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口黑鲈的早繁方法。该方法包括:a、选择亲本鲈鱼在培育塘中的早期培育;b、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c、将附着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放入透光孵化温室中孵化,人为控制孵化池水温。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大口黑鲈在不需要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受精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好水质、营养、溶氧、温度等条件就可以达到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的目的,实践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孵化池中建立控温系统,并控制孵化池水温25-28℃时,能有效防止大口黑鲈受精卵感染水霉病,大大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
技术介绍
在鱼类的繁殖生产中,早一点时间繁殖出来的鱼苗由于市场空缺能卖出较高的价格,且能尽早占领市场,获取更多的利益。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亲鱼进行催产处理,从而使得亲鱼集中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产卵,这其中就包括“人工催产,人工受精”、“人工催产、自然受精”。这种通过人工催产或是人工受精的方式促使鱼提早产卵的方式存在诸多的缺点:首先对亲鱼本身的伤害比较大,且催产后的亲鱼应激反应重,影响产卵;其次打催产针时需要对一条条鱼进行逐个操作,工作量大;再就是被激素催产过的亲鱼,由于其注射过激素,导致其并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方法通过控制好水质、营养、温度等条件,使得亲鱼在不需进行催产的情况下就能提早产卵、孵化。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种大口黑鲈的早繁方法,包括以下操作:a、早期培育:在9月之前,选择1龄和/或2龄的鲈鱼作为亲本,每亩培育塘放养0.5-0.7kg的亲本1000-1300组;每日投喂膨化饲料,所述培育塘中放置有膨化饲料集中装置;b、强化培育:在9月至11月期间,将膨化饲料改为冰鲜鱼对亲鱼进行投喂,当室外温度低于15°C时,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亲本的放养密度:每亩放养雄鱼200-230尾,雌鱼240-260尾;所述透光保温大棚中安装有微孔增氧设备,每日傍晚至第二日早上,开启所述微孔增氧设备;2月下旬至3月上旬,对透光保温大棚中的产卵池进行冲水处理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3月下旬,亲鱼开始发情产卵时,在产卵池四周安防人工鱼巢用于收集鱼受精卵;c、孵化:包括建造孵化温室,将附着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放入孵化温室中的孵化池内,所述孵化温室中配套建立温控系统,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3-28°C。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a中,6月至9月之间,膨化饲料每日投喂2次,分别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进行投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b中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继续用冰鲜鱼进行投喂的同时定期投喂鲜活饵料;所述强化培育期间使用底改或芽孢杆菌调节产卵池水质,当水质仍不达标则进行换水;温度高的中午,打开透光保温大棚进行通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操作c中孵化池上游建立配套的孵化用水过滤系统,在孵化池下游建立出水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a中膨化饲料集中装置包括可对水面上漂浮的膨化饲料进行圈围的圈体,所述圈体包括若干漂浮单元,所述漂浮单元沿圈体周边依次布置,所述圈体还包括用于容纳漂浮单元的通道,所述的漂浮单元依次布置于通道内并围合构成圈体;所述漂浮单元为塑料瓶体,所述塑料瓶体轴向与塑料瓶体所在通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通道由网布包裹漂浮单元后缝合构成;饲料集中装置还包括固定粧,固定粧通过固定绳与圈体连接,所述固定粧有四个,圈体通过与四个固定粧连接的固定绳的拉紧而呈现方形结构,所述网布的网孔孔径小于膨化饲料的粒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b中透光保温大棚包括位于产卵池上方的钢构支撑,所述钢构支撑的外侧覆盖有由透光薄膜构成的棚体;所述的钢构支撑包括第一横梁、斜向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梁由竖立在产卵池中的若干立柱支撑,所述立柱沿着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斜向支撑杆一端与第一横梁垂直连接、另一端支撑在产卵池周边的地面上,所述的第一横梁上方还拉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用于承托透光薄膜的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与第一横梁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产卵池周边的水泥地基上;所述的钢丝绳与透光薄膜之间还设有覆在钢丝绳上的尼龙网;所述的钢构支撑还包括平行于第一横梁且固定于所述若干立柱上的第二横梁,所述的第二横梁上设有与第二横梁平行布置的增氧管,所述的增氧管上连接有若干通入产卵池内的氧气软管;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透光薄膜构成棚体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棚体的前端和后端处设有供棚内通风使用的门窗;该大棚的产卵池上游设有向产卵池中送水的进水设备,产卵池下游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棚体外侧设有遮阳网。