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市电输出部分、转换开关、充电电路及蓄电池E,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和市电输出部分通过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端经转换开关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另一端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市电输出部分一端经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另一端直接与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选择太阳能充电和市电充电两种供电方式,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太阳能充电,节约能源,在光照不足时选择市电充电,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充电都是用手机本身的充电器或者是多功能充电器充电,但是由于长期在外面,手机电量消耗完后,没有办法充电,致使人们错过很多重要电话,给人们生活和事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该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该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市电输出部分、转换开关、充电电路及蓄电池E,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和市电输出部分通过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的一端连接电容C1 一端、电阻R1 —端、电阻R2 —端和变压器T的线圈L1 一端,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阻R4 —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及变压器T的线圈L2 —端并接地,线圈L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阻R3 —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和二极管VD连接,二极管VD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 —端和电阻R6 —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2、电容C3 —端及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4、电容C3另一端及蓄电池E的负极连接,整流桥Q1的引脚1和引脚3分别与变压器T的线圈L3的两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线圈L2另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一端经转换开关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另一端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市电输出部分包括线圈L4、线圈L5及整流桥Q2,线圈L4两端分别与市电连接,线圈L5 —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1,线圈L5另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3,整流桥Q2的引脚2经转换开关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4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具有的优点为:(1)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经电路进行直流电压变换为稳定的电压后给手机电池充电,电路结构简单,而且由于没有使用任何芯片,安全稳定,抗干扰性强,且不会对待充电电池造成损坏;(2)可以选择太阳能充电和市电充电两种供电方式,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太阳能充电,节约能源,在光照不足时选择市电充电,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市电输出部分、转换开关、充电电路及蓄电池E,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和市电输出部分通过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的一端连接电容C1 一端、电阻R1 —端、电阻R2 —端和变压器T的线圈L1 一端,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阻R4 —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及变压器T的线圈L2 —端并接地,线圈L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阻R3 —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和二极管VD连接,二极管VD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 —端和电阻R6 —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2、电容C3 —端及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4、电容C3另一端及蓄电池E的负极连接,整流桥Q1的引脚1和引脚3分别与变压器T的线圈L3的两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线圈L2另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一端经转换开关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另一端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市电输出部分包括线圈L4、线圈L5及整流桥Q2,线圈L4两端分别与市电连接,线圈L5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1,线圈L5另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3,整流桥Q2的引脚2经转换开关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4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三极管VT1采用2SC94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三极管VT2采用2SC250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蓄电池E为锂电池。本专利技术可以选择太阳能充电和市电充电两种供电方式,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将转换开关拨到1档,采用使用太阳能充电,节约能源;在光照不足时接上市电,将转换开关拨到3档,即可实现市电充电,适用范围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市电输出部分、转换开关、充电电路及蓄电池E,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和市电输出部分通过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一端连接电容C1 一端、电阻R1 —端、电阻R2 —端和变压器T的线圈L1 一端,所述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阻R4 —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及变压器T的线圈L2 —端并接地,所述线圈L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阻R3 —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和二极管VD连接,所述二极管VD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 —端和电阻R6 —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2、电容C3 —端及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4、电容C3另一端及蓄电池E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桥Q1的引脚1和引脚3分别与变压器T的线圈L3的两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线圈L2另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端经转换开关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另一端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市电输出部分包括线圈L4、线圈L5及整流桥Q2,所述线圈L4两端分别与市电连接,所述线圈L5 —端连接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市电输出部分、转换开关、充电电路及蓄电池E,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和市电输出部分通过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一端连接电容C1一端、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和变压器T的线圈L1一端,所述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阻R4一端、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及变压器T的线圈L2一端并接地,所述线圈L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4另一端和二极管VD连接,所述二极管VD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和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2、电容C3一端及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整流桥Q1的引脚4、电容C3另一端及蓄电池E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桥Q1的引脚1和引脚3分别与变压器T的线圈L3的两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所述线圈L2另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输出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端经转换开关后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另一端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市电输出部分包括线圈L4、线圈L5及整流桥Q2,所述线圈L4两端分别与市电连接,所述线圈L5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1,线圈L5另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3,所述整流桥Q2的引脚2经转换开关与充电电路一端连接,整流桥Q2的引脚4与充电电路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渝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