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6400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包括准直器、闪烁体、减光片、光电管;闪烁体嵌套于准直器中心,闪烁体一端朝向射线源,闪烁体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减光片与光电管的光阴极相连;减光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衬垫;光电管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平均能量80-120keV的脉冲射线能注量实验测量,解决了对高能量光子能注量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脉冲硬X射线的较强穿透性,利用高密度闪烁体结合光电管实现了射线的全吸收,满足了高能量光子的能注量测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吸收法原理、适用于平均能量80?120keV的脉冲硬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脉冲X射线能注量是X射线源设备的重要输出参数,其准确测量关乎整台设备的考核水平。由于硬X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在物质中的射程长,所以要实现其能注量的实验测量难度很大。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即通过测量射线的能谱和剂量值,结合能注量和吸收剂量的关系折算得到。目前国内外对于能量低于50keV的光子能注量的实验测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于最高能量600keV、平均能量80-120keV的脉冲硬X射线能注量的实验测量尚没有很好的实现手段。国内硬X射线源飞速发展,束流强度越来越强,光子能量越来越高,而现有的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更高能量光子的能注量测量要求,该
需要适用于更高能量光子能注量的测试方法和产品。所以,为了进一步发展X射线诊断技术,需要研制一台脉冲硬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以适应国内硬X射线源的发展,为设备的考核和评价提供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解决了对高能量光子能注量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包括准直器、闪烁体、减光片、光电管;闪烁体嵌套于准直器中心,闪烁体一端朝向射线源,闪烁体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减光片与光电管相连;减光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衬垫;光电管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该测量装置适用于测量平均能量80?120keV的脉冲硬X射线能注量。上述光电管通过传输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所述传输系统包括电缆座、同轴电缆和数据转接口,用于把光电管产生的电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上述光电管还通过配电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供电电源为高压直流电源,用于给光电管供电。上述准直器为圆筒状,所述闪烁体为圆柱状,准直器用于限制光的来源,并屏蔽从闪烁体侧面入射的光子,闪烁体用于把入射的脉冲硬X射线转化成荧光。上述减光片为中性减光片,减光片的截面积大于闪烁体的截面积,减光片的作用是衰减由闪烁体产生的荧光。上述绝缘衬垫的材质为有机玻璃,用于固定减光片和保持电绝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脉冲硬X射线的较强穿透性,利用高密度闪烁体结合光电管实现了射线的全吸收,适用于平均能量80_120keV的脉冲射线能注量实验测量,满足了高能量光子的能注量测量要求。(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量装置体积小、集成度高,达到了操作简单、针对性强、便携式强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验测得的脉冲X射线能注量波形。【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准直器、闪烁体、减光片、光电管;闪烁体嵌套于准直器中心,闪烁体一端朝向射线源,闪烁体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减光片与光电管相连;减光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衬垫;光电管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光电管通过传输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所述传输系统包括电缆座、同轴电缆和数据转接口,用于把光电管产生的电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接口、计算机和软件组成。准直器可以由铜材料制作而成,呈圆柱筒状,准直器长度为20mm,筒壁厚30mm,经过模拟计算,该厚度的铜材料可以使待测射线衰减90%以上,以起到减弱从侧面入射的X射线,增加装置的信噪比。闪烁体可选材料之一为娃酸镥闪烁体,呈圆柱体,底面直径16mm,与光电管的光阴极直径相同,厚度为20mm,与准直器的长度相同。闪烁体嵌套在准直器内部。其作用是将入射进来的X射线转换成荧光。减光片可选材料之一为中性减光片。由于待测射线强度高,经闪烁体转换后的荧光强度也高,需要把强度降低以达到光电管的动态测量范围。案例中使用的是NDF12520型中性减光片,可以使入射的荧光强度减弱至1%。减光片的面积应稍大于闪烁体,避免漏光。光电管可以由光阴极、阳极和匹配电路组成。本实施例使用的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生产的⑶16型光电管,光阴极直径16mm,时间响应5ns,最大线性电流2A,其作用是将入射进来的荧光转换成电信号。光电管的尾部有2个接口,一个接口的作用是信号的引出,与信号传输系统保持电气连接,另一个接口与供电电源连接。供电电源可选设备之一为ps350型高压直流电源,市电接入,输出为直流1500V,用于给光电管供电。信号传输系统由BNC型电缆头和同轴电缆组成。用于将光电管产生的电信号传输至信号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由示波器、计算机和软件组成,用于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能注量的求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待测射线照射到装置上,首先经过准直器,被准直后的光束被闪烁体全吸收,激发出荧光,荧光经过减光片以后被衰减一定的倍数,透射的荧光被光电管的光阴极吸收,并通过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光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向光电管的阳极漂移并被收集,通过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脉冲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输出能注量信息。图2为能注量测量系统在硬X射线源设备实验中得到的典型波形,波形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电压,波形的半高宽为67ns,幅值为2.08V,系统负载为50 Ω,光接收面积为2.01 cm2,再结合探测器的灵敏度,计算得到该硬X射线源的能注量为36.7M j/cm2。【主权项】1.一种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器、闪烁体、减光片、光电管; 所述闪烁体嵌套于准直器中心,闪烁体一端朝向射线源,闪烁体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减光片与光电管的光阴极相连; 所述减光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衬垫; 所述光电管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管通过传输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所述传输系统包括电缆座、同轴电缆和数据转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管还通过配电电路与供电电源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为圆筒状,所述闪烁体为圆柱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光片为中性减光片,减光片的截面积大于闪烁体的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衬垫的材质为有机玻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的材质为硅酸镥,长度为20mm,底面直径为16_。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的材质为铜,长度为20mm,壁厚为30mm。【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包括准直器、闪烁体、减光片、光电管;闪烁体嵌套于准直器中心,闪烁体一端朝向射线源,闪烁体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减光片与光电管的光阴极相连;减光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衬垫;光电管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平均能量80-120keV的脉冲射线能注量实验测量,解决了对高能量光子能注量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脉冲硬X射线的较强穿透性,利用高密度闪烁体结合光电管实现了射线的全吸收,满足了高能量光子的能注量测量要求。【IPC分类】G01T1/20【公开号】CN105425269【申请号】CN201510902914【专利技术人】苏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器、闪烁体、减光片、光电管;所述闪烁体嵌套于准直器中心,闪烁体一端朝向射线源,闪烁体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减光片与光电管的光阴极相连;所述减光片外围设置有绝缘衬垫;所述光电管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兆锋邱孟通来定国任书庆张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