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675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包括车把、转向器、转向传动杠和支承轴承,所述车把通过转向驱动杆与转向器内部的转向轴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向万向节与转向直拉杆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通过V型连接杆与中心调节轴固定相连,所述中心调节轴的顶端活动设置在转向器顶部的顶板中部设有的凹槽内,所述中心调节轴的底端与水平调节轴中部固定相连,所述水平调节轴的两端均与转向直拉杆的中部固定相连。该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能够使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车把和转向驱动杆调节行驶方向非常省力,操作方便,增加了适用人群,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制造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
技术介绍
主支架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在于使摩托车行驶时保持稳定平衡。现有的摩托车主支架多为简易的固定轴调节结构,这种摩托车主支架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因此造成了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调节行驶方向非常吃力,十分的不方便。如果驾驶员为女性或身材较为瘦弱,驾驶将十分的困难,基于这个原因,缩小了摩托车的适用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包括车把、转向器、转向传动杠和支承轴承,所述车把通过转向驱动杆与转向器内部的转向轴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向万向节与转向直拉杆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通过V型连接杆与中心调节轴固定相连,所述中心调节轴的顶端活动设置在转向器顶部的顶板中部设有的凹槽内,所述中心调节轴的底端与水平调节轴中部固定相连,所述水平调节轴的两端均与转向直拉杆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转向直拉杆通过第二转向万向节与设置在转向器底部设有的转向传动杠固定相连,所述转向传动杠的底端通过制动装置与支承轴承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车把的一侧设有手刹,所述手刹通过拉条与制动装置内设有的驻车驱动器相连,所述驻车驱动器的背部设有制动活塞,所述驻车驱动器通过拉杆与制动摩擦片传动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与车轮外表面设有的制动支撑销片接触,所述制动支撑销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制动蹄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万向节和第二转向万向节的两侧均设有平衡调节器,所述第一转向万向节和第二转向万向节的内部设有呈十字状的万向调节接头,并且万向调节接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转向轴和转向直拉杆内均设有的芯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向传动杠的内部设有内转向轴,所述内转向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缓震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万向节和第二转向万向节以对称的形式分排布在中心调节轴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支承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垫,并且支承轴承中部设置有凹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通过在转向器的内部设有的转向轴、转向直拉杆、V型连接杆、中心调节轴和多个转向万向节以及与转向传动杠杆的配合使用,使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车把和转向驱动杆调节行驶方向非常省力,操作方便,增加了适用人群,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把、2转向器、3转向传动杠、4支承轴承、5转向驱动杆、6转向轴、7第一转向万向节、8转向直拉杆、9V型连接杆、10中心调节轴、11顶板、12水平调节轴、13第二转向万向节、14制动装置、15凹陷、16手刹、17拉条、18驻车驱动器、19制动活塞、20拉杆、21制动摩擦片、22车轮、23制动支撑销片、24制动蹄复位弹簧、25平衡调节器、26万向调节接头、27芯轴、28内转向轴、29缓震弹簧、30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包括车把1、转向器2、转向传动杠3和支承轴承4,车把1通过转向驱动杆5与转向器2内部的转向轴6固定相连,转向轴6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向万向节7与转向直拉杆8固定相连,转向轴6通过V型连接杆9与中心调节轴10固定相连,中心调节轴10的顶端活动设置在转向器2顶部的顶板11中部设有的凹槽内,中心调节轴10的底端与水平调节轴12中部固定相连,水平调节轴12的两端均与转向直拉杆8的中部固定相连,转向直拉杆8通过第二转向万向节13与设置在转向器2底部设有的转向传动杠3固定相连,转向传动杠3的内部设有内转向轴28,内转向轴28的外表面套设有缓震弹簧29,第一转向万向节7和第二转向万向节13以对称的形式分排布在中心调节轴10的两侧,第一转向万向节7和第二转向万向节13的两侧均设有平衡调节器25,第一转向万向节7和第二转向万向节13的内部设有呈十字状的万向调节接头26,并且万向调节接头2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转向轴6和转向直拉杆8内均设有的芯轴27活动连接,转向传动杠3的底端通过制动装置14与支承轴承4固定相连,支承轴承4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垫30,并且支承轴承4中部设置有凹陷15,车把1的一侧设有手刹16,手刹16通过拉条17与制动装置14内设有的驻车驱动器18相连,驻车驱动器18的背部设有制动活塞19,驻车驱动器18通过拉杆20与制动摩擦片21传动连接,制动摩擦片21与车轮22外表面设有的制动支撑销片23接触,制动支撑销片23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制动蹄复位弹簧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使用者由车把1通过转向驱动杆5调节转向器2内的转向轴6,转向轴6通过第一转向万向节7调节转向直拉杆8,同时,通过V型连接杆9调节中心调节轴10,中心调节轴10调节水平调节轴12的平衡,水平调节轴12也调节转向直拉杆8,一同对转向器2底部设有的转向传动杠3进行转向调节,转向传动杠3通过制动装置14调节支承轴承4,从而能够达到操作摩托车省力的目的,通过在转向器2的内部设有的转向轴6、转向直拉杆8、V型连接杆9、中心调节轴10和多个转向万向节以及与转向传动杠杆3的配合使用,使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车把1和转向驱动杆5调节行驶方向非常省力,操作方便,增加了适用人群,易于推广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包括车把(1)、转向器(2)、转向传动杠(3)和支承轴承(4),所述车把(1)通过转向驱动杆(5)与转向器(2)内部的转向轴(6)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6)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向万向节(7)与转向直拉杆(8)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6)通过V型连接杆(9)与中心调节轴(10)固定相连,所述中心调节轴(10)的顶端活动设置在转向器(2)顶部的顶板(11)中部设有的凹槽内,所述中心调节轴(10)的底端与水平调节轴(12)中部固定相连,所述水平调节轴(12)的两端均与转向直拉杆(8)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转向直拉杆(8)通过第二转向万向节(13)与设置在转向器(2)底部设有的转向传动杠(3)固定相连,所述转向传动杠(3)的底端通过制动装置(14)与支承轴承(4)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包括车把(1)、转向器(2)、转向传动杠(3)和支承轴承(4),所述车把(1)通过转向驱动杆(5)与转向器(2)内部的转向轴(6)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6)的底部通过第一转向万向节(7)与转向直拉杆(8)固定相连,所述转向轴(6)通过V型连接杆(9)与中心调节轴(10)固定相连,所述中心调节轴(10)的顶端活动设置在转向器(2)顶部的顶板(11)中部设有的凹槽内,所述中心调节轴(10)的底端与水平调节轴(12)中部固定相连,所述水平调节轴(12)的两端均与转向直拉杆(8)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转向直拉杆(8)通过第二转向万向节(13)与设置在转向器(2)底部设有的转向传动杠(3)固定相连,所述转向传动杠(3)的底端通过制动装置(14)与支承轴承(4)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杠杆比和双驻车状态的摩托车省力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1)的一侧设有手刹(16),所述手刹(16)通过拉条(17)与制动装置(14)内设有的驻车驱动器(18)相连,所述驻车驱动器(18)的背部设有制动活塞(19),所述驻车驱动器(18)通过拉杆(20)与制动摩擦片(21)传动连接,所述制动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鼎林车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