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结构及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7449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0:18
一种轴承结构及其风扇,该风扇具有一扇轮连接一转动轴,该转动轴具有一自由端插接在该轴承结构内。该轴承结构具有一轴管其内容设有一轴承元件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一磁性元件界定一第一磁性面径向面对该转动轴。藉由该轴承元件及该第一磁性元件维持该扇轮稳定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一种轴承结构,尤指一种磁性的风扇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为习用风扇10,具有一基座11其上形成一凸伸的轴管111,轴管111的外侧套接一定子组12,轴管111内设置一上轴承131及一下轴承132,且一凸部133位于上下轴承131、132之间,并从轴管111的一内壁朝轴管111中心凸伸,一弹簧14设置在该凸部133下方且位于该凸部133与该下轴承132之间。一扇轮15具有一转子组151对应该定子组12,该扇轮15连接一转动轴152,该转动轴152具有一自由端1521陆续贯穿轴管111内的上轴承131及下轴承132,然后被一扣环16扣接,以防止转动轴152脱出,并令该扇轮15枢设在基座11上。当定子组12与转子组151激磁感应后令该扇轮15旋转而带动空气流动,达到导流效果。但是习知技术在组装过程中常产生在将扣环16扣接在转动轴152的自由端1521时需要施压在该下轴承132造成该下轴承132压伤,下轴承132被压伤会造成下轴承132安装不良,引起偏载和应力集中,造成旋转精度和使用寿命下降。故如何解决下轴承132被压伤产生的种种问题为本专利技术的起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利用至少一磁性元件以改善习知技术的下轴承被压伤产生的轴承安装不良,及偏载和应力集中的种种问题的轴承结构。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提供一种轴承结构具有一轴管,该轴管内容设有一轴承元件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该轴承元件下方,该第一磁性元件界定一第一磁性面径向面对一转动轴,藉由该轴承元件及该第一磁性元件维持一扇轮稳定运转及旋转精度。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提供一种轴承结构具有一轴管,该轴管内容设有一轴承元件及磁性相斥的一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该第一磁性元件垂直间隔的设置在该轴承元件下方,该第二磁性元件垂直间隔的设置在该第一磁性元件下方,藉此维持该扇轮稳定运转及旋转精度。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利用至少一磁性元件的磁性减缓一转动轴的径向或径向与轴向的震动以维持该扇轮稳定运转及旋转精度的轴承结构。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风扇具有一轴承结构,该轴承结构具有一轴管其内容设有一轴承元件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该轴承元件下方,该第一磁性元件界定一第一磁性面径向面对一转动轴,藉由该轴承元件及该第一磁性元件维持该扇轮稳定运转。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风扇具有一轴承结构,该轴承结构具有一轴管,该轴管内容设有一轴承元件及磁性相斥的一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该第一磁性元件垂直间隔的设置在该轴承元件下方,该第二磁性元件垂直间隔的设置在该第一磁性元件下方,藉此维持该扇轮稳定运转及旋转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结构,被一转动轴插设,该转动轴具有一自由端,该轴承结构包括:一轴管,其内具有垂直设置的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凸部,该凸部位于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并从该轴管的一内壁朝该轴管的一中心水平凸伸;一轴承元件,设置在该轴管内的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一轴承孔被该转动轴的自由端贯穿;一第一磁性元件,环设在该轴管内的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贯穿孔被该转动轴的自由端贯穿,该第一贯穿孔,界定一第一磁性面径向面对该转动轴,该第一磁性元件具有一底侧,界定一第二磁性面。该凸部具有一自由端位于水平凸伸的一端,该自由端界定一同轴孔在该第一、二容置空间之间,且该同轴孔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该转动轴的自由端扣接一扣片或一第二磁性元件,该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三磁性面垂直间隔对应该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二磁性面;其中该第一磁性元件及该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为同极,该第二磁性面及该第三磁性面产生磁性互斥。该第一磁性元件为一环形磁铁。该第二磁性元件为一片状环形磁铁或C型磁铁。该轴承具有一第一轴向高度,该第一磁性兀件具有一第二轴向高度等于或大于该第一轴向高度。该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磁性面与该转动轴之间具有一间隙维持该第一磁性面径向间隔面对该转动轴。该凸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轴承元件靠置在该凸部的顶面,该第一磁性元件靠置在该凸部的底面。该第二磁性面与第三磁性面之间有一垂直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包括:一基座;一扇轮,具有一轮轂及形成于轮轂外周的复数叶片,该轮轂的一内侧环设有一转子组,且一转动桿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该固定端结合于该轮轂内侧的一顶面;一轴承结构包括:一轴管,形成在该基座上,其内具有垂直设置的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凸部,该凸部位于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从该轴管的一内壁朝该轴管的一中心水平凸伸;一轴承元件,设置在该轴管内的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一轴承孔被该转动轴的自由端贯穿;一第一磁性元件,环设在该轴管内的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贯穿孔被该转动轴贯穿,该第一贯穿孔界定一第一磁性面径向面对该转动轴,该第一磁性元件的一底部界定一第二磁性面;一定子组,设置在该基座上,且套设在该轴管的一外侧对应该转子组,以驱动该扇轮转动。该凸部具有一自由端位于水平凸伸的一端,该自由端界定一同轴孔在该第一、二容置空间之间,且该同轴孔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该转动轴的自由端扣接一扣片或一第二磁性元件,该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三磁性面垂直间隔对应该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二磁性面;其中该第一磁性元件及该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为同极,该第二磁性面及该第三磁性面产生磁性互斥。该第一磁性元件为一环形磁铁。该第二磁性元件为一片状环形磁铁或C型磁铁。该轴承具有一第一轴向高度,该第一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二轴向高度等于或大于该第一轴向高度。该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磁性面与该转动轴之间具有一间隙维持该第一磁性面径向间隔面对该转动轴。该凸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轴承元件靠置在该凸部的顶面,该第一磁性元件靠置在该凸部的底面。该第二磁性面与第三磁性面之间有一垂直距离。【【附图说明】】下列图式之目的在于使本专利技术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会详加描述该些图式,并使其构成具体实施例的一部份。透过本文中之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俾以详细解说本专利技术之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专利技术之作用原理。1图为习知技术之剖视组合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剖视分解示意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剖视组合示意图;图2D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轴管剖视示意图;图2E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轴承剖视示意图;图2F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第一磁性元件之剖视示意图;图2G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之第一磁性元件之第二磁性面示意图;图2H为第2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之剖视分解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之剖视组合示意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之第二磁性元件之第三磁性面之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磁性相斥之第一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磁性相斥之第二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构件名称为:20风扇21基座 22扇轮 221轮轂 2211顶面 222复数叶片223转子组 224转动轴 2241固定端 2242自由端 22421凹槽23轴承结构231轴管2311第一容置空间 2312第二容置空间 2313凸部 23131自由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结构,被一转动轴插设,该转动轴具有一自由端,该轴承结构包括:一轴管,其内具有垂直设置的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及一凸部,该凸部位于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并从该轴管的一内壁朝该轴管的一中心水平凸伸;一轴承元件,设置在该轴管内的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一轴承孔被该转动轴的自由端贯穿;一第一磁性元件,环设在该轴管内的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贯穿孔被该转动轴的自由端贯穿,该第一贯穿孔,界定一第一磁性面径向面对该转动轴,该第一磁性元件具有一底侧,界定一第二磁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唐昌力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