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841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5:47
一种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属于智能卡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其结构特点是,它还包括通信谐振线圈、电压调节器和多组由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各组能量源经电压调节器连接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通过通信谐振线圈与读卡器相互通信。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和电压调节器一起置于手环上,各组能量源排列呈圆形均布在手环的外圈,通信谐振线圈置于手环的内圈。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手环形状的智能卡在任意方向上均可刷卡,保证智能卡芯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卡应用
,特别是手环形非接触智能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标准的非接触智能卡片结构上由塑料卡基、谐振线圈和智能卡芯片组成,外形是尺寸85.5mm×54mm×0.76mm的长方形薄片,如图1所示。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不同形状的非接触智能卡卡片,如各种几何图形卡、挂坠卡、手环形卡等,通常统称之为“异形卡”。异形卡已经在许多领域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在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医疗保健、文化娱乐、餐饮酒店等领域。参看图2,非接触智能卡的工作原理在于,非接触智能卡片放在读卡器的射频发射区域内时,非接触智能卡的谐振线圈获取能量,并供给智能卡芯片运行,同时通过谐振线圈来传递读卡器和卡片的通信信号,完成非接触智能卡和读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实际应用中,非接触智能卡的谐振线圈需要有足够面积以便从读卡器获取足够能量给智能卡芯片使用。如果谐振线圈面积比较小或者形状比较特殊,非接触智能卡片放在读卡器的射频发射区域内时,其获取的能量可能会不足,智能卡芯片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刷卡失败。现有技术异形卡中的典型形状如手环形状的非接触智能卡,其谐振线圈形状由于受到手环宽度的限制。手环形状智能卡只能在某个方向内部嵌入智能卡芯片和一个小尺寸谐振线圈。刷卡时,只有将在此方向面向读卡器,放在读卡器的射频发射区域内时,才能刷卡成功,如图3所示。若变换刷卡方向,则不能实现手环形状的智能卡在任意方向上均可刷卡,如图4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它能使手环形状的智能卡在任意方向上均可刷卡,保证智能卡芯片的正常运行。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它包括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其结构特点是,它还包括通信谐振线圈、电压调节器和多组由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各组能量源经电压调节器连接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通过通信谐振线圈与读卡器相互通信。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和电压调节器一起置于手环上,各组能量源排列呈圆形均布在手环的外圈,通信谐振线圈置于手环的内圈。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手环的各个方向均匀排列由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手环各个方向在读卡器上刷卡时,均可满足给智能卡芯片提供能量,保证智能卡芯片的正常运行。手环内圈布置的通信谐振线圈只负责接受和发送通信信号,这样降低了对通信谐振线圈的形状和尺寸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标准非接触智能卡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标准非接触智能卡片刷卡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手环形状非接触智能卡刷卡成功状态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手环形状非接触智能卡刷卡不成功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包括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通信谐振线圈2、电压调节器4和多组由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3。各能量源3经电压调节器4连接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通过通信谐振线圈2与读卡器相互通信。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和电压调节器4一起置于手环上,各组能量源3排列呈圆形均布在手环的外圈,通信谐振线圈2置于手环的内圈。本专利技术中的各组能量源3围绕在手环外圈,均匀分布在手环的各个方向上。该手环形非接触智能卡从各个方向靠近读卡器上刷卡时,其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3均可满足给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提供能量。通信谐振线圈2置于手环的内圈,用于非接触智能卡和读卡器的通信。智能卡芯片和电压调节器位于手环上的某个部位。此手环形智能卡在环路任意方向均可与读卡器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它包括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通信谐振线圈(2)、电压调节器(4)和多组由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3),各能量源(3)经电压调节器(4)连接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通过通信谐振线圈(2)与读卡器相互通信;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和电压调节器(4)一起置于手环上,各组能量源(3)排列呈圆形均布在手环的外圈,通信谐振线圈(2)置于手环的内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环形非接触式智能卡,它包括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通信谐振线圈(2)、电压调节器(4)和多组由能量谐振线圈及整流电路组成的能量源(3),各能量源(3)经电压调节器(4)连接到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峰丁义民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