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电芯(1)、电解液以及包装壳(2)。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包括:胶材(3),位于电芯(1)和包装壳(2)之间。胶材(3)包括第一粘性层(31)以及第二功能层(32)。第一粘性层(31)直接或间接地粘结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上;第二功能层(32)设置于第一粘性层(31)与电芯(1)直接或间接粘结的表面的相反一侧,在对电化学储能装置施加压力之前不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而在施加压力之后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既能实现电芯与包装壳之间的固定连接,解决跌落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能避免胶材两面均有粘性造成的电芯入壳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容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 染、自放电小和循环寿命长的优点,使得其在通讯、电器、电子信息、动力装备以及储能等领 域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充放电速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跌落测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项较为严苛的安全测试。锂离子二次电池跌落后 极其容易出现顶封冲开、漏液、隔离膜起皱、内短路、极耳拉断等问题。目前通过使用胶带 将电芯捆住或增大顶封区域尺寸来解决顶封冲开、漏液、极耳拉断问题,但是采用该方法会 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并且不能解决锂离子二次电池跌落时出现的隔离膜收 缩、起皱、内短路问题。通过在电芯与包装壳之间粘结传统的双面粘结胶纸,可以解决锂离 子二次电池跌落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但由于胶纸两面均有粘性层,增加了电芯入壳(即进 入包装壳)的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所述 电化学储能装置既能实现电芯与包装壳之间的固定连接,解决跌落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又能避免胶材两面均有粘性造成的电芯入壳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包括:电芯、电解 液以及包装壳。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电解液 浸渍电芯;包装壳封装电芯并容纳电解液。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包括:胶材,位于电芯 和包装壳之间。胶材包括第一粘性层以及第二功能层。第一粘性层直接或间接地粘结设置 于电芯的外表面上;第二功能层设置于第一粘性层与电芯直接或间接粘结的表面的相反一 侦牝在对电化学储能装置施加压力之前不与包装壳粘结在一起,而在施加压力之后与包装 壳粘结在一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的胶材的第二功能层在施加压力之前不与包装壳粘结在一起,因此能够 避免胶材两面均有粘性造成的电芯入壳难的问题。 2.在本专利技术的胶材入壳后,在加压的条件下,第二功能层与包装壳粘结在一起,从 而实现电芯与包装壳之间的固定连接,解决跌落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胶材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胶材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胶材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胶材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是由图1的A-A线作出的以截面夸张示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 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芯 11收尾处 2包装壳 3 胶材 31第一粘性层 32第二功能层 33 基材 34保护层 4 胶纸【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以及实施例、对比例及测试过程以及测试 结果。 首先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包括:电芯1、电解液以及包装壳2。电 芯1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电解液浸渍电芯1 ;包装 壳2封装电芯1并容纳电解液。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包括:胶材3,位于电芯1和包装壳 2之间。胶材3包括第一粘性层31以及第二功能层32。第一粘性层31直接或间接地粘结 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上;第二功能层32设置于第一粘性层31与电芯1直接或间接粘结 的表面的相反一侧,在对电化学储能装置施加压力之前不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而在施 加压力之后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胶材3的第二功能层31在施加压力之前不与 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因此能够避免胶材3两面均有粘性造成的电芯1入壳(即进入包装 壳2)难的问题;胶材3入壳后,在加压的条件下,第二功能层32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从 而实现电芯1与包装壳2之间的固定连接,解决跌落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可选自锂二次电 池、锂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电芯1可为卷绕式电芯、叠片式电芯、或 叠加卷式电芯。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胶材3可设置于位于电芯1和包装壳2 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胶材3可粘结设置于卷绕式电芯1的卷绕的收尾处11或电芯1表 面与包装壳2正对的任何位置,胶材3可同时粘结设置于垂直于电芯1宽度方向的绕过电 芯1的顶部、底部,也可以在电芯1的任何一个棱边和角位,或者同时贴于几个位置。胶材 3的面积不超过电芯1的表面积,胶材3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环形、回 字形、多孔状等各种形状。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包装壳2可选自软包装壳、硬包装壳中 的一种。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可包括:单面或 双面具有粘性的胶纸4,位于电芯1和胶材3之间,其胶粘面粘结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上 而另一面与胶材3粘结连接,以使胶材3间接地粘结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上。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单面或双面具有粘性的胶纸4的基材可 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取向聚丙烯(PP)、聚酰亚胺(PI)中的至少一种;单面或 双面具有粘性的胶纸4的胶可选自丙烯酸树脂胶、热固性聚氨酯胶、有机硅胶、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胶纸4的厚度可为3μm~20μm。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第一粘性层31的厚度可为3μπι~ 40μm〇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第二功能层32的厚度可为3μπι~ 40μm〇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对电化学储能装置施加的压力可为 0. 2MPa~1. 5MPa。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对电化学储能装置施加压力时的温度可 为室温或高于室温的温度。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第一粘性层31和第二功能层32中的至 少一个可具有流动性。以第一粘性层31可具有流动性为例,在这种情况下,电芯1装入包 装壳2之后,在加压的条件下,因第一粘性层31具有流动性,从而在压力作用下第一粘性层 31的胶被部分挤出到第一粘性层31的原始位置的周边,从而既减小了胶材3的厚度,又增 大了粘结面积,从而使电芯1与包装壳2更好地粘结在一起。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第一粘性层31可选自温敏胶或具有初 粘性的压敏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温敏胶可选自萜烯树脂、石油树脂、环烷油、聚烯烃、聚 乙烯醇缩丁醛、聚酰胺类、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 共聚物(SIS)、聚酯类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环烷油不能单独使用。其中,聚烯烃可选自聚丙 烯(PP)、聚丁烯(PB)、聚异戊二烯(PI)、聚苯乙烯(PS)中的至少一种;聚酰胺类可选自聚 丙烯酰胺(PAM)、聚己内酰胺(PA-6)、环氧聚酰胺中的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电芯(1),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电解液,浸渍电芯(1);以及包装壳(2),封装电芯(1)并容纳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储能装置还包括:胶材(3),位于电芯(1)和包装壳(2)之间,包括:第一粘性层(31),直接或间接地粘结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上;以及第二功能层(32),设置于第一粘性层(31)与电芯(1)直接或间接粘结的表面的相反一侧,在对电化学储能装置施加压力之前不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而在施加压力之后与包装壳(2)粘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晋珍,喻鸿钢,方宏新,赖烈华,杨超,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