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触点模块,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插线孔及拆线孔;常开推杆,所述常开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常开推杆外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及触点弹簧;动触体,所述动触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卡接在所述常开推杆的外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的两端及所述导电体的一端分别与银触点连接;触点弹簧片,所述触点弹簧片卡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点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体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触点模块采用新结构的触点弹簧片,从而解决了传统接线工艺要借助工具接线的问题,本产品可直接接线无需专业工具,接线方便快捷,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电连接器件,特别是一种触点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低压电器分线模块在电气线路连接中使用广泛。在低压电器分线模块中采用弹性金属片弯曲成弹簧,用以卡住接线端子,同时方便接线操作。目前的触点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过大的情况,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使用寿命、实用可靠的触点模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触点模块,包括壳体及盖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插线孔及拆线孔;常开推杆,所述常开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常开推杆外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及触点弹簧;动触体,所述动触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卡接在所述常开推杆的外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的两端及所述导电体的一端各自设置有银触点;触点弹簧片,所述触点弹簧片卡接在所述壳体内,触点弹簧片包括连接段、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延长臂,所述连接段为一端开口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设计;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设计;延所述延长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触点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体贴合。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延长臂内设置有卡槽,卡槽在所述延长臂的末端形成缺口。所述连接段为U形。所述触点模块的材质为铬镍钢。在所述壳体两侧的上部设有卡扣结构。在所述壳体两侧的下部设有卡槽结构。本技术触点模块采用新结构的触点弹簧片,从而解决了传统接线工艺要借助工具接线的问题,本产品可直接接线无需专业工具,接线方便快捷,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触点弹簧片在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与连接段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设计,减少产品使用时的应力集中问题,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卡槽在延长臂的末端形成缺口,实现双笼按钮接线,且实用方便可靠;而且采用高强度铬镍弹簧钢制弹簧,弹簧接线质量更牢靠。同时在壳体上端设计有卡扣结构以及下端设计有卡槽结构,可以和连接中座或触点模块连接,从而实现同层多组或多层多组接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触点模块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触点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触点模块触点弹簧片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触点模块触点弹簧片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触点模块触点弹簧片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触点模块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触点模块,包括壳体7和盖体8,在壳体7的两侧设有插线孔9及拆线孔10,常开推杆11设置在壳体7内,在其外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12及触点弹簧13,动触体16设置在壳体7内,动触体16卡接在常开推杆11的外侧,导电体14设置在壳体7内;动触体16的两端及导电体14的一端分别与银触点15连接。触点弹簧片17 一端卡在壳体7的槽内,一端自由且紧靠在导电体14上,当导线从插线孔9插入时,导线顺势推开触点弹簧片17自由端并夹在触点弹簧片17与导电体14之间,利用触点弹簧片17的弹性形成自锁结构。当要拆除导线时,只需用一个小螺丝刀通过拆线孔10顶开触点弹簧片17,导线即可拔出。而触点弹簧片17,包括U形的连接段1。第一连接臂2的一端与连接段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臂3的一端与连接段1的另一端连接,延长臂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臂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分别向着远离连接段1的方向延伸,而且在两者与连接段1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设计,减少产品使用时的应力集中问题,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卡槽5轴向设置在连接段1、第一连接臂2、第二连接臂3及延长臂4内,且卡槽5在延长臂4的末端形成缺口 6,实现双笼按钮接线,且实用方便可靠。而且本技术触点模块采用高强度铬镍弹簧钢制弹簧,使弹簧接线质量更牢A+-.与巨Ο本技术触点模块采用新结构的触点弹簧片,从而解决了传统接线工艺要借助工具接线的问题,本产品可直接接线无需专业工具,接线方便快捷,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触点弹簧片在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与连接段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设计,减少产品使用时的应力集中问题,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卡槽在延长臂的末端形成缺口,实现双笼按钮接线,且实用方便可靠;而且采用高强度铬镍弹簧钢制弹簧,弹簧接线质量更牢靠。同时在壳体上端设计有卡扣结构以及下端设计有卡槽结构,可以和连接中座或触点模块连接,从而实现同层多组或多层多组接线。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盖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插线孔及拆线孔;常开推杆,所述常开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常开推杆外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及触点弹簧;动触体,所述动触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卡接在所述常开推杆的外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的两端及所述导电体的一端各自设置有银触点;触点弹簧片,所述触点弹簧片卡接在所述壳体内,触点弹簧片包括连接段、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延长臂,所述连接段为一端开口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设计;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设计;延所述延长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触点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体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延长臂内设置有卡槽,卡槽在所述延长臂的末端形成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两侧的上部设有卡扣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两侧的下部设有卡槽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触点模块,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插线孔及拆线孔;常开推杆,所述常开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常开推杆外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及触点弹簧;动触体,所述动触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卡接在所述常开推杆的外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的两端及所述导电体的一端分别与银触点连接;触点弹簧片,所述触点弹簧片卡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点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体贴合。本技术触点模块采用新结构的触点弹簧片,从而解决了传统接线工艺要借助工具接线的问题,本产品可直接接线无需专业工具,接线方便快捷,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IPC分类】H01R13/02, H01R13/502【公开号】CN205104634【申请号】CN201520887792【专利技术人】王国良, 赵建余, 张国明 【申请人】上海友邦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盖体,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插线孔及拆线孔;常开推杆,所述常开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常开推杆外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及触点弹簧;动触体,所述动触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卡接在所述常开推杆的外侧;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体的两端及所述导电体的一端各自设置有银触点;触点弹簧片,所述触点弹簧片卡接在所述壳体内,触点弹簧片包括连接段、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延长臂,所述连接段为一端开口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设计;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圆弧设计;延所述延长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触点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体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良,赵建余,张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邦工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