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包括由底板、侧板、内外支承板及拉杆构成的钢制支架和活动及固定于底板上的支架构成的机架;由起重电机、电动控制器、变速减速器、蜗杆、蜗轮、主轴构成动力传递机构;主轴带动钢丝绳卷出或卷回构成起重机构;丝杆、主导轮、从导轮等构件构成弯管机构;主轴转动,丝杆移动,构成压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起重、弯管、压力三重功能,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为企业节省了投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
,特别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目前,机械、小氮肥行业使用的起重机、弯管机、压力机各自相互独立,互不通用。一些企业有起重、弯管任务和压力加工业务时,就要花费一定数额的资金购买起重机、弯管机、压力机三台设备,但因业务不足,特别是小氮肥行业,需要而不常用这三台设备,既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又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起重、弯管及压力加工,并具有安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设备来解决机械、小氮肥行业所需要的三套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其特征是其包括1、由底板、侧板、内外支承板及拉杆构成钢制支架和固定及活动于底板上的支架构成的机架;2、由起重电机、电动控制器、变速减速器、蜗杆、蜗轮带动主轴进行转动构成动力传递机构,其中起重电机、变速减速器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架上,电动控制器安装在固定于底板上的支架及联轴器上,蜗杆两端通过轴承座与内支承板相连,蜗轮与主轴采用双键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限制其轴向移动,主轴通过轴承装配在内外支承板上,其主轴内孔一端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母;3、由双用啮合板啮合主轴后,主轴转动并带动钢丝绳卷出或卷回,构成起重机构,其中钢丝绳与主轴刚性联接;4、双用啮合板啮合主轴后,主轴内孔螺母带动丝杆与双用啮合板转动及与主导轮、从导轮、支承导轮、导轮支架、导轮支架顶紧装置构成弯管机构,其中主导轮与丝杆六方孔连接,主导轮上设有弯管引导构件,弯管引导构件上设有保险销,牵引管道转动,并起保险双重功能,从导轮和支承导轮通过销轴活接在导轮支架上,导轮支架与外支承板相连,导轮支架顶紧装置安装在外支承板上。5、由双用啮合板啮合外支承板后,主轴转动,丝杆受双用啮合板约束,主轴内孔螺母带动丝杆沿轴向移动,构成压力机构,其中螺钉限制双用啮合板轴向移动,工件位于活动支架上,侧板承受工件的压力。所述导轮支架顶紧装置由顶紧杆、顶紧螺杆及螺杆座构成,螺杆座通过螺钉安装在外支承板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起重工作部分双用啮合板与主轴啮合后,起重电机通过电动制动器、变速减速器带动蜗杆,再带动蜗轮和主轴转动,钢丝绳卷出或卷回,实现起重功能;2、弯管工作部分双用啮合板啮合主轴后,双用啮合板与主轴内孔螺母带动丝杆转动,并带动主导轮转动,以完成弯管动作;3、压力工作部分双用啮合板与外支承板啮合后,限制丝杆转动,主轴转动,其内孔螺母带动丝杆轴向移动,完成压力动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起重、弯管、压力三重功能,真正做到一机多用,为企业节省了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向视图。附图描述的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包括1、由底板(1)、侧板(2)、内外支承板(3)、(4)及拉杆(5)构成的钢制支架和固定及活动于底板(1)上的支架(6)、(7)构成机架;2、由起重电机(8)、电动控制器(10)、变速减速器(11)、蜗杆(13)、蜗轮(14)带动主轴(15)转动构成动力传递机构;其中起重电机(8)、变速减速器(11)固定于支架(7)上,电动控制器(10)安装在支架(7)及联轴器(9)上,蜗杆(13)两端通过轴承座(26)、(27)固定在内支承板(3)上,主轴通过(17)、(18)、(19)装配于内外支承板(3)、(4)上,其主轴内孔一端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母,钢丝绳(20)一端与主轴(21)钢性连接,起重电机(8)通过变速减速器(11)、蜗杆(13)、蜗轮(14)后,主轴(15)按一定的转速适应起重、弯管、压力机三种功能所需。3、双用啮合板(22)与主轴(15)啮合后,主轴(15)转动,钢丝绳(20)卷出或卷回,实现起重机构,其中钢丝绳一端与主轴(15)进行刚性连接。4、双用啮合板(22)与主轴(15)啮合后,主轴(15)内孔螺母带动丝杆(21)与双用啮后板(22)转动和主导轮(28)、从导轮(31)、支承导轮(33)、导轮支架(38)、导轮支架顶紧装置构成弯管机构,其中双用啮合板(22)通过螺钉(24)限制其轴向移动,主导轮(28)与丝杆(21)采用六方孔连接,螺钉(35)限制主导轮(28)轴向移动。