内河码头均没有适用的超大起重量的起重机械配备,没有装卸上 述大件的能力,大件装卸必须租用船吊(浮吊)或大型移动式起重机,其受地形及环境气 候条件的影响较大、转场周期长、租借费用高,大型履带吊还存在转场运输及安装、拆卸 复杂、费用高等缺点。我们还知道,现有的桅杆式起重机主要分为独杆式桅杆起重机和回转式(也称系缆式) 桅杆起重机两大类,均需要设置地铺和拉设缆风绳固定,其缆风绳、巻扬机、导向滑车的 固定地锚布置分散,占用场地大,灵活性差,移动不方便,并且多点地铺的牢固程度和多 缆风绳的受力不均匀程度等不安全因素多,不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不需用地锚和缆风绳, 灵活性好,安装拆卸及转场运输便捷,受地形及环境气候条件限制小,占用场地小,起重 量大,稳定性高,抗风能力强,安全可靠,外形简捷美观的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重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 重机,主要由底梁、人字架、起重臂、吊具和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及操作控制系统、安全 保护装置组成,底梁为该起重装置的底座,人字架、起重臂、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及操作 室均安装于底梁上,底梁前部单元设有起重臂铰支座和人字架前支架铰支座,底梁尾部单 元设有人字架后拉杆铰支座,底梁中部单元安装有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人字架由门形前支架和后拉杆组成,前支架与后拉杆在前支架上部后向通过销轴铰接,前支架下部通过销 轴与底梁前部单元前支架铰支座铰接,后拉杆下部通过销轴与底梁尾部单元后拉杆铰支座 铰接,前支架上部前向安装有变幅定滑轮组和变幅平衡滑轮组,前支架顶端设有变幅及起升导向滑轮组;起重臂根部通过销轴与底梁前部单元起重臂铰支座铰接,起重臂顶端设有 起升导向滑轮组,起重臂头部后向安装有变幅动滑轮组,起重臂头部前向安装有起升定滑 轮组;人字架顶端与起重臂顶端及吊具通过滑轮组和由巻扬机控制的钢丝绳连接;变幅钢 丝绳由变幅巻扬机经由人字架顶端导向滑轮组、变幅定滑轮组、变幅动滑轮组、变幅平衡 滑轮组缠绕;起升钢丝绳由起升巻扬机经由人字架顶端导向滑轮组、起重臂顶端导向滑轮 组、起升定滑轮组、起升动滑轮组缠绕;起升动滑轮组下面连接吊具。底梁由快装组合单元组成,分为前部单元、中部单元和尾部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销 轴铰接或通过连接板、蟝栓连接,底梁尾部单元通过地脚嫘栓固定或使用压重固定;底梁 中部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底梁前部单元起重 臂根铰两侧分别布置安装有操作室和电控箱。人字架前支架门架中间设有腹杆件,腹杆件与门架为三角形焊接结构,前支架分为一 段或多段,各段之间通过法兰或连接板、螺栓连接;人字架前支架下部前向设有防止起重 臂后仰的装置;人字架后拉杆分为一段或多段,各段之间通过法兰或连接板、螺栓连接。起重臂由快装组合单元组成,分为根部单元、中间单元和头部单元,各单元均为管桁 结构,主弦管和腹管之间焊接为三角形;起重臂根部单元后向设有防止起重臂后仰的装置; 起重臂中间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组成。起重臂各单元之间通过圆法兰、螺栓连接。起重臂各单元之间通过竖法兰或连接板或销轴连接。起升动滑轮组与吊具通过拉板、销轴连接在一起。起重机还可以附设副起升机构,副起升巻扬机安装于起重臂根部单元,副起升定滑轮 设置在起重臂头部单元;副起升钢丝绳由巻扬机经由副起升定滑轮、副吊具缠绕并固定在 起重臂头部单元。本技术采用在底梁上安装人字架、起重臂和巻扬机,人字架顶端和起重臂顼端及 吊具通过由巻扬机控制的钢丝绳连接。使用时,通过在操作室内操纵巻扬机动作,完成起 重臂和吊具的起升降落。另外本技术还设有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幅度指示, 操作室外设有急停按钮和电铃信号,为设备可靠运行提供了保证。本技术特别适用于 沿海港口和内河码头的大件装卸,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内陆场所的大件装卸。