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b中人工鱼巢包括由植物叶片叠合在一起制成的着卵层,所述着卵层的周侧设有用于将植物叶片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框,所述着卵层的周边翻折包裹固定框的框边,着卵层翻折后的重叠部分设有将重叠部分的植物叶片缝合在一起的缝合线;所述固定框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固定框为方形框,边长为25-lOOcm ;本鱼巢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框相连接的牵拉部件;所述牵拉部件为尼龙绳;所述植物叶片为棕榈叶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孵化温室包括所述孵化池,以及由孵化池上方的钢构支撑、覆盖在钢构支撑外侧的透光薄膜共同构成的温室本体;所述的孵化池包括若干相互隔离的孵化单元;所述钢构支撑上设有用于固定透光薄膜的卡槽,所述的透光薄膜通过S状的压条压置于卡槽内;所述孵化池上方吊装有灯泡,所述温控系统的显示盘悬置于孵化池的上方;该温室中配置有向所述孵化池内进行微孔增氧的设备;所述温室本体外覆盖有遮阳网;所述温室本体上设有用户通风的窗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孵化用水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单元,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沿水体流通方向上依次拦截设置的滤网孔径逐渐减小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三级过滤网、四级过滤网,位于三级过滤网和/或四级过滤网的旁侧设有水体搅动装置,所述的搅动装置为叶轮式增氧机;所述的过滤单元还包括水栗、抽水管,所述水栗将水体从蓄水池通过抽水管抽入孵化池,所述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分别位于抽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处;所述的三级过滤网、四级过滤网位于孵化池中,所述的叶轮式增氧机在四级过滤网中远离三级过滤网的一侧布置;所述的二级过滤网孔径为100-180目,所述的二级过滤网为网兜结构,且网兜口套设于抽水管的出水口 ;所述的三级过滤网孔径为180目,四级过滤网孔径为200目;所述的三级过滤网和四级过滤网均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上,用于固定三级过滤网的支架与用于固定四级过滤网的支架固定联接,且用于固定四级过滤网的支架还与设置在四级过滤网远离三级过滤网一侧的撑架固定联接;所述的三级过滤网、四级过滤网长度为10-60米;所述的叶轮式增氧机有若干个,沿四级过滤网的排布方向依次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水结构包括位于孵化池内且与孵化池池底垂直布置的垂直管段,所述垂直管段的顶端套设连接有金属网管;所述金属网管的管壁套在垂直管段的管壁外侧,且金属网管和垂直管段之间通过卡箍固定;所述的出水结构还包括位于孵化池外的与垂直管段连通的活动管段,所述活动管段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整,所述活动管段中水位的最大垂直高度低于垂直管段与金属网管的高度之和;所述金属网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垂直管段与活动管段之间通过贯穿孵化池池壁的水平管段连通,所述的活动管段通过第一直角管接头与水平管段连通,所述的第一直角管接头绕水平管段轴向转动并带动活动管段转动;所述垂直管段通过第二直角管接头与水平管段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大口黑鲈在不需要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受精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好水质、营养、温度等条件就可以达到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的目的,本方法中每一操作均对大口黑鲈提早产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本专利技术在孵化池中建立控温系统,并控制孵化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黑鲈的早繁方法,包括以下操作:a、早期培育:在9月之前,选择1龄和/或2龄的鲈鱼作为亲本,每亩培育塘放养0.5‑0.7kg的亲本1000‑1300组;每日投喂膨化饲料,所述培育塘中放置有膨化饲料集中装置;b、强化培育:在9月至11月期间,将膨化饲料改为冰鲜鱼对亲鱼进行投喂,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亲本的放养密度:每亩放养雄鱼200‑230尾,雌鱼240‑260尾;所述透光保温大棚中安装有微孔增氧设备,每日傍晚至第二日早上,开启所述微孔增氧设备;2月下旬至3月上旬,对透光保温大棚中的产卵池进行冲水处理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3月下旬,亲鱼开始发情产卵时,在产卵池四周安防人工鱼巢用于收集鱼受精卵;c、孵化:包括建造孵化温室,将附着有受精卵的人工鱼巢放入孵化温室中的孵化池(120)内,所述孵化温室中配套建立温控系统,控制孵化池水温在23‑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万全,丁淑荃,吴根发,李忠伟,胡先锋,宋新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