衬套(37)调整从导轮(31)、支承导轮(33)与导板支架之间的距离。主导轮(28)上设有弯管引导构件(29),弯管引导件上设有保险销(30);从导轮(31)和支承导轮(33)通过销轴(32)、(34)活接在导轮支架(38)上,其中销轴(34)通过螺母(36)又将导轮支架(38)与外支承板(4)相连,导轮支架顶紧装置由顶紧杆(39)、螺杆(40)、螺杆座(41)构成,螺杆座(41)通过螺栓(42)安装在外支承板(4)上。权利要求1.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其特征是包括(1)、由底板(1)、侧板(2)、内外支承板(3)、(4)及拉杆(5)构成的钢制支架和活动及固定于底板(1)上的支架(6)、(7)构成的机架;(2)、由起重电机(8)、电动控制器(10)、变速减速器(11)、蜗杆(13)、蜗轮(14)带动主轴(15)转动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其中起重电机(8)、变速减速器(11)固定于支架(7)上,电动控制器(10)安装在支架(7)及联轴器(9)上,蜗杆(13)两端通过轴承座(26)、(27)固定在内支承板(3)上,蜗轮(14)通过双键(16)与主轴(15)连接,锁紧螺母(25)限制蜗轮(14)轴向移动,主轴通过轴承(17)、(18)、(19)装配在内外支承板(3)、(4)上,其主轴(15)内孔一端设有与丝杆(21)相配合的螺母,起重电机(8)通过电动控制器(10)、联轴器(9)、变速减速器(11)、联轴器(12)、蜗杆(13)、蜗轮(14)使主轴(15)转动;(3)、由双用啮合板(22)啮合主轴(15)后,主轴(15)带动钢丝绳(20)卷出或卷回,构成起重机构;其中钢丝绳(20)一端与主轴(15)刚性联接;(4)、由与主轴(15)啮合的双用啮合板(22)和主轴(15)后,主轴(15)内孔螺母带动丝杆(21)转动及与主导轮(28)、从导轮(31)、支承导轮(33)、导轮支架(38)、导轮支架顶紧装置构成的弯管机构;其中螺钉(24)和(35)分别限制双用啮合板(22)、主导轮(28)轴向移动,主导轮(28)与丝杆(21)六方孔连接,主导轮(28)上设有弯管引导构件(29),弯管引导构件上设有保险销(30),从导轮(31)和支承导轮(33)通过销轴(32)、(34)活接在导轮支架(38)上,导轮支架(38)与外支承板(4)相连,导轮支架顶紧装置安装在外支承板(4)上;(5)、由双用啮合板(22)啮合外支承板(4)上后,主轴(15)转动,丝杆(21)受双用啮合板(22)约束,主轴(15)内孔螺母带动丝杆(21)沿轴向移动,构成压力机构,其中螺钉(23)限制双用啮合板(22)轴向移动,工件位于活动支承架(6)上,侧板(2)承受工件压力。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包括由底板、侧板、内外支承板及拉杆构成的钢制支架和活动及固定于底板上的支架构成的机架;由起重电机、电动控制器、变速减速器、蜗杆、蜗轮、主轴构成动力传递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起重、弯管、压力三用机,其特征是:包括(1)、由底板(1)、侧板(2)、内外支承板(3)、(4)及拉杆(5)构成的钢制支架和活动及固定于底板(1)上的支架(6)、(7)构成的机架;(2)、由起重电机(8)、电动控制器(10)、变速减 速器(11)、蜗杆(13)、蜗轮(14)带动主轴(15)转动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其中起重电机(8)、变速减速器(11)固定于支架(7)上,电动控制器(10)安装在支架(7)及联轴器(9)上,蜗杆(13)两端通过轴承座(26)、(27)固定在内支承板(3)上,蜗轮(14)通过双键(16)与主轴(15)连接,锁紧螺母(25)限制蜗轮(14)轴向移动,主轴通过轴承(17)、(18)、(19)装配在内外支承板(3)、(4)上,其主轴(15)内孔一端设有与丝杆(21)相配合的螺母,起重电机(8)通过电动控制器(10)、联轴器(9)、变速减速器(11)、联轴器(12)、蜗杆(13)、蜗轮(14)使主轴(15)转动;(3)、由双用啮合板(22)啮合主轴(15)后,主轴(15)带动钢丝绳(20)卷出或卷回,构成起重机构;其 中钢丝绳(20)一端与主轴(15)刚性联接;(4)、由与主轴(15)啮合的双用啮合板(22)和主轴(15)后,主轴(15)内孔螺母带动丝杆(21)转动及与主导轮(28)、从导轮(31)、支承导轮(33)、导轮支架(38)、导轮支架顶紧装 置成的弯管机构;其中螺钉(24)和(35)分别限制双用啮合板(22)、主导轮(28)轴向移动,主导轮(28)与丝杆(21)六方孔连接,主导轮(28)上设有弯管引导构件(29),弯管引导构件上设有保险销(30),从导轮(31)和支承导轮(33)通过销轴(32)、(34)活接在导轮支架(38)上,导轮支架(38)与外支承板(4)相连,导轮支架顶紧装置安装在外支承板(4)上;(5)、由双用啮合板(22)啮合外支承板(4)上后,主轴(15)转动,丝杆(21)受双用啮合板(22)约 束,主轴(15)内孔螺母带动丝杆(21)沿轴向移动,构成压力机构,其中螺钉(23)限制双用啮合板(22)轴向移动,工件位于活动支承架(6)上,侧板(2)承受工件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鸾,
申请(专利权)人:李仲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