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3481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主要包括:收集水池、搅拌混合池、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絮凝池、回转微过滤池、中间水池、超滤装置、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池依次连接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絮凝池及回转微过滤池,在搅拌混合池内设置有搅拌机,第一混凝池和第二混凝池内设置有波纹板,且第二混凝池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絮凝池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和絮凝池底部均设置有泥斗;所述回转微过滤池设有转动的微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具有对排放水进行加药混凝、絮凝、沉淀、回转微过滤和超滤处理为一体的处理工艺,根据检测污染物进行分质深度处理,节约药剂使用量,系统设备自动化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在水处理领域中,对水过滤主要采用罐体压力过滤和填料无压重力过滤,其滤料大部分呈水平分布,其主要缺点:水中悬浮物很快沉淀在滤料的表面,从而使过流面积减少,堵塞流水通道,必须要停机进行反冲洗,需要建设大型的鼓风机房,以及反冲洗栗房,并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滤料,运行能耗高,操作强度大,占地面积很大,土建费用高,单位吨水成本较高。在水处理
中纤维滤料过滤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处理效果好,水质水量稳定,运行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水质更加稳定,过滤器容易清洗及使用寿命长,已成为本领域急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具有对排放水进行加药混凝、絮凝、沉淀、回转微过滤和超滤处理为一体的处理工艺,根据检测污染物进行分质深度处理,节约药剂使用量,系统设备自动化运行。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主要包括:收集水池、搅拌混合池、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絮凝池、回转微过滤池、中间水池、超滤装置、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池依次连接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絮凝池及回转微过滤池,在搅拌混合池内设置有搅拌机,第一混凝池和第二混凝池内设置有波纹板,且第二混凝池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絮凝池的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和絮凝池底部均设置有泥斗;所述回转微过滤池设有转动的微过滤网。所述搅拌混合池的进水通过管道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所述中间水池内设置有反冲洗栗,反冲洗栗通过反冲洗管与回转微过滤池的冲洗管连接。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折流隔板。本技术工作原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前段处理沉淀后,或是以前处理排放标准,由于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要求提高,如悬浮物及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超标,还需进行过滤深度处理。待过滤处理水经过前段预处理后收集在收集水池,收集水池的进水C0D检测仪、进水浊度检测仪、进水氨氮检测仪及进水总磷检测仪分别检测各污染参数,比对排放标准,控制加药量,通过提升栗将污水抽入搅拌混合池处理单元,混凝剂加药装置投加混凝剂在搅拌混合池,第一混凝池和第二混凝池内设置有波纹板,且第二混凝池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絮凝池的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波纹板让水流形成折流,流速依次降低,让污水先进行混凝,再进行缓慢的絮凝,增大絮凝悬浮物颗粒,有助于在回转微过滤池除去悬浮物,通过回转微过滤池处理污水进入中间水池,最后通过超滤装置将污水进一步净化过滤处理,完成对污水的分质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应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具有对排放水进行加药混凝、絮凝、沉淀、回转微过滤和超滤处理为一体的处理工艺,根据检测污染物进行分质深度处理,系统设备自动化运行;收集水池的检测仪分别检测各污染参数,比对排放标准,控制加药量,混凝池加入混凝剂沉淀处理,絮凝池加入絮凝剂沉淀处理,回转微过滤池用于过滤悬浮物,超滤装置用于深度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名称:1_收集水池,2-进水管,3-进水⑶D检测仪,4-进水浊度检测仪,5-进水氨氮检测仪,6-进水总磷检测仪,7-提升栗,8-取样水栗,9-进水流量计,10-搅拌混合池,11-第一混凝池,12-第二混凝池,13-絮凝池,14-回转微过滤池,15-中间水池,16-超滤装置,17-清水池,18-混凝剂加药装置,19-搅拌机,20-絮凝剂加药装置,21-波纹板,22-反冲洗管,23-反冲洗栗,24-微过滤网,25-超滤提升栗,26-超滤反冲栗,27-出水C0D检测仪,28-出水浊度检测仪,29-出水氨氮检测仪,30-出水总磷检测仪,31-出水管,32-泥斗,33-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主要包括:收集水池(I)、搅拌混合池(10)、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絮凝池(13)、回转微过滤池(14)、中间水池(15)、超滤装置(16)、清水池(17);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池(10)依次连接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絮凝池(13)及回转微过滤池(14),在搅拌混合池(10)内设置有搅拌机(19),第一混凝池(11)和第二混凝池(12)内设置有波纹板(21),且第二混凝池(12)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11),絮凝池(13)的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12),第一混凝池(II)、第二混凝池(12)和絮凝池(13)底部均设置有泥斗(32);所述回转微过滤池(14)设有转动的微过滤网(24)。所述搅拌混合池(10)的进水通过管道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18)。所述中间水池(15)内设置有反冲洗栗(23),反冲洗栗(23)通过反冲洗管(22)与回转微过滤池(14)的冲洗管连接。所述絮凝池(13)内设置有折流隔板(33)。本技术装置运行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前段处理沉淀后,或是以前处理排放标准,由于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要求提高,如悬浮物及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超标,还需进行过滤深度处理。待过滤处理水经过前段预处理后收集在收集水池(1),收集水池(1)的进水C0D检测仪(3)、进水浊度检测仪(4)、进水氨氮检测仪(5)及进水总磷检测仪(6)分别检测各污染参数,比对排放标准,控制加药量,通过提升栗(7)将污水抽入搅拌混合池(10)处理单元,混凝剂加药装置(18)投加混凝剂在搅拌混合池(10),第一混凝池(11)和第二混凝池(12)内设置有波纹板(21),且第二混凝池(12)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11),絮凝池(13)的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12),波纹板(21)让水流形成折流,流速依次降低,让污水先进行混凝,再进行缓慢的絮凝,增大絮凝悬浮物颗粒,有助于在回转微过滤池(14)除去悬浮物,通过回转微过滤池(14)处理污水进入中间水池(15),最后通过超滤装置(16)将污水进一步净化过滤处理,完成对污水的分质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地实现本技术。【主权项】1.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主要包括:收集水池(1)、搅拌混合池(10)、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絮凝池(13)、回转微过滤池(14)、中间水池(15)、超滤装置(16)、清水池(17);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池(10)依次连接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絮凝池(13)及回转微过滤池(14),在搅拌混合池(10)内设置有搅拌机(19),第一混凝池(11)和第二混凝池(12)内设置有波纹板(21),且第二混凝池(12)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11),絮凝池(13)的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12),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和絮凝池(13)底部均设置有泥斗(32);所述回转微过滤池(14)设有转动的微过滤网(24)。2.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术改造深度过滤系统,主要包括:收集水池(1)、搅拌混合池(10)、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絮凝池(13)、回转微过滤池(14)、中间水池(15)、超滤装置(16)、清水池(17);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池(10)依次连接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絮凝池(13)及回转微过滤池(14),在搅拌混合池(10)内设置有搅拌机(19),第一混凝池(11)和第二混凝池(12)内设置有波纹板(21),且第二混凝池(12)的体积大于第一混凝池(11),絮凝池(13)的的体积大于第二混凝池(12),第一混凝池(11)、第二混凝池(12)和絮凝池(13)底部均设置有泥斗(32);所述回转微过滤池(14)设有转动的微过滤网(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遂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