本技术具 有结构紧凑,不需用地锚和缆风绳,灵活性好,安装拆卸及转场运输便捷,受地形及环境 气候条件限制小,占用场地小,起重量大,稳定性高,抗风能力强,安全可靠,外形简捷 美观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l.底粱,2.人字架,3.后拉杆,4.前支架,5.起重臂,6.吊具,7.变幅巻扬机, 8.起升巻扬机,9.操作室,IO.起重臂铰支座,ll.前支架铰支座,12.后拉杆铰支座,13.导向滑轮组,14.变幅定滑轮组,15.变幅平衡滑轮组,16.变幅动滑轮组,17.起升定滑轮 组,18.起升动滑轮组,19.地脚嫘栓,20.副起升巻扬机,21.副起升定滑轮,22.副吊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l:结构如附图所示,底梁1前部单元设有起重臂铰支座10和人字架前支架铰 支座11,底梁1尾部单元设有人字架后拉杆铰支座12,底梁1中部单元安装有两台变幅巻 扬机7和两台起升巻扬机8;人字架2由门形前支架4和后拉杆3组成,前支架4与后拉 杆3在前支架4上部后向通过销轴铰接,前支架4下部通过销轴与底梁1前部单元的前支 架铰支座ll铰接,后拉杆3下部与底梁1尾部单元的后拉杆铰支座12通过销轴铰接,前 支架4顶端设有变幅及起升导向滑轮组13,前支架4上部前向安装有变幅定滑轮组14和 变幅平衡滑轮组15;起重臂5根部与底梁1前部单元的起重臂铰支座10通过销轴铰接, 起重臂5顶端设有起升导向滑轮组13,起重臂5头部后向安装有变幅动滑轮组16,起重 臂5头部前向安装有起升定滑轮组17;人字架3顶端与起重臂5顶端及吊具6通过滑轮组 和由巻扬机控制的钢丝绳连接;变幅钢丝绳由变幅巻扬机7经由人字架顶端导向滑轮组13、 变幅定滑轮组14、变幅动滑轮组16、变幅平衡滑轮组15缠绕;起升钢丝绳由起升巻扬机 8经由人字架3顶端导向滑轮组13、起重臂5顶端导向滑轮组13、起升定滑轮组17、起 升动滑轮组18缠绕;起升动滑轮组18下面连接吊具6。底梁1由快装组合单元组成,分为前部单元、中部单元和尾部单元,前部单元和中部 单元通过销轴铰接,中部单元和尾部单元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底梁1尾部单元通过地 脚螺栓19固定;底梁1中部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底梁1前部单元起重臂5根铰两侧分别布置安装有操作室9和电阻箱。人字架前支架4门架中间设有腹杆件,腹杆件与门架为三角形焊接结构,前支架4分 为一段或多段,各段之间通过方法兰、螺栓连接;人字架前支架4下部前向设有防止起重 臂后仰的装置;人字架后拉杆3分为一段或多段,各段之间通过竖法兰、螺栓连接。起重臂5由快装组合单元组成,分为根部单元、中间单元和头部单元,各单元均为管 桁结构,主弦管和腹管之间焊接为三角形;起重臂5根部单元后向设有防止起重臂后仰的 装置;起重臂5中间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组成。起重臂5各单元之间通过圆法兰、螺栓连接。起升动滑轮组18与吊具6通过拉板、销轴连接在一起。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重机,主要由底梁、人字架、起重臂、吊具和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及操作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梁为该起重装置的底座,人字架、起重臂、变幅机构、起升机构及操作室均安装于底梁上,底梁中部单元安装有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人字架由门形前支架和后拉杆组成,前支架与后拉杆在前支架上部后向通过销轴铰接,前支架下部与底梁前部单元通过销轴铰接,后拉杆下部与底梁尾部单元通过销轴铰接,前支架上部前向安装有变幅定滑轮组和变幅平衡滑轮组,前支架顶端设有变幅及起升导向滑轮组;起重臂根部与底梁前部单元通过销轴铰接,起重臂顶端设有起升导向滑轮组,起重臂头部后向安装有变幅动滑轮组,起重臂头部前向安装有起升定滑轮组;人字架顶端与起重臂顶端及吊具通过滑轮组和由卷扬机控制的钢丝绳连接;变幅钢丝绳由变幅卷扬机经由人字架顶端导向滑轮组、变幅定滑轮组、变幅动滑轮组、变幅平衡滑轮组缠绕;起升钢丝绳由起升卷扬机经由人字架顶端导向滑轮组、起重臂顶端导向滑轮组、起升定滑轮组、起升动滑轮组缠绕;起升动滑轮组下面连接吊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仉健康施发扬郝好峰吴庆富刘兰荣韩吉超孟庆芹季坤鹏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