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它包括伺服电机架、伺服电机、导轨、焊钳、机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与翻转工作台,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伺服电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架下方设置有导轨,所述伺服电机上方连接有焊钳,所述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设置在翻转工作台上,所述翻转工作台设置于机架上,采用PLC控制,双工位加工,解决了目前国内汽车前防撞杆横梁生产过程中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焊钳和翻转工作台联动的模式设计,提高了此焊接机床的自动化、柔性化、高效化,此前防撞杆焊接机床已经在某企业生产中成功得到了应用,并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作为车身重要零部件的汽车前防撞杆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在传统的防撞杆生产工艺中,防撞杆的焊接主要采取手工点焊的方式,不仅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焊接效率低,而且恶劣的焊接环境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实现焊接工艺自动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目前在国内汽车零配件生产中,实现自动化焊接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焊件而设计的专用焊机,性价比高但通用性差,另一种方式则是采用高度智能的焊接机器人,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焊件的焊接要求,但是投资大、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提高了焊接机床的自动化、柔性化、高效化,解决了目前国内汽车前防撞杆横梁生产过程中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它包括伺服电机架、伺服电机、导轨、焊钳、机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与翻转工作台,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伺服电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架下方设置有导轨,所述伺服电机上方连接有焊钳,所述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设置在翻转工作台上,所述翻转工作台设置于机架上。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导轨与伺服电机架连接处设置有减速机。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上设置有夹紧机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PLC控制,双工位加工,解决了目前国内汽车前防撞杆横梁生产过程中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焊钳和翻转工作台联动的模式设计,提高了此焊接机床的自动化、柔性化、高效化,此前防撞杆焊接机床已经在某企业生产中成功得到了应用,并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_伺服电机架;2_伺服电机;3-导轨;4-焊钳;5-机架;6_第一工位;7_第二工位;8_翻转工作台;9_减速机;10_夹紧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可知,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它包括伺服电机架1、伺服电机2、导轨3、焊钳4、机架5、第一工位6、第二工位7与翻转工作台8,所述伺服电机2设置于伺服电机架1上,所述伺服电机架1下方设置有导轨3,所述伺服电机2上方连接有焊钳4,所述第一工位6与第二工位7设置在翻转工作台8上,所述翻转工作台8设置于机架5上。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导轨3与伺服电机架1连接处设置有减速机9。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第一工位6与第二工位7上设置有夹紧机构10。本专利技术在焊接机床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待焊件分别装夹到两个工位的夹紧机构上,启动机床后,焊钳将根据PLC预设的编程指令,从焊机第一工位的第一个焊点开始焊接,当焊完第一面上的28个焊点后,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沿X轴运动到安全位置,然后翻转工作台正向翻转90°,焊钳复位进行第二个焊接面其余14个点的焊接,当第一工位的焊件完成后,焊钳沿Y轴运动到第二工位重复上一个工位的焊接工作,与此同时,操作人员进行第一个工位零件更换,由于前防撞杆横梁的总长度约为830mm,采用1000mm/min的焊接速度,则前防撞杆横梁组件单件焊接加工时间约为120s(包括焊接时间、空行程时间、工作台回转时间等),这样可以保证操作人员有充足时间装夹好另一个工位的零件,从而使机床一直保持在工作中,齿轮齿条机构的承载力大、传动精度高、速度快,可实现无限长度对接延续,性价比高,为满足生产需要,设定机床X轴进给速度为1000mm/min,Y轴与Z轴快速进给速度均为800mm/min,电机转速为3000r/min,经计算得到X轴齿轮分度圆直径为60mm,模数为4,Y轴与Ζ轴齿轮分度圆直径为54_,模数为4,齿条行程为2400_,主要用于焊钳在直线轴上的移动,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故选择HIWIN线性滑动导轨,具有定位精度高、组装容易、润滑构造简单等优点,为了导轨能够承受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负荷,需根据移动部件的机械结构与受力方向进行合理配置,因此,焊接机床的X、Υ轴采用两只滑轨滑动配置,Ζ轴采用两只滑块配置,大大提高了导轨的承重载荷,采用0MNUC公司的G5高性能伺服系统,增益量是以往G系列伺服的两倍,具有快速抑制振动、速度响应频率高、精度高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场要求,R88M-KE75030H-Z型伺服电机同样来自0MNUC公司,其额定转速为3000r/min,额定功率为750W,额定转矩为2.4N.πι,伺服驱动器型号为R88D-KP08H,考虑到产品的兼容性,将传统的焊接工作台设计成为翻转式,固定夹具设计成为由夹紧气缸控制的便拆式夹紧机构,大大提高了焊接机床的通用性,只需要调整工作台的翻转角度和夹紧机构,即可完成lOOOmmX400mmX400mm范围内的汽车前防撞杆焊接生产。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采用PLC控制,双工位加工,解决了目前国内汽车前防撞杆横梁生产过程中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焊钳和翻转工作台联动的模式设计,提高了此焊接机床的自动化、柔性化、高效化,此前防撞杆焊接机床已经在某企业生产中成功得到了应用,并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伺服电机架(1)、伺服电机(2)、导轨(3)、焊钳(4)、机架(5)、第一工位(6)、第二工位(7)与翻转工作台(8),所述伺服电机⑵设置于伺服电机架⑴上,所述伺服电机架⑴下方设置有导轨(3),所述伺服电机(2)上方连接有焊钳(4),所述第一工位(6)与第二工位(7)设置在翻转工作台(8)上,所述翻转工作台⑶设置于机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与伺服电机架(1)连接处设置有减速机(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6)与第二工位(7)上设置有夹紧机构(10)。【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它包括伺服电机架、伺服电机、导轨、焊钳、机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与翻转工作台,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伺服电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架下方设置有导轨,所述伺服电机上方连接有焊钳,所述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设置在翻转工作台上,所述翻转工作台设置于机架上,采用PLC控制,双工位加工,解决了目前国内汽车前防撞杆横梁生产过程中人工焊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焊钳和翻转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联动焊接机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伺服电机架(1)、伺服电机(2)、导轨(3)、焊钳(4)、机架(5)、第一工位(6)、第二工位(7)与翻转工作台(8),所述伺服电机(2)设置于伺服电机架(1)上,所述伺服电机架(1)下方设置有导轨(3),所述伺服电机(2)上方连接有焊钳(4),所述第一工位(6)与第二工位(7)设置在翻转工作台(8)上,所述翻转工作台(8)设置于机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朱春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