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包括杠铃片码放杆、升降横梁、底座横梁、活动筒体、立柱、定握持杆A和动握持杆A,所述底座横梁的顶部两端平行焊接两根竖直的立柱,两根立柱之间焊接定握持杆A,而两根立柱上均活动套接活动筒体,活动筒体能够在立柱上滑动,且两个活动筒体的顶部之间焊接动握持杆A,动握持杆A与定握持杆A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活动筒体的底部之间焊接升降横梁,活动筒体和升降横梁构成活动机构,活动机构上安装重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根立柱上套接活动筒体,构成相对运动的结构,其中活动筒体和升降横梁构成活动机构,通过调节活动机构的重量,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锻炼效果,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握力器,具体是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通常都会以锻炼身体为主,大多人锻炼身体就会用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利用循环施力的方法,让肌肉与身体逐渐的强壮起来,而健身器材的使用,随着每个人拥有力量不同,所达效果也不同,其中,握力器是以锻炼手指握力的一种健身器材,现有的握力器装置都是以弹簧来达成,主要是利用弹簧的张力,控制握力器重量范围都是随着弹簧数量的多少与弹簧的粗细来决定,缺点在于握力器用久了,弹簧就会出同松弛,达不到以往的张力,还有就是在需要不同力量的锻炼时,就要同时购买多个握力器,以供不同阶段的锻炼,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包括杠铃片码放杆、升降横梁、底座横梁、活动筒体、立柱、定握持杆A和动握持杆A,所述底座横梁的两端端部均焊接底座支脚,所述底座横梁的顶部两端平行焊接两根竖直的立柱,两根立柱之间焊接定握持杆A,而两根立柱上均活动套接活动筒体,活动筒体能够在立柱上滑动,且两个活动筒体的顶部之间焊接动握持杆A,动握持杆A与定握持杆A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活动筒体的底部之间焊接升降横梁,活动筒体和升降横梁构成活动机构,活动机构上安装哑铃片调节装置和拉力带调节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哑铃片调节装置主要由杠铃片码放杆和多个杠铃片构成,杠铃片码放杆竖直设置在升降横梁的中部,通过在杠铃片码放杆上码放杠铃片,调节活动机构的重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力带调节装置主要由拉力带限位杆和拉力带固定杆构成,拉力带限位杆焊接在活动筒体的内侧壁,而底座支脚的两端分别焊接拉力带固定杆,拉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拉力带固定杆上,而拉力带的中部搭在拉力带限位杆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握持杆A上焊接一对动握持杆B,定握持杆A焊接一对定握持杆B,且动握持杆B和定握持杆B的位置上下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两根立柱上套接活动筒体,构成相对运动的结构,其中活动筒体和升降横梁构成活动机构,通过在杠铃片码放杆上码放杠铃片,调节活动机构的重量,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锻炼效果,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同时可以使用拉力带为活动机构提供阻力,从而满足不同的需要,扩大器械的使用范围。同时在动握持杆A上焊接一对动握持杆B,定握持杆A焊接一对定握持杆B,实现更多的姿势进行握力锻炼,如单手和双手的切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杠铃片码放杆1、杠铃片2、升降横梁3、底座横梁4、拉力带固定杆5、底座支脚6、拉力带7、拉力带限位杆8、活动筒体9、立柱10、定握持杆A11、定握持杆B12、动握持杆A13、动握持杆B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包括杠铃片码放杆1、杠铃片2、升降横梁3、底座横梁4、拉力带固定杆5、底座支脚6、拉力带7、拉力带限位杆8、活动筒体9、立柱10、定握持杆A11、定握持杆B12、动握持杆A13和动握持杆B14,底座横梁4的两端端部均焊接底座支脚6,以构成底座,通过底座支脚6增强底座的稳定性能,所述底座横梁4的顶部两端平行焊接两根竖直的立柱10,两根立柱10之间焊接定握持杆A11,以用作承力支撑,而两根立柱10上均活动套接活动筒体9,活动筒体9能够在立柱10上滑动,且两个活动筒体9的顶部之间焊接动握持杆A13,动握持杆A13与定握持杆A11平行设置,使用时同时握住动握持杆A13与定握持杆A11,即可进行握力锻炼。所述动握持杆A13上焊接一对动握持杆B14,定握持杆A11焊接一对定握持杆B12,且动握持杆B14和定握持杆B12的位置上下对应,以便于使用更多的姿势进行握力锻炼,如单手和双手的切换。所述两个活动筒体9的底部之间焊接升降横梁3,活动筒体9和升降横梁3构成活动机构,通过在活动机构上安装重量调节装置,以实现握力器的力度调节,而重量调节装置包括哑铃片调节装置和拉力带调节装置。所述哑铃片调节装置主要由杠铃片码放杆1和多个杠铃片2构成,杠铃片码放杆1竖直设置在升降横梁3的中部,通过在杠铃片码放杆1上码放杠铃片2,调节活动机构的重量,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锻炼效果,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所述拉力带调节装置主要由拉力带限位杆8和拉力带固定杆5构成,拉力带限位杆8焊接在活动筒体9的内侧壁,而底座支脚6的两端分别焊接拉力带固定杆5,拉力带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拉力带固定杆5上,而拉力带7的中部搭在拉力带限位杆8上,通过拉力带7提供阻力,用于锻炼,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和锻炼选择不同拉力的拉力带。所述哑铃片调节装置和拉力带调节装置可同时设置在活动机构上,从而增大调节范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根立柱10上套接活动筒体9,构成相对运动的结构,其中活动筒体、升降横梁和杠铃片码放杆构成活动机构,通过在杠铃片码放杆1上码放杠铃片2,调节活动机构的重量,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锻炼效果,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同时可以使用拉力带7为活动机构提供阻力,从而满足不同的需要,扩大器械的使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包括杠铃片码放杆、升降横梁、底座横梁、活动筒体、立柱、定握持杆A和动握持杆A,所述底座横梁的两端端部均焊接底座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横梁的顶部两端平行焊接两根竖直的立柱,两根立柱之间焊接定握持杆A,而两根立柱上均活动套接活动筒体,活动筒体能够在立柱上滑动,且两个活动筒体的顶部之间焊接动握持杆A,动握持杆A与定握持杆A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活动筒体的底部之间焊接升降横梁,活动筒体和升降横梁构成活动机构,活动机构上安装哑铃片调节装置和拉力带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包括杠铃片码放杆、升降横梁、底座横梁、活动筒体、
立柱、定握持杆A和动握持杆A,所述底座横梁的两端端部均焊接底座支脚,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横梁的顶部两端平行焊接两根竖直的立柱,两根立柱之间焊接定握持杆A,而两
根立柱上均活动套接活动筒体,活动筒体能够在立柱上滑动,且两个活动筒体的顶部之间
焊接动握持杆A,动握持杆A与定握持杆A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活动筒体的底部之间焊接
升降横梁,活动筒体和升降横梁构成活动机构,活动机构上安装哑铃片调节装置和拉力带
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力量可调节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哑铃片调节
装置主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强盟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