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麻醉针,包括针筒,推杆,活塞,针头,针体护套和推杆护套,所述的活塞设置在针筒的内部;所述的推杆设置在活塞的后部;所述的针头设置在针筒的前端;所述的针体护套设置在针筒的外部;所述的推杆护套设置在针体护套的左侧;所述的推杆护套包括套筒,卡扣和连接插头,所述的连接插头设置在套筒的右端下部;所述的卡扣设置在连接插头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的针头,针体护套和推杆护套的设置,有利于使麻醉液能均匀大面积的进入麻醉区域,加快了麻醉速度,提高麻醉效果,并精确的调整和控制进针深度,操作简单,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难度,还有利于保护麻醉针,避免浪费麻醉药的同时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麻醉针。
技术介绍
目前,麻醉是施行手术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它方式使之暂时失去知觉。手术或检查操作还可引起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手术可引起恶心、呕吐,长时间的不舒适的体位,可增加病人的不适和痛苦,因此应使病人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在对不良刺激无反应,暂时失去记忆的情况下接受手术。麻醉针是麻醉中最重要的工具,由于麻醉医师在进行麻醉时,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或成像仪器来控制进针深度,这样需要麻醉医师有较高的技能,且这种方式操作不够准确,为麻醉医师增加了难度。另外传统的麻醉针大都是采用注射器式,主要是由前端带有针头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这种注射器存在着携带不便,浪费麻醉药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麻醉针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麻醉针以解决现有的麻醉针存在的携带不便,操作不够准确,为麻醉医师增加了难度的问题。一种便携式麻醉针包括针筒,推杆,活塞,针头,针体护套和推杆护套,所述的活塞设置在针筒的内部;所述的推杆设置在活塞的后部;所述的针头设置在针筒的前端;所述的针体护套设置在针筒的外部;所述的推杆护套设置在针体护套的左侧;所述的推杆护套包括套筒,卡扣和连接插头,所述的连接插头设置在套筒的右端下部;所述的卡扣设置在连接插头的左侧。所述的针体护套包括外套管,数显控制盒,紧固螺丝,调节手轮,滑动杆,定位块和连接插座,所述的数显控制盒设置在外套管的上部;所述的紧固螺丝设置在数显控制盒的右侧;所述的调节手轮设置在外套管的下部;所述的滑动杆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所述的定位块设置在滑动杆的右侧;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插座。所述的数显控制盒包括数字显示屏,调零按钮,复位按钮和控制板,所述的数显控制盒的左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的数字显示屏设置在控制板的右侧;所述的调零按钮设置在数字显示屏的右侧;所述的复位按钮设置在调零按钮的下部。所述的外套管上还设置有轨道,通过与所述的数显控制盒的配合设置,有利于精确的控制进针深度,操作简单,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难度。所述的推针护套具体通过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的配合设置在针头护套的左侧,有利于保护麻醉针,避免浪费麻醉药的同时便于携带。所述的外套管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C型结构,通过与所述的滑动杆的配合设置,有利于调整定位块,从而调整进针深度,适应性强。所述的针头的前端设置有扩散孔,通过与所述的针管的配合设置,有利于使麻醉液能均匀大面积的进入麻醉区域,加快了麻醉速度,提高了麻醉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麻醉针广泛应用与医疗用具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针头的设置,有利于使麻醉液能均匀大面积的进入麻醉区域,加快了麻醉速度,提高了麻醉效果。2.本技术的数显控制盒的设置,有利于精确的调整和控制进针深度,操作简单,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难度。3.本技术的针体护套的设置,有利于保护麻醉针,避免浪费麻醉药的同时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推针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针体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针体护套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针体护套的数显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针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针筒,2-推杆,3-活塞,4-针头,41-扩散孔,5_针体护套,51-外套管,551-轨道,52-数显控制盒,521-数字显示屏,522-调零按钮,523-复位按钮,524-控制板,53-紧固螺丝,54-调节手轮,55-滑动杆,56-定位块,57-连接插座,6-推杆护套,61-套筒,62-卡扣,63-连接插头。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麻醉针,包括针筒1,推杆2,活塞3,针头4,针体护套5和推杆护套6,所述的活塞3设置在针筒1的内部;所述的推杆2设置在活塞3的后部;所述的针头4设置在针筒1的前端;所述的针体护套5设置在针筒1的外部;所述的推杆护套6设置在针体护套5的左侧;所述的推杆护套6包括套筒61,卡扣62和连接插头63,所述的连接插头63设置在套筒61的右端下部;所述的卡扣62设置在连接插头63的左侧。所述的针体护套5包括外套管51,数显控制盒52,紧固螺丝53,调节手轮54,滑动杆55,定位块56和连接插座57,所述的数显控制盒52设置在外套管51的上部;所述的紧固螺丝53设置在数显控制盒52的右侧;所述的调节手轮54设置在外套管51的下部;所述的滑动杆55设置在外套管51的内部;所述的定位块56设置在滑动杆55的右侧;所述的外套管51的左端设置有连接插座57。所述的数显控制盒52包括数字显示屏521,调零按钮522,复位按钮523和控制板524,所述的数显控制盒52的左侧设置有控制板524 ;所述的数字显示屏521设置在控制板524的右侧;所述的调零按钮522设置在数字显示屏521的右侧;所述的复位按钮523设置在调零按钮522的下部。所述的外套管51上还设置有轨道511,通过与所述的数显控制盒52的配合设置,有利于精确的控制进针深度,操作简单,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难度。所述的推针护套6具体通过连接插头63与连接插座57的配合设置在针头护套5的左侧,有利于保护麻醉针,避免浪费麻醉药的同时便于携带。所述的外套管51具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C型结构,通过与所述的滑动杆55的配合设置,有利于调整定位块,从而调整进针深度,适应性强。所述的针头4的前端设置有扩散孔41,通过与所述的针管的配合设置,有利于使麻醉液能均匀大面积的进入麻醉区域,加快了麻醉速度,提高了麻醉效果。工作原理本技术的推杆护套6在使用前保护推杆2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而浪费麻醉药物,针体护套5保护针头4免污染和损伤,避免浪费麻醉药的同时便于携带;在使用时,拆下推杆护套6,按要求调整调节手轮54,数字显示屏521显示进针深度,然后拧紧紧固螺丝53即可,有利于精确的控制进针深度,操作简单,降低了麻醉医师的工作难度。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便携式麻醉针,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麻醉针包括针筒(1),推杆(2),活塞(3),针头⑷,针体护套(5)和推杆护套(6),所述的活塞(3)设置在针筒⑴的内部;所述的推杆(2)设置在活塞(3)的后部;所述的针头(4)设置在针筒(1)的前端;所述的针体护套(5)设置在针筒(1)的外部;所述的推杆护套(6)设置在针体护套(5)的左侧;所述的推杆护套(6)包括套筒(61),卡扣(62)和连接插头(63),所述的连接插头(63)设置在套筒(61)的右端下部;所述的卡扣(62)设置在连接插头(63)的左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护套(5)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麻醉针,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麻醉针包括针筒(1),推杆(2),活塞(3),针头(4),针体护套(5)和推杆护套(6),所述的活塞(3)设置在针筒(1)的内部;所述的推杆(2)设置在活塞(3)的后部;所述的针头(4)设置在针筒(1)的前端;所述的针体护套(5)设置在针筒(1)的外部;所述的推杆护套(6)设置在针体护套(5)的左侧;所述的推杆护套(6)包括套筒(61),卡扣(62)和连接插头(63),所述的连接插头(63)设置在套筒(61)的右端下部;所述的卡扣(62)设置在连接插头(63)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梁秋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