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3168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脱插座,包括壳体及锁止机构,壳体顶部开有供插头的插脚插入的插孔,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片、第一弹簧、凸轮及能驱动凸轮转动的连杆,第一锁片能移动的设于壳体内,第一锁片上设有能在第一锁片靠近插脚时插入插脚孔内的限位柱,第一弹簧设于壳体与第一锁片之间并使第一锁片始终保持向插脚方向运动或背离的趋势,凸轮设于壳体下部且周缘与第一锁片相抵,用于驱动第一锁片远离或靠近插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转动连杆,利用连杆驱动凸轮转动,当凸轮外径较大的部分与第一锁片相抵时,可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座内,转动连杆使凸轮外径较小的部分与第一锁片相抵时,限位柱插入插脚孔内从而将插头进行锁定,使用极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指一种主要用于美式插头的防脱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目前家用或工业用电网络中最基本的一种电力装置,其主要包括外壳和插孔,插孔内具有与插头的插脚相匹配的簧片电极,簧片电极连接至电力输入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插座由于仅仅依靠电极自身的弹性对插脚进行卡紧,而电极弹性过大又会导致插脚难以插入,因此簧片电极没法提供足够大的卡紧作用,在外力的碰触下,插头容易从插孔中松脱,造成插头接触不良,导致电流不足等问题,并对电器造成危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1927843U的中国技术专利《防脱插座》(申请号:201120052023.9)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相互扣接的上盖体和下盖体构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对应上盖体插孔下方、插套上方安装有由斜面套和位于斜面套内部两侧对称布置的二个圆柱体组成的拔出锁定机构;所述斜面套内侧纵向截面具有伞形的锥角,中间允许插头插销穿过;所述圆柱体安装于可上下移动的浮动块上,能够在所述浮动块的带动下沿斜面套内侧锥面上下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当插头向上拔出时,圆柱体在摩擦力和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但由于斜面的限制作用,圆柱体在二个斜面上越卡越紧,形成自锁,使插头不能拔出或不容易拔出;而使圆柱体落下后即可将插头方便的拔出,从而使插头插入插座后可以自动固定连接并锁紧,解决了插头插入插座后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同样能在插头插入插座后进行锁定、并防止插头在外力下脱落的防脱插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脱插座,包括壳体及锁止机构,所述壳体顶部开有供插头的插脚插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片、第一弹簧、凸轮及能驱动凸轮转动的连杆,所述第一锁片能移动的设于壳体内,该第一锁片上设有能在第一锁片靠近插脚时插入插脚孔内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弹簧设于壳体与第一锁片之间,且在插脚插入插孔内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使第一锁片始终保持向插脚方向运动或背离的趋势,所述凸轮设于壳体下部且周缘与第一锁片相抵,用于驱动第一锁片远离或靠近插脚。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弹簧设于壳体内侧壁与第一锁片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锁片的内侧壁相抵。这样的方案,结构紧凑,零部件少,成本低。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导柱,对应的,所述第一锁片上开有供上述导柱插入并与之导向配合的通孔。采用上述结构,增加了第一锁片移动的稳定性,从而使第一锁片上的限位柱能准确的插入插脚孔内。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锁片外侧的导柱上设置有一能沿该导柱滑动的滑片,该滑片顶部具有朝向插孔方向延伸并能将插孔盖住的第二锁片,所述壳体内侧壁与第一锁片外侧壁之间的导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始终推动滑片使第二锁片保持向插孔方向移动的趋势。采用上述结构,当插座处于闲置状态时,转动连杆驱使凸轮转动至第一锁片靠近插孔的状态,此时,第二锁片将插孔盖住,从而防止灰尘、水渍等进入插孔内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使用插座时,插脚插入插孔内,第二锁片在插脚的挤压下压缩弹簧并通过滑片沿导柱向外移动,不影响插座的正常使用。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插孔内侧的壳体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筋条,该筋条内设置有簧片电极,所述筋条及簧片电极的侧部对应开设有供限位柱插入插脚孔内的缺口。以使结构紧凑,避免相互干涉。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一供连杆穿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杆纵向设于凸轮下方且连杆的上端与凸轮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出壳体外。所述连杆底部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连杆外周套设有能使凸轮始终保持向上运动趋势的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的上端与凸轮下端面相抵,该第三弹簧的下端与壳体底部的内侧面相抵。优选地,所述凸轮底部成型有一齿轮,所述连杆横向布置且该连杆的外周形成为与齿轮相啮合的螺柱,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供连杆端部伸出的第二连接孔。伸出所述壳体外的连杆端部连接有第二旋钮。采用上述两种结构,均可以通过旋转连杆,驱使凸轮转动并进一步调节第一锁片的锁定或解锁状态。优选地,所述凸轮外周具有能使凸轮的转动角度保持在0?180°范围内的限位部,该限位部为两个并在凸轮的边缘上对称布置。设置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凸轮位置一次调节到位,而避免凸轮转动过度导致调节失误的问题。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的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的插孔开设于上壳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转动连杆,利用连杆驱动凸轮转动,当凸轮外径较大的部分与第一锁片相抵时,第一弹簧被压缩,第一锁片向壳体侧壁靠近,此时,可将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座内,然后转动连杆,使凸轮外径较小的部分与第一锁片相抵,此时,第一弹簧驱使第一锁片靠近插脚,第一锁片上的限位柱插入插脚孔内从而将插头进行锁定,防止插头在外力下脱落;使用完毕后,再次转动连杆,当凸轮外径较大的部分与第一锁片相抵时,第一弹簧被压缩,第一锁片远离插脚,限位柱自插脚孔中脱离,拔出插头即可,使用极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图4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脱插座包括壳体1及锁止机构2,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上壳体11的顶部开有供插头100的插脚101插入的插孔111。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2包括第一锁片21、第一弹簧22、凸轮23及连杆24,第一锁片21为两个并分别靠近壳体1的两内侧壁设置,且第一锁片21能向壳体1中部移动从而将插脚101进行锁定。具体的,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导柱13,对应的,第一锁片21上开有供上述导柱13插入并与之导向配合的通孔。第一弹簧22设于壳体1内侧壁与第一锁片21外侧壁之间,在插脚101插入插孔111内状态下,第一弹簧22使第一锁片21始终保持向插脚101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一锁片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限位柱211,当第一锁片21靠近插脚101时,限位柱211插入插脚孔内从而将插头锁定。插孔111内侧的壳体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筋条14,该筋条14内设置有簧片电极140,筋条14及簧片电极140的侧部对应开设有供限位柱211插入插脚孔内的缺口 141。凸轮23设于壳体1下部并用于驱动第一锁片21靠近或远离插脚101。凸轮23外周具有能使凸轮23的转动角度保持在0?180°范围内的限位部231,该限位部231为两个并在凸轮23的外周边上对称布置,当转动至限位部231与第一锁片21的边缘接触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脱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插座,包括壳体及锁止机构,所述壳体顶部开有供插头的插脚插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片、第一弹簧、凸轮及能驱动凸轮转动的连杆,所述第一锁片能移动的设于壳体内,该第一锁片上设有能在第一锁片靠近插脚时插入插脚孔内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弹簧设于壳体与第一锁片之间,且在插脚插入插孔内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使第一锁片始终保持向插脚方向运动或背离的趋势,所述凸轮设于壳体下部且周缘与第一锁片相抵,用于驱动第一锁片远离或靠近插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韵恒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