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总成,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缆接头,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装配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主密封条。装配使用过程中,具有筒形结构且上下扣合装配的壳体能够为装配腔内的电缆接头提供充分的结构保护,避免电缆接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筒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曲、折断或其他破损现象,结构安全性较高,此外,主密封条可以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两侧的配合面间完全密闭,以保证装配完成后的整个壳体结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线路架设维护配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总成。
技术介绍
电缆接头作为输变电线路全段电缆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其装配结构和连通效果决定着整个电缆线路的工作运行能力。随着运行作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缆接头部分的工作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输变电线路电缆架设连接过程中,其电缆中间接头部分通常采用的接头体积比较小,而由于户外电缆架设时多为悬空安置,连接后在电缆自重或相关设备器材承重状态下,易导致电缆接头处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电缆接头处的密封性和线路连接稳定性下降,存在结构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雨水渗入后,易导致漏电等严重影响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现象发生。因此,如何避免电缆接头部分产生结构弯曲,提高其结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总成,该电缆接头总成不易产生结构弯曲,且其结构安全性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总成,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缆接头,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装配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主密封条。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所述装配腔与外部环境的泄能孔。优选地,所述泄压孔内可拆卸地插装有泄能塞。优选地,所述泄能塞为橡胶制件。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排布的上壳前段和上壳后段,所述上壳前段与所述上壳后段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所述下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排布的下壳前段和下壳后段,所述下壳前段与所述下壳后段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两端部设置有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壳体为玻璃钢制件。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其装配使用过程中,具有筒形结构且上下扣合装配的壳体能够为装配腔内的电缆接头提供充分的结构保护,避免电缆接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筒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曲、折断或其他破损现象,结构安全性较高,此外,主密封条可以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两侧的配合面间完全密闭,以保证装配完成后的整个壳体结构密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上具有连通所述装配腔与外部环境的泄能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若装配腔内气压过大,则可通过该泄能孔将多余的气压释放,以保证装配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适宜的工况压力范围内,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总成,该电缆接头总成不易产生结构弯曲,且其结构安全性较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部的电缆接头21,壳体1为筒形,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沿壳体1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且壳体1的中部延其轴向贯穿有与电缆接头21相适配的装配腔(图中未示出),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主密封条16。装配使用过程中,具有筒形结构且上下扣合装配的壳体1能够为装配腔内的电缆接头21提供充分的结构保护,避免电缆接头21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筒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曲、折断或其他破损现象,结构安全性较高,此外,主密封条16可以保证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两侧的配合面间完全密闭,以保证装配完成后的整个壳体结构密封性。进一步地,壳体1上具有连通装配腔与外部环境的泄能孔1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若装配腔内气压过大,则可通过该泄能孔13将多余的气压释放,以保证装配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适宜的工况压力范围内,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此外,泄压孔13内可拆卸地插装有泄能塞14。正常工况下,该泄能塞14能够保证壳体1的整体密封性,保证壳体1内的工况压力恒定,当壳体1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泄能塞14被壳体1内部的气流顶开,以使泄压孔13实施泄压作业。更具体地,泄能塞14为橡胶制件。该种橡胶制件的应力耐受性较好,抗冲击能力强,能够在保证装配状态下的壳体密封性的同时,满足多次泄压的重复使用需要,从而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和使用成本,并保证了设备性能。应当指出,上述泄能塞14为橡胶制件仅为优选方案,该泄能塞14还可以为塑胶制件或木制件等具备一定结构韧性且抗冲击能力较好的材料制件,即,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电缆接头总成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进一步地,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7。该加强筋17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1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主体结构刚性和应力耐受性。另一方面,上壳体11包括沿壳体1的轴向依次排布的上壳前段111和上壳后段112,上壳前段111与上壳后段112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下壳体12包括沿壳体1的轴向依次排布的下壳前段121和下壳后段122,下壳前段121与下壳后段122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该种多级拼装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1的结构可操作性,并进一步提高其工况适应能力和装配强度,同时各组件间采用螺栓紧固有助于降低壳体1的整体拆装难度,提高其拆装效率。另外,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该种螺栓紧固的装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壳体1的整体拆装难度,提高其拆装效率进一步地,壳体1的两端部设置有与电缆接头21相适配的密封圈15。该密封圈15能够保证壳体1两端部与电缆接头21间的配合面完全密闭,从而进一步保证整个壳体结构的密封性。更具体地,壳体1为玻璃钢制件。该种玻璃钢制件的结构刚性较好,且材质轻巧,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缆接头总成的结构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壳体1的材质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玻璃钢,其还可以为工程塑料等其他刚度较高的材料制件,即,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电缆接头总成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缆接头,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装配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主密封条。装配使用过程中,具有筒形结构且上下扣合装配的壳体能够为装配腔内的电缆接头提供充分的结构保护,避免电缆接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同时筒形结构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曲、折断或其他破损现象,结构安全性较高,此外,主密封条可以保证上壳体与下壳体两侧的配合面间完全密闭,以保证装配完成后的整个壳体结构密封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缆接头总成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缆接头,所述壳体为筒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切面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与电缆接头相适配的装配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主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杨继辉,何辅江,陈家宁,徐锡波,马红举,郑坤力,袁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