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荣康专利>正文

一种集装箱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90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的集装箱吊具。它主要包括带有吊钩的吊板,吊板的两端紧固连接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控制集装箱吊具的晃动,使集装箱吊具上的吊锁钩精确地落入集装箱上的吊锁孔内,操作简便,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集装箱及集装箱吊具的损坏率,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的集装箱吊具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集装箱装卸作业中,集装箱吊具是由桥机的四根起重钢索吊着。集装箱吊具因惯性力作用,会产生纵向前后移动和自由转动,起重钢索越长晃动越厉害,对位难度很大。集装箱吊具的这一特定结构使司机在操作集装箱吊具上的吊锁钩与集装箱上的吊锁孔对位时,司机往往抓住瞬间猛然按下手柄,使集装箱吊具快速下坠使得其上的四个吊锁钩插入集装箱上的吊锁孔内。由于高空作业,司机视觉存在误差,一次、二次、甚至多次的反复对位。集装箱吊具的这种对位方法使得司机神精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造成判断能力逐渐下降,装卸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安全生产,晚上作业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集装箱的侧面作为基准面,能对待装卸的集装箱进行定位的集装箱吊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带有吊钩的吊板,其特征是吊板相同一侧的两端紧固连接定位板。在设计时使得本技术定位板的内侧至吊锁钩的间距等于集装箱上的外侧至吊锁孔的间距。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进一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紧固连接为焊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地控制集装箱吊具的晃动,使集装箱吊具上的吊锁钩精确地落入集装箱上的吊锁孔内,操作简便,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集装箱及集装箱吊具的损坏率,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参照图1。本技术主要包括带有吊钩1的吊板2,吊板2的两端紧固连接定位板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2。装卸作业时,集装箱吊具在某一方向、假设为横向的位置是依靠地面等上的桥机位置不产生位移,而在纵向是移动的。司机按照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吊具的操作方法,将本技术中的定位板的内侧靠在集装箱的外侧,然后按下操作手柄,使本技术的吊锁钩精确地落入集装箱上的吊锁孔内,并按现有技术使吊锁孔锁紧吊锁钩,即可起吊集装箱。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吊具,它主要包括带有吊钩的吊板,其特征是吊板相同一侧的两端紧固连接定位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吊具,其特征是紧固连接为焊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的集装箱吊具。它主要包括带有吊钩的吊板,吊板的两端紧固连接定位板。本技术能有效地控制集装箱吊具的晃动,使集装箱吊具上的吊锁钩精确地落入集装箱上的吊锁孔内,操作简便,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集装箱及集装箱吊具的损坏率,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文档编号B66C1/62GK2771164SQ200520039920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沈荣康 申请人:沈荣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吊具,它主要包括带有吊钩的吊板,其特征是:吊板相同一侧的两端紧固连接定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康
申请(专利权)人:沈